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Fpga
科技
典故
電子工業改革與創新者 - IEEE

IEEE的創立,是在於主導電子學的地位、促進電子學的創新,與提供會員實質上的協助。
英特爾的下一步:整合處理器核心與FPGA (2015.08.10)
自今年六月一號,英特爾宣布併購Altera後,雙方對於併購訊息就未再透露更多的訊息。不過,針對此點,Altera亞太區副總裁暨董事總經理莊秉翰引述英特爾所發布的公開訊息,也約略點出了英特爾併購Altera後的未來發展方向
高度整合成工業自動化發展方向 (2015.08.07)
工業自動化近年來吸引了許多半導體業者積極搶進,FPGA(可編程邏輯閘陣列)業者們,當然也沒有在這個領域缺席。 Altera亞太區工業、醫療與測試事業部首席經理暨市場開發經理江允貴談到
美高森美推出汽車等級SoC FPGA和FPGA器件 (2015.07.28)
美高森美公司(Microsemi)推出全新汽車等級的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和系統單晶片(SoC) FPGA器件。基於快閃記憶體的下一代低功率 FPGA和ARMR CortexR-M3讓SoC FPGA器件可以獲得AEC-Q100等級2的認證,此一認證產業的標準規範,其中說明了確保最終系統滿足汽車可靠性等級的電子元器件標準
Fairchild:韌體升級能力 提升Type-C投資保障優勢 (2015.07.08)
USB Type-C是目前最熱門的新一代的傳輸介面,各廠商也陸續推出相關的解決方案。只不過,該怎麼設計,才能做出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異化呢?CTIMES編輯部特別專訪了Fairchild首席策略行銷經理Julie Stultz,進一步了解該公司對於USB Type-C現階段的產品策略
Altera FPGA架構儲存設計可延長NAND快閃記憶體使用壽命 (2015.07.03)
Altera公司開發採用其Arria 10 SoC架構的儲存參考設計,與目前的NAND快閃記憶體相比,NAND快閃記憶體的使用壽命將加倍,程式擦除週期數增加了7倍。參考設計在經過最佳化的高性能價格比單晶片解決方案中,包括一顆Arria 10 SoC和整合雙核心ARM Cortex A9處理器,同時採用了Mobiveil的固態硬碟(SSD)控制器,以及NVMdurance的NAND最佳化軟體
Stratix 10技術細節公開 整合處理器核心將大勢所趨 (2015.06.22)
自從Altera宣布最新款的FPGA(可編程邏輯閘陣列)產品,代號為Stratix 10交由英特爾所代工後,在過去這段時間以來,我們最多僅有聽到該系列產品線會搭載ARM的Cortex-A53處理器核心而已
萊迪思半導體更新多款重要設計工具套件 (2015.06.18)
新聞摘要 ‧現在使用標準許可證即可支援來自最新的ECP5、iCE40 Ultra和iCE40 UltraLite產品系列的更多裝置 ‧針對萊迪思綜合引擎(Lattice Synthesis Engine, LSE)和資料的更新可幫助使用者實現效能更高且成本更低的解決方案 萊迪思半導體,客製化智慧互連解決方案市場供應商,推出Lattice Diamond、iCEcube2和ispLEVER Classic設計工具套件的最新版本
Lattice:萬物互聯 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2015.06.15)
不論遊戲、工作、休閒等不同應用市場上,許多設備之間,都需要透過互連,來傳送不同的資料。對於Lattice來說,開發更多不同的介面方案,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能讓萬物互聯
凌力爾特八通道同步取樣ADC 具備18位元及彈性化效能 (2015.06.15)
凌力爾特(Linear)日前發表18位元、8通道同步採樣逐次漸進暫存器(SAR)ADC LTC2348-18,當以每通道200ksps的吞吐量轉換八個通道時,每個SoftSpan輸入可根據逐步轉換(conversion-by-conversion)的基礎獨立配置,以接受+/-10.24V、0V至10.24V、+/-5.12V或0V至5.12V的訊號
工業馬達引動晶片架構之爭 (2015.06.15)
工業馬達在工業領域中,佔有極具份量的位置, 少了它銜接各個環接,工業自動化的願景要實現,可謂難上青天。 然而,細分工業馬達種類,因應實際環境不同,首要需求也有差異
開放硬體邁向市場化 必先差異化 (2015.06.11)
如果開放硬體的發展,不論是在軟硬體上都已經沒有太高的進入門檻時, 那麼下一步就是讓Maker們好好地實現他的創意與差異化, 因為這將是晶片業者們回收的開始。
Xilinx與台積公司開始7奈米製程技術合作 (2015.06.01)
美商賽靈思(Xilinx)與台積公司開始7奈米製程與3D IC技術合作以開發下一代All Programmable FPGA、MPSoC和3D IC元件。兩家公司在這項新技術上的合作代表著雙方連續第四代合作開發先進製程技術和CoWoS 3D堆疊技術,同時也將成為台積電第四代FinFET技術
Altera經過認證28 nm FPGA、SoC和工具流程 加速IEC 61508相容設計 (2015.05.20)
Altera公司宣佈,為使用Altera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的系統設計人員,提供最新版本的工業功能安全資料套裝(第3版)。安全套裝提供TUV Rheinland認證的工具流程、IP和包括Cyclone V FPGA在內的元件,支援IEC 61508的安全完整性等級3(SIL3)的工業安全解決方案,產品可更迅速上市
因應第十代產品線 Altera祭出Spectra-Q引擎 (2015.05.17)
FPGA(可編程邏輯閘陣列)大廠Altera自從宣布最新一代的產品採用英特爾的14奈米製程後,官方就沒有太多具體的後續進展,但按照過去的發展脈絡,其開發軟體都會先行一步有所進展,讓客戶可以先進行早期開發
萊迪思半導體推出含有晶片上快閃記憶體的MachXO3LF裝置 (2015.05.15)
MachXO3產品系列現可為客戶提供多種封裝相容的裝置選擇:含有低成本可編程非揮發性配置記憶體(NVCM)的MachXO3L裝置以及帶有快閃記憶體的MachXO3LF裝置 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推出MachXO3LF裝置,該裝置是MachXO3 FPGA產品系列的新品,可提供重要的橋接和I/O擴展功能,滿足通訊、計算、消費性電子和工業市場日益增長的連接需求
Altera為Quartus II軟體提供強勁引擎Spectra-Q促進FPGA和SoC設計 (2015.05.15)
Altera公司為其成熟可靠的Quartus II軟體導入Spectra-Q引擎的功能,以提高下一代可程式化元件的設計效能,縮短產品上市時間。Spectra-Q引擎的新功能創紀錄地縮短了編譯時間,提供通用、快速追蹤設計輸入和置入式IP整合特性,延續了Altera Quartus II軟體的優勢,令採用FPGA和SoC的設計快馬加鞭
NI收購BEEcube強化5G無線網路全球地位 (2015.05.15)
NI國家儀器長期致力於提供平台架構系統,以協助工程師與科學家克服世界上最艱鉅的工程挑戰,於近日收購 BEEcube 公司。BEEcube是高效能 FPGA 原型製作與佈署產品技術主要供應商,具有進階全可程式化Real-Time訊號處理平台技術,產品主要用於先進無線研究、無線基礎建設,以及軍事與國防應用
Xilinx 28奈米產品累計營收突破十億美元里程碑 (2015.05.14)
美商賽靈思(Xilinx)宣布其28奈米產品累計營收超越十億美元,較先前製程達成時間提早三季。賽靈思自2012年28奈米產品開始出貨以來,在細分市場已達65%市占率。賽靈思延續自身優勢,除了在截至2014年底為止達成於28奈米產品細分市場占約65%市占率外,更於2015年三月份當季擁有出色的表現,超出28奈米營收目標
美高森美發佈高性能SmartFusion2 SoC FPGA雙軸馬達控制套件 (2015.05.11)
美高森美(Microsemi)推出帶有模組化馬達控制IP集和參考設計的SmartFusion2 SoC FPGA雙軸馬達控制套件。這款套件以單一SoC FPGA器件簡化馬達控制設計以加快上市的速度,且應用領域可擴展到多個產業,例如工業、航空航太和國防等,典型應用包括工廠和過程自動化、機器人、運輸、航空電子和國防馬達控制平臺等
Xilinx推出Vivado設計套件 2015.1版 加速系統驗證作業 (2015.05.05)
美商賽靈思(Xilinx)推出可加速系統驗證的Vivado設計套件2015.1版,具備多項可加快All Programmable FPGA和SoC開發與部署的主要先進功能。新版本的Vivado設計套件包含Vivado 實驗室版本(Vivado Lab Edition)、加速的Vivado模擬器和第三方模擬流程、互動式跨時脈(CDC)分析,以及採用賽靈思軟體開發套件(SDK)進行的先進系統效能分析

  十大熱門新聞
1 AMD的Kria K24 SOM滿足工業及商業應用 加速邊緣創新
2 耐能最新AI晶片KL730問世 驅動輕量級GPT方案大規模應用
3 萊迪思以中階FPGA系列產品 推動AI創新時代
4 蘇姿丰領軍的AI起手式 能否成為AMD扶搖直上的新戰略?
5 Intel成立獨立FPGA公司Altera
6 英特爾拓展FPGA產品組合 滿足AI功能客製化需求
7 Infosys與NVIDIA合作協助全球企業運用生成式AI提高生產力
8 AMD為前視攝影機系統提供支援 透過AI目標偵測增強汽車安全性
9 AMD第2代Versal系列擴展自調適SoC組合 為AI驅動型系統提供端對端加速
10 AMD助日本新幹線營運商JR九州AI軌道檢測解決方案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