|
英飛凌攜手Stellantis力推下一代汽車電力架構 (2024.11.20) 移動出行趨向低碳化和數位化,Stellantis公司與英飛凌科技宣布雙方將在Stellantis電動車的電力架構上共同研發,以支持Stellantis實現向大眾提供清潔、安全且可負擔的移動出行的目標 |
|
IAR與鴻軒科技合作提升車用晶片安全功能 (2024.11.04) 一站式整合方案及功能安全專家服務加速客戶產品上市
全球嵌入式研發領域軟體與服務供應商IAR日前宣布,與鴻軒科技(SiliconAuto B. V.)合作。IAR將成為鴻軒科技的功能安全(FuSa)方案開發夥伴 |
|
純電動車銷量2024年將達1000萬輛 內燃機汽車下降 (2024.07.04) Counterpoint Research 發布報告指出,純電動車銷量將在2024年達到 1000 萬輛,同時內燃機汽車市佔則預計在四年內降至 50% 以下。儘管 2024 年成長暫時放緩,純電動車銷量預計將繼續成長,傳統汽車製造商正在解決毛利挑戰 |
|
Microchip收購VSI公司 擴大汽車網路市場 (2024.04.15) Microchip今日宣布完成收購總部位於韓國首爾的VSI公司,VSI公司提供符合汽車SerDes聯盟(ASA)車載網路(IVN)開放標準的高速、非對稱、攝影鏡頭、感測器和顯示連接技術和產品等 |
|
Cadence收購BETA CAE 進軍結構分析領域 (2024.03.17) 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日前宣布,已達成收購BETA CAE Systems International AG 的最終協議。BETA CAE Systems International AG 是一家領先的多領域工程模擬解決方案系統分析平台供應商 |
|
2024年數位分身市場與趨勢分析 (2023.11.26) 數位分身相關技能是求職市場成長最顯著的技能之一。整體來說,2023年至2027年間,全球數位分身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約為30%,而目前的數位分身也可以歸納出四大趨勢。 |
|
下一站,台灣電動車供應鏈何去何從? (2023.09.23) 台灣經濟部正著手推動電動車整車自主生產能量相關補助計畫,預估汽車整車與零組件等相關產業可望成為台灣下一個「新興兆元產業」。對於台灣供應鏈來說,不論是傳統車用或電動車用零件,現階段都是絕佳的進入時機 |
|
技術板塊位移 歐洲車業的競爭力正逐漸下滑 (2023.09.21) 過去二十年來,歐洲汽車業受益於五個優勢:技術領先、成本效率、品牌價值、穩定的地緣政治和中國銷售市場,但目前所有業者都感受到國際關係緊繃與技術創新帶來的威脅 |
|
鴻海與Stellantis合資成立公司 投入新世代車用半導體領域 (2023.06.20) 繼鴻海與Stellantis在2021年12月宣布於車用半導體領域正式建立策略夥伴關係後,雙方今日共同宣佈成立合資公司SiliconAuto,各自持股50%。SiliconAuto預計自2026年起提供一系列先進車用半導體的設計與銷售服務,其中包含Stellantis在內的車用產業客戶 |
|
模擬設計推動汽車電氣化趨勢 (2023.01.10) 在影響汽車電氣化的所有因素中,成本是最大的因素。如何在降低生產車輛的成本並加快開發週期的同時,保持競爭中的領先地位,並讓產品更加可靠呢?透過模擬軟體能夠突破設計極限以應對這些挑戰 |
|
未來汽車的電氣化趨勢 (2022.07.14) 汽車業電氣化正不斷增長,整個汽車生態體系必須協同工作,才能夠順利實現電氣化。本文針對2022年電氣化市場呈現顯著的趨勢提出解析。 |
|
Stellantis與高通合作 提供汽車平台數位底盤解決方案 (2022.04.15) Stellantis集團和高通技術今日宣布,達成長達多年的技術合作協議,利用最新的Snapdragon數位底盤技術進展,從2024年開始,為Stellantis集團旗下跨14 個標誌性汽車品牌中的數百萬輛汽車提供智慧、可客製化且沉浸式的車載體驗 |
|
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達647萬輛 創下最高成長幅度 (2022.02.24) 根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含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燃料電池車)銷售總量達647.3萬輛,年成長高達122%,創下汽車電動化發展以來最高成長幅度。其中,純電動車(BEV)約占71.6%,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約占28.1%,燃料電池車規模則仍小 |
|
老牌馬達大廠接班成敗 端視電動車創新應用 (2021.09.02) 台灣傳產機械業至少也度過兩代接班,。但最後仍端視其接班梯隊能否銜接產業下一波轉型契機,掌握電動車等節能減碳技術,讓創新應用不再只是一門生意,還涉及了企業世代交替存亡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