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機器人
科技
典故
功成身退的DOS操作系统

尽管DOS的大受欢迎,是伴随IBM个人PC的功成名就而来,不过要追溯它的起源,可要从较早期的微处理器时代开始说起。
YAMAHA发动机推出易控机器人 布局自动化设备领域 (2018.04.13)
日本YAMAHA 发动机宣布今年将携手其配合多年的专业机器人代理商-「易控机器人」於5月25日下午1点在新竹台元科技园区举办台湾区唯一一场的新产品发表会,当天YAMAHA发动机-机器人事业部的高层人员也将到访台湾,实际了解台湾市场环境需求
高精密度马达驱动控制推动产业升级 (2018.04.12)
如同马达驱动器的控制使机器人和其他领域升级进步一般,马达控制本身也依赖于电子元件的进步,以便在现实操作中实现精确控制,并产生更强大的功能、更强的生产力和更高的设备和人员安全性结果
亚洲是人工智慧发展下一个前哨 (2018.04.10)
在过去的几年里,因为大数据的融合,无处不在的强大云运算能力,以及软体演算法和机器学习的突破,使得部署人工智慧在新场景与各式情境中皆成为可能。
AI智能保姆机器人全方位守护宝宝 (2018.04.07)
台湾社会趋於高龄化、少子化,让婴幼儿的照护服务品质也倍受瞩目,而智慧物联网的崛起,协助许多的父母对於宝宝的健康及安全照护更为全方位。?嘉健康生活科技联手威强电、威联通科技共同打造全球首创结合智能呼吸监控床垫、物联网IoT的AI智能保姆机器人,实现免触控APP自动智慧照护服务,提供更多元的宝宝智慧照护服务
人工智慧即将冲击与改变现有医疗方式 (2018.04.02)
国际科技巨头纷纷投入研究和开发各科技领域的创新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慧多被用于机器人、资料分析等,而由于医疗资料的特殊性,对于人工智慧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亭心观测站] 科技与人文的对决 (2018.03.27)
近一、二百年来,人类社会在科技发展上的进步,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大家可能很难想像才两百年前,到了晚上只能点着煤油灯或腊烛来做照明的日子,也无法体会只靠手写文件来保存资料与传递书信的日子
机器人智机化需求交流会(台南场) (2018.03.22)
因应社会型态与市场需求的巨大转变,制造业生产模式,从标准化大量生产,转而为少量多样的客制化生产,进一步推进智慧机器人大量进入生产制造领域,从全人力操作到单站自动化,进而到串联数据分析、设备监控、稼动管理、警报履历、无效工时分析等智慧机械发展
机器手臂走向智慧化设计 (2018.03.21)
智慧化是制造业的未来,机器手臂的设计也必须随之进化,就目前看来,人机共工的安全设计、与周边设备整合、弹性化运作等,将会是下一世代的设计重点。
机器手臂市场全面启动 (2018.03.21)
智慧化掀起新一波工业革命,发展多年的机器手臂,也成为现制造业者的新焦点,除了应用快速拓展外,技术面也不断精进。
人工智慧浪潮下,日本的研发危机感 (2018.03.21)
日本在人工智慧的研究上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其他国家发展的速度更快,资深人士纷纷质疑,在强敌环伺之下,日本是否有胜出的可能性。
研究:80%亚太与日本企业主管相信能员工与机器协同合作 (2018.03.20)
戴尔科技集团今日公布一份针对企业人机合作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80%的亚太与日本地区企业主管相信未来五年内,其员工与机器能够如同团队般协同合作;此外,58%认为自动化系统将为人类创造更多时间,但有4成的受访者不认同
AI应用渐趋多元 (2018.03.19)
由人工智慧(AI)所引领的第4波科技创新正在发生,不论是既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或是新创企业的突破创新,AI将是发展关键。
DeepMind尝试让机器人自行探索 SAC-X主动学习机制 (2018.03.07)
许多科幻电影的主题,总喜欢围绕在机器人与人工智慧之间,而人工智慧最终极的演进,就是他可以自己改良自己,拥有近似於人类的思考能力, AlphoGo 的创始人、Google 旗下知名 AI 研究机构 DeepMind 正打算朝这方面进展,教会机器如何自己完成事情
2018「国研杯智慧机械竞赛」展现新世代创造与实作能力 (2018.03.04)
2018「国研杯智慧机械竞赛」於3/3举办,本次竞赛共有来自台湾8所大专院校电子机械领域的菁英学子,组成11支队伍叁加设计竞赛,展现年轻学子的创造及实作能力!叁赛者包括明新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元智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及中正大学等团队
低成本机器人创意大赛:MLC-Engineering凭融合光学测量技术获奖 (2018.02.21)
有了低成本机器人,经济高效的自动化完成简单任务就不再是梦想。首届低成本机器人创意大赛的叁赛作品充分展现了这一理念的实践。在2017年Motek上,大赛宣布获奖者为:MLC-Engineering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全球机器人密度上升 (2018.02.09)
世界各地的生产自动化正在加速,最新的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平均密度为每1万名员工中有74台机器人(2015年:66台)。 按地区划分,欧洲机器人的平均密度为99台,美洲为84台,而亚洲为63台
为什么电源设计转用 48V? (2018.02.05)
增强型48V转换器/稳压器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和小尺寸/轻量化的优势。
igus drylin E线性机器人 在小空间中精确运作 (2018.02.01)
igus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紧凑型drylin E线性机器人,可适用於对线性机器人的要求,即在最小的空间中可精确地运作,可应用於取放应用和自动化任务中。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对於机械工程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以便以最短的时间和低成本制造产品
专业讲师加持 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开课 (2018.01.15)
南部自造基地重镇南科AI_ROBOT自造基地1月13日举办两场活动,分别是下午2时至4时「Mini USV自造无人小艇分享会」,以及上午9时至下午5时「人工智慧基础观念课程」,重量级讲师加持下,吸引了近70名学员共同叁与
人与机器人的高效合作 (2018.01.12)
服务型机器人在研发上最大的挑战就是智慧感测器技术、安全和可靠的控制和软体,以及故障安全通讯,让人与机器人能达成近距离的协同合作。

  十大热门新闻
1 第三届勤诚新代智慧机器人产学研习营开场
2 昆大机器人系培育未来智慧制造人才 获全国技能竞赛南区隹绩
3 凌华与NAVER LABS携手运用Rookie机器人增强AMR技术
4 生成式AI教机器狗跑酷 让机器人表现更上一层楼
5 摄阳更名为「台湾三菱电机自动化」 强化三菱电机在台FA产品业务
6 印度机器人生态系利用NVIDIA创新 从仓储自动化到最後一哩路配送
7 台达於2024年汉诺威工业展 发表智能制造与低碳交通解决方案
8 所罗门运用NVIDIA Isaac平台 打造新一代机器人解决方案
9 中彰投分署夺全国技能竞赛12金14银13铜 新科技职类技冠群伦
10 创博携AI机器人控制方案赴韩 强化关键零组件市场定位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