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21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友達展示Mini LED背光面板 搶攻高階應用 (2018.05.22)
友達光電今日宣布,將於2018 SID顯示週 (Display Week 2018)展出全系列採用Mini LED背光技術之電競監視器、電競筆電及VR頭戴式顯示器面板,以超高亮度及高動態對比,搶攻高階電競及利基型應用市場
智晶推出內嵌式觸控面板搶迎商機 (2017.10.06)
智晶光電(WiseChip)預計於10月13日至16日參加2017香港秋季電子展覽,並將在10月14日新品發表會發表「新觸控面板技術」,此技術係將In-Cell Touch觸控元件整合於PMOLED顯示製造過程中,使面板本身就具有觸控功能,不需另外進行與觸控面板的貼合與組裝即可達到觸控的效果與應用
觸控技術爭逐智慧行動裝置市場 (2015.08.17)
光電科技之觸控面板技術持續帶動智慧行動顯示裝置相關產品成長。根據光電協進會(PIDA)分析,目前觸控面板應用在3C終端產品,仍以行動/智慧電話(Mobile/Smart Phone)、平板電腦(Tablet)、筆記型電腦(NB)為主力機種
蘋果、三星引領 嵌入式觸控面板來勢洶洶 (2015.05.13)
隨著各種觸控感測技術更為成熟,觸控感測器的結構演變除了既有的外掛式之外,內嵌式也越來越普及,因而對觸控技術與產業生態也帶來了顯著的影響。根據HIS研究顯示,智慧手機使用的內嵌式觸控面板(包括in-cell LCD、on-cell LCD、on-cell AMOLED)今年的出貨比重將可能佔所有手機觸控面板的40%
DisplaySearch:2015 ITO替代材迎向成長新契機 (2014.12.14)
隨著一線觸控模組廠商如宸鴻與歐菲光相繼量產及導入手機與筆記型電腦等應用,加上終端品牌也逐漸顯露興趣,讓ITO取代材料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在市場中已有了相當的能見度
2014台灣觸控面板季產值成長 然半年產值衰退 (2014.09.15)
近年來,行動裝置打開了觸控面板的一扇大門,也讓人機互動介面來到一個全新的時代。而隨著消費性電子應用產品的發展,觸控面板產業隨之熱絡,其應用包含:導航車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以及新興的穿戴式相關產品,都會應用到觸控面板技術,因此近年來觸控面板產業呈現成長的趨勢
陸廠崛起 台觸控業面臨威脅 (2013.08.21)
DIGITIMES Research新的報告出爐,預估今年第3季台廠整體手機及平板電腦用觸控面板出貨量將分別較第2季下滑19.7%及28.0%。此外,整體台廠NB用觸控面板則將略為衰退2.1%。 台廠自2012年起積極轉向NB用大尺寸觸控面板生產
2013年台廠手機用觸控面板產業地位將衰退 (2012.12.13)
隨著2012年下半起蘋果推出採用內嵌式觸控面板的iPhone 5以及採用雙面ITO(DITO)薄膜式觸控面板的7.85吋iPad mini,加上大陸觸控面板廠隨著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急速成長,台廠難以因應此類產品對較低價格的嚴格要求,將影響台廠觸控面板出貨量
不做me too 劍揚in-cell搶得市場先機 (2012.10.30)
自蘋果發表iphone 5為了使機身更加輕薄,採用了i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技術後,使的觸控面板供應鏈有了大轉變,儘管還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有待克服,in-cell仍成為各大觸控面板業者競相發展、佈局的技術,以in-cell技術為主要發展的劍揚也在這波觸控大戰中嶄露頭角
當前In-cell Touch最大瓶頸:過熱當機與雜訊 (2012.09.04)
目前市場對觸控技術的發展漸趨關注,APPLE、SONY以及Samsung皆已展開In-cell觸控技術布局。針對觸控技術目前的瓶頸,SuperC_Touch發明元素總經理李祥宇在CTIMES主辦的《電容式In-cell觸控技術專利衝擊分析》技術講座中點出:「目前觸控技術最大的問題在於雜訊!」他說明
觸控薄型化技術改朝換代 (2012.08.15)
觸控面板薄型化技術邁入下一世代
[推薦]觸控薄型化技術 改朝換代 (2012.07.09)
今年秋天可望上市的iPhone新機,會不會更輕薄呢?令人期待。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的熱賣,使得觸控面板薄型化技術邁入下一世代,兩項新技術:「內嵌式」(In-cell)、以及「單片式」(TOL/OGS),從今年起被視為將大放異彩的觸控面板薄型化技術
內嵌式觸控技術-劍揚與華映共同攜手量產 (2012.06.15)
中華映管與劍揚日前於記者會中共同宣佈,正式於今年第三季量產21.5吋內嵌式觸控面板。現場並提供數台21.5吋內嵌式觸控樣機,供與會來賓親自體驗。當日宣示為雙方合作的起點,未來將攜手開發更多尺寸之內嵌式觸控面板
HTC EVO Design 用的是Sony 的 in cell 觸控面板? (2012.05.28)
HTC EVO Design 用的是Sony 的 in cell 觸控面板?
中國智慧手機興起 面板廠建「一條龍」產線 (2012.03.06)
隨著中國智慧手機市場興起,大陸投射電容觸控面板在2011年進行的積極投資獲得有力的出海口。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也積極推出中低階智慧手機產品向新興市場促銷,目前已有多家中國觸控面板廠取得觸控面板訂單
觸控改寫人機互動歷史新頁 (2011.05.09)
傳統的觸控技術只能辨識一點,但多點觸控技術則可以透過數隻手指輸入訊息,堪稱是新一代人機介面的濫觴,帶領世界進入嶄新的人機互動新時代。從硬體觀點來看,多點觸控的技術應用範圍小至手機、平板、觸控筆電,大到寬達5公尺長的大型觸控投影牆都是
In-cell將成為觸控領域最強震撼彈 (2011.04.14)
電容式觸控面板的快速竄紅,已蓋過電阻式觸控過去的輝煌歲月。現在,內嵌式觸控技術(In-cell)可能成為另一顆閃亮的新星。專家指出,In-cell技術最艱困的研發階段已經過去,隨著商用化量產並進入實用階段,將成為觸控領域一顆最具威力的震撼彈
覬覦智慧手機市場? In-cell現階段機會不大 (2011.03.14)
目前各大面板廠爭相搶進的內嵌式觸控面板(In-cell),就是將觸控功能直接整合於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面板的生產製程,由於不必再加上另一層觸控玻璃,因此也較外掛式觸控面板更為輕薄
面板廠發展In-Cell 傳統觸控廠如臨大敵 (2011.03.04)
延續去年的發燒熱度,觸控依然是今年當紅的話題之一。電容式觸控面板(T/P)的快速竄紅,已蓋過電阻式觸控過去的輝煌歲月。現在,內嵌式觸控技術(In-cell)可能成為另一顆閃亮的新星
由Windows 7的衝擊看觸控產業發展趨勢 (2009.12.08)
Windows 7作業系統應被視為微軟其中一環布局,希冀以雲端服務整合各種顯示介面,輔以多點觸控(Multi-Touch)人性化使用介面。微軟更意在營造觸控發展環境之標準平台,將傳統觸控運作模式轉化為應用程式開發業者、系統開發業者及硬體開發業者三者合作的模式


     [1]  2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2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3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4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5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6 貿澤即日起供貨Renesas搭載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7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8 安森美第7代IGBT模組協助再生能源簡化設計並降低成本
9 凌華科技ARM開放式架構觸控電腦正式上市
10 凌華全新ASD+企業系列SSD固態硬碟重塑大數據應用高效安全儲存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