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IMTOS 2025] 大昌華嘉引進Maegerle銑磨加工機 聚焦航太與能源應用 (2025.03.05) 台灣大昌華嘉在今年TIMTOS期間,主推瑞士Magerle銑磨加工中心機MFP 50,採用五軸或六軸系統,並在緊湊結構設計中結合了高靈活性,適用於加工各種高標準工件的應用需求 |
 |
德鐵簽署63億歐元合約 加速鐵路數位化轉型 (2025.02.12) 德國鐵路公司 (Deutsche Bahn, DB) 近日與四家鐵路產業公司簽署了一項長期合約,總金額達63億歐元,以實現德國鐵路網路供應、數位控制和安全技術(DLST)。
這份合約是德國鐵路基礎設施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涵蓋數位聯鎖技術 (DSTW),包括歐洲列車控制系統 (ETCS) 以及整合的控制和操作系統 |
 |
Pilz安全模組化鐵路控制系統 PSSrail當數位鐵路前鋒 (2024.08.09) 憑藉PSSrail,皮爾磁(Pilz)用於數位鐵路的安全模組化鐵路控制系統受到矚目。該系統擁有鐵路認證、符合高達SIL 4的安全要求、與EULYNX標準相容且為模組化,可靈活使用 |
 |
透過NBM被侵權案件 Vicor專利成功經PTAB確立了有效性 (2024.07.04) Vicor公司宣佈,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已駁回了台達電子及其下游客戶向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的每項針對Vicor專利的雙方複審申請。
2023年7月13日,Vicor提起訴訟,指控“某些電源轉換器模組及包含這些模組的電腦系統”侵犯了美國第9,166,481、9,516,761及10,199,950號專利(所主張專利)的權益 |
 |
台達與德儀攜手成立實驗室 佈局先進電動車電源系統 (2024.06.21) 台達今(21)日宣布與德州儀器成立創新聯合實驗室,不僅深化雙方長期合作關係,亦借重TI在數位控制及氮化鎵(GaN)等半導體相關領域多年的豐富經驗及創新技術,強化新一代電動車電源系統的功率密度和效能等優勢,厚植台達在電動車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
 |
AI賦能智慧製造轉型 (2024.06.13) 台灣中小規模的傳產製造、機械設備業陸續推行製造服務化、工業4.0、數位轉型等;未來應逐步建構數位分身,預先於實地量產前模擬加工,藉以提升良率,並減少因廢品而增加排碳 |
 |
利用精密訊號鏈μModule解決方案簡化設計、提高性能 (2024.05.29) 本文說明 ADI精密訊號鏈μModule解決方案為系統設計人員提供外型精巧且可彈性客製化整合解決方案,協助以簡化設計、提高性能並節省寶貴的開發時間。 |
 |
利用精密訊號鏈μModule解決方案簡化設計、提高性能 (2024.05.29) 本文說明 ADI精密訊號鏈μModule解決方案為系統設計人員提供外型精巧且可彈性客製化整合解決方案,協助以簡化設計、提高性能並節省寶貴的開發時間。 |
 |
ROHM首創低功耗類比數位融合控制電源解決方案 (2024.05.09) 半導體製造商ROHM針對中小功率(30W~1kW級)的工業和消費性電子設備, 開始供應LogiCoA電源解決方案,將能以類比控制電源等級的低功耗和低成本,實現與全數位控制電源同等功能 |
 |
人工智慧引動CNC數控技術新趨勢 (2024.04.26) 智慧製造為CNC數控技術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尤其是正在高速發展的新興亞洲。則將朝向高速化、智能化、多軸複合化、以及聯網化發展。特別是智能化的趨勢,將會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
 |
新唐針對智慧工廠應用推出小尺寸、高整合類比微控制器 (2024.03.18) 工業5.0注重智慧化、感測能力和高度自動化,工業自動化和物聯網應用在多個領域對高精準、小型化感測器的需求不斷增加。新唐科技推出NuMicro M091系列32位高整合類比微控制器 |
 |
製造業導入AI 驅動生產再進化 (2024.02.26) 迎合當前AI話題熱潮,台灣製造業除了仰賴半導體、3C電子代工產業,已帶來龐大硬體商機。惟從機械業視角看來,也不能忽略可由垂直應用領域向上發展... |
 |
Microchip 3.3 kV XIFM 隨插即用mSiC 柵極驅動器上市 (2024.02.23) 碳化矽(SiC)技術在交通、電網和重型商用車等中高壓應用領域的採用日漸廣泛。Microchip今日推出採用Augmented Switching專利技術的3.3 kV XIFM 隨插即用mSiC柵極驅動器。該驅動器採用預配置模組設置,開箱即用,可大幅縮短開發人員設計和評估時間,幫助部署SiC解決方案並快速推進開發流程 |
 |
AI賦能智慧製造轉型 (2024.01.29) 台灣中小規模的傳產製造、機械設備業,早在2010年開始,陸續推行製造服務化、工業4.0、數位轉型等,已習慣蒐集累積製程中/後段鑑別監控.... |
 |
混合波束成形接收器動態範圍(下) (2023.10.28) 本文下篇著重於分析開發平台接收器性能,並與測量結果進行比較。最後,就觀察結果討論,藉以提供一個可用於預測更大系統性能的測量與建模基準。 |
 |
SiTime以全新Epoch平台 擴展高動能電子產品市場 (2023.09.21) SiTime Corporation推出專為解決電子產品中最複雜計時問題而設計的 SiTime Epoch Platform,徹底顛覆百年傳統的石英技術。SiTime Epoch Platform 是以 MEMS 為基礎的恆溫振盪器(OCXO),為資料中心和網路基礎設備提供超穩定(ultra-stable)的時鐘 |
 |
智慧節點的遠端運動控制實現可靠的自動化 (2023.08.25) 本文介紹如何在自動化和工業場景中整合新的10BASE-T1L乙太網路實體層標準,將控制器和使用者介面與端點相連接,所有元件均使用標準乙太網路介面進行雙向通訊。 |
 |
加速發展高效電源管理方案 笙泉科技持續擴大市佔率 (2023.07.26)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源管理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為了滿足不斷成長的市場需求,笙泉科技致力於開發創新的電源解決方案,並已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電源管理最重要的設計需求涵蓋功率密度、低EMI、低靜態電流、低雜訊、高精度、以及隔離等特點 |
 |
意法半導體ST-ONE系列USD PD控制器提升功率至140W (2023.07.12)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率先推出通過USB-IF之USB Power Delivery Extended Power Range(USB PD 3.1 EPR)規範認證的整合化數位控制器晶片ST-ONEHP。
ST-ONEHP為ST-ONE系列中的第三款控制器,其輸出電壓為28V,可簡化最高額定功率140W的充電器和電源轉接器的開發設計 |
 |
數位廠房二刀流:HMI與PLC(2023.7第93期) (2023.07.04) 智慧廠房持續演進,
不僅應用更廣,所涵蓋的領域也持續深化,
並持續朝著實現數位轉型的願景前進。
而要實現數位轉型,
第一步,就是讓廠房的數據透明化、系統化,
接著再可視化,最終迎來智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