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EEE公布2025年五大科技预测:人工智慧普及化、无人机服务崛起 (2025.01.16) IEEE与 IEEE计算机协会(CS) ,共同发布了2025年科技预测报告。该报告预测了2025年将对全球计算机工程产业产生最大影响的趋势,这些趋势将在未来几年重新定义和重塑全球社会 |
|
国科会提报最新科技发展重点 将应用卫星AI科技监测空品治理 (2025.01.14) 国科会今(14)日提报「115年度政府科技发展重点规划」,说明国家整体科技布局及科技预算筹编规划。其中包括「科学园区发展与均衡台湾」,强调未来发展须兼顾产业发展及地方共荣;另由环境部提报「利用新兴科技监测与治理空气品质」,运用卫星资料及AI技术进行智慧监测与治理 |
|
经部振兴中小微企业多元振兴发展 防AI荷兰病落人囗实 (2025.01.14) 经济部今(14)日举行「中小微企业多元振兴发展计画」启动仪式,正式展开协助中小微企业数位转型、净零转型及通路发展,并提供普惠贷款、租税优惠及员工加薪的额外信保额度配套措施,提升中小微企业竞争力,为台湾经济注入新的动能 |
|
解决工程师缺囗扩大 IEEE推广技术导向「微证书」 (2025.01.13) 根据Spectrum IEEE的报导,预估未来十年对工程师的需求将急剧上升,但人才供应将严重短缺。到2034年,美国科技业将新增710万个职位。然而,波士顿谘询集团和SAE International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每年将有近三分之一的工程职位空缺 |
|
绿能科技前瞻 中央大学「白色能源屋」尖端科技开箱 (2025.01.13) 为加速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中央大学「白色能源屋」集创能、储能和节能三大技术,成为台湾绿能科技的展示重镇。中央大学今(13)日展现「白色能源屋」的尖端科技,邀请三位学者专家分享研究成果,期许引领台湾绿能科技与产业更蓬勃发展,在零碳时代共创永续美好 |
|
感测器融合:增强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导航能力和安全性 (2025.01.10) 随着自主移动机器人应用日渐广泛,感测器融合领域呈现采用AI驱动的演算法、增强物体检测和分类能力、感测器融合用於实现协同感知、多种感测器模式,以及恶劣条件下的环境感知等趋势 |
|
生成式AI为制造业员工赋能 (2025.01.10) 本文探讨GenAI改变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开发的三种方式,重点在於提高生产力、简化流程,以及培养更具适应性和弹性的员工队伍。 |
|
智慧建筑的新力量:从智能化到绿色永续 (2025.01.10) 现今零碳排放与ESG已成为全球企业与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智慧建筑将楼宇管理系统与节能环保效益结合,为实现智慧城市的愿景奠定了基石。 |
|
5G加速供应链跨国重组 (2025.01.10) 迎合2018年以来全球供应链演进,正加速摆脱单一市场。中华电信也随着海外台商跨国布局,并为了及时掌握关键资讯,偕同各领域夥伴透过5G通讯串连智慧基础建筑、智慧制造等解决方案 |
|
CTIMES编辑群解析2025趋势 (2025.01.10) 每年的一月,CTIMES编辑群们针对自身所关注的领域,提出各自对於科技产业的观察心得与看法。今年AI应用在各产业所发挥的影响力更甚於以往,为产业增添许多的新变数,并持续为产业造就出更多的样貌 |
|
CES 2025:工研院打造AI羽球训练系统 提升选手训练效果 (2025.01.09) 工业技术研究院於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展示了许多健康与智慧医疗科技。其中邀请了两届美国奥运羽球选手Howard Shu於现场体验AI羽球训练系统,以及宣布与新加坡Reliance Medical Technology(RMT)旗下的Reliance Biotech Corporation合作,共同推动iKNOBeads免疫疗法平台的商业化 |
|
CES 2025:Wearable Devices与RayNeo推出革命性AR眼镜 (2025.01.09) Wearable Devices与RayNeo宣布,双方将携手合作,推出搭载Mudra神经输入手环的RayNeo X3 Pro眼镜,重新定义扩增实境(AR)体验。
Wearable Devices的Mudra技术透过高度精准的神经输入手环进行手势追踪,无需视线内手势,从而降低设备重量和功耗,并实现更紧凑、更时尚的设计 |
|
CES 2025:AI感测器具体改变生活应用 打造软体与 AI 感测解决方案 (2025.01.07) 面对当前感测科技正在逐步改变消费者的生活,例如追踪健身状态、让行动装置更易於使用及监测空气品质等精密、复杂的功能。经过智慧软体与边缘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I)提供强大的整合式感测器解决方案,将为使用者提供精确、即时及个人化数据;以及多功能、轻巧又省电的感测器,适用於消费性装置 |
|
Captify智能眼镜专为听力障碍人士设计 实现即时字幕显示 (2025.01.07) 在2025年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 2025)上,Captify智能眼镜引起了关注。这款专为听力障碍人士设计的眼镜,透过先进的AI技术,实现了即时的对话字幕显示,填补了市场上对此类辅助设备的需求 |
|
2025年CES依然着重人工智慧 AI能力逐步下放家电产品 (2025.01.06) ㄎ2025年CES於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科技巨头和创新企业叁展。 本届展会的焦点仍然是AI,各大厂商纷纷展示其最新的AI技术和应用。
三星宣布,其最新的电视机型将整合微软的Copilot AI助手,转变为「智慧夥伴」,不仅提供娱乐功能,还能监控并与其他智慧家居设备互动 |
|
韩国研发微型磁铁操控细胞 可??革新医疗诊断技术 (2025.01.06) 韩国大邱厌北科学技术研究院 (DGIST) 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磁性工程技术,利用先进微影技术在微型磁铁上刻蚀出微小凹槽,简化并改善了细胞和生物载体的操作。这项创新技术可??应用於细胞分析、医疗诊断和晶片实验室等领域,打造出更轻巧、更具成本效益的携带型系统 |
|
意法半导体推出 STM32WL33 低功耗长距离无线微控制器及专属生态系扩充方案 (2025.01.03) 服务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之全球半导体领导厂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正式推出 STM32WL33 无线微控制器(MCU)。这款 MCU 整合最新一代 Sub-G Hz 长距离无线电、Arm® Cortex®-M0+ 核心,以及专为智慧电表设计的周边功能与节能技术 |
|
贸泽电子即日起供货能为工业应用提供精准感测的 Analog Devices MAX32675C微控制器 (2025.01.03) 全球最新电子元件与工业自动化产品的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供货Analog Devices, Inc. (ADI) MAX32675C超低功耗ArmR CortexR-M4F微控制器 (MCU)。此产品是一款高整合度的混合讯号微控制器,不只提供高效能,也能保持超低功耗 |
|
半镶嵌金属化:後段制程的转折点? (2025.01.03) 五年多前,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提出了半镶嵌(semi-damascene)这个全新的模组方法,以应对先进技术节点铜双镶嵌制程所面临的RC延迟增加问题。 |
|
DRAM制程节点持续微缩并增加层数 HBM容量与性能将进一步提升 (2025.01.02) 生成式AI快速发展,记忆体技术成为推动这一技术突破的关键。生成式 AI 的模型训练与推理需要高速、高频宽及低延迟的记忆体解决方案,以即时处理海量数据。因此,记忆体性能的提升已成为支撑这些应用的核心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