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Intel
科技
典故
從單一控制到整合應用──淺論晶片組的發展歷程

高度整合的晶片組不過是這幾年才發生的事,如果說CPU是電腦的腦部,Chipsets就可算是電腦的心臟了。
[分析]Intel投資觸控商背後的算盤 (2012.10.03)
在全球無數的科技公司當中,為何敦泰科技(FocalTech)能獲得英特爾投資的青睞,分得其4000萬美元投資基金的一杯羹呢? 從敦泰發佈的營運資料來看,該公司在觸控領域已有累積逾億顆IC量產出貨的實績,出貨對象主要是中國的觸控手機,在觸控市場的技術實力值得肯定
Intel灑4000萬銀彈 投資全球10家科技公司 (2012.10.03)
身為英特爾旗下的全球投資與併購(M&A)機構,英特爾投資的銀彈豐沛,投資動向也受到注目。在10/3的年度全球高峰會中,此機構宣佈了10家科技創新企業投資案,總投資金額約4000萬美元,涵蓋雲端分工協作、強化數位娛樂,到簡化行動付款與支援新型裝置整合
Moto RAZR i中階定位 專攻次要市場 (2012.09.19)
摩托羅拉終於在昨(19)日於倫敦發表和英特爾合作的智慧手機-Motorola RAZR i,這是摩托羅拉首款Intel-inside的產品,這也是全球首支突破2.0GHz 的智慧型手機。和摩托羅拉日前發表的RAZR M規格相差無幾,最大的差異在於處理器從高通的1.5GHz Snapdragon S4換為英特爾的2GHz Atom Z2480
[Gartner評析] WOA山雨欲來 Intel能否招架? (2012.09.10)
ARM架構系統單晶片已在智慧手機市場嚐到成功滋味,進而廣為平板所採用。由於ARM架構系統單晶片已在平板領域展現省電特色,再加上即將推出的ARM架構PC,ARM架構系統單晶片可望進軍次世代NB市場
Wintel勢微 台廠應及早自求多福 (2012.09.08)
進入行動世代,Wintel陣營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但實際的市場數據如何呢?根據IHS iSuppli公佈的研究報告,若將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電腦的作業系統市佔合計,微軟作業系統市佔率預計將由2011年的44%於2016年將降至33%,而Intel的處理器的市佔也隨之由41%降至29%
中興、摩托羅拉紛推Intel-inside手機 (2012.09.04)
中國智慧手機晶片市場再添一名戰將,正在展出的「2012 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IFA)」中,Intel和中興合作推出第一款Android 4.0的Intel-inside晶片智慧手機-ZTE Grand X IN。此外,今年初就已宣佈要和Intel共同推出智慧手機的摩托羅拉移動(Motorola Mobility),也終於確定9月18日於倫敦推出其首款Intel平臺智慧手機
下一波國家競爭力的武器:Big Data (2012.08.23)
隨著智慧手機、行動網路日益普及,Big Data不斷累積,成為各大科技大廠的熱門話題。這些看似龐雜的垃圾資料,究竟為何如此吸睛? 英特爾(Intel)近日舉辦記者會,其資料中心與聯網系統事業群亞太區暨中國行銷總監Nick Knupffer表示:「我們正站在Big Data的浪頭上,地球上每兩天所產生的資料量,就相當於自有文明直到2003年的資料總和
[分析]Ultrabook降價的決定因素 (2012.08.22)
目前Intel大力推動Ultrabook,希望能夠為低迷的NB市場帶來翻升的買氣,但推出至今,市場反應並不如預期。除了受到平板產品的擠壓外,售價過高是最為人垢病之處。根據北京新浪網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Ultrabook可能因為一些因素而實現降價目標
未來汽車邁向輕量、感測與雲端化 (2012.08.20)
西元1896 年, 福特開啟汽車王國。當年,福特敏銳地預感到:「汽車的時代來臨了!」他說,他要成為這個時代的主宰,開創一個福特的時代。如今,福特汽車公司致力於發展雲端概念車,與微軟公司共同打造SNC車用通訊整合系統,期許自己能夠帶領著汽車產業走向創新
Ultrabook年底降價目標:699美元 (2012.07.31)
第二屆英特爾Ultrabook論壇暨生態系統大會今(31)日在台北舉行,去年的會議主題是討論Ivy Bridge處理器平台及第2代Ultrabook規格,今年則將重點放在如何有效降低第2代Ultrabook價格、介紹新一代Haswell處理器架構,並討論及制定第3代Ultrabook規格
Win8 RT平板10月開賣 微軟嚴選品牌廠 (2012.07.30)
微軟Win8已確定在10月26日開賣,其中備受矚目的Win8 RT版平板電腦也將同時推出。然而儘管Win8 RT發布在即,但其中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首先微軟第一次嘗試ARM架構處理器,在後端整合上困難度高,導致市場傳出進度落後,而HP宣布退出Win8 RT更是對ARM陣營的一大挫折
[觀察]USB 3.0要起飛 先搞定干擾問題 (2012.07.27)
USB 3.0在2008年即已完成標準定義,在USB 2.0的廣大基礎下,市場對USB 3.0十倍速方案的成長非常看好,也吸引眾多廠商一窩蜂的投入搶市。不過,這3 – 4年下來,市場的進展卻不如預期,每隔一陣子,就有人會問:USB 3
甩開追兵 台積電向20奈米挺進 (2012.07.15)
在晶圓製程技術上,台積電一直與英特爾並駕齊驅,而三星則是緊追在後,雖然三家公司的商業模式不太相同,不過英特爾與三星都跨足了晶圓代工的領域,台積電如果一不小心,在製程技術上落後,那麼純粹代工的優勢就會成為致命的劣勢
Gartner:Q2全球PC出貨量持平 HP負成長最多 (2012.07.12)
傳統PC大廠得要謹慎因應了,根據市場調查公司Gartner與IDC的統計顯示,如果再不與平板電腦做出區隔,PC市場的前景恐怕會每況愈下,以原來市佔率數一數二的美國大廠HP與Dell來看,第2季負成長都在10%以上,兩家公司的主要市場都在美國,而美國正是高科技產業的指標
[獨賣價值]廣迎多合一連接器 迎合輕薄契機 (2012.07.05)
USB3.0商機逐漸發酵,在Intel的Ivy Bridge原生支援USB3.0規格帶動下,其他大廠也陸續導入USB3.0原生支援,連接器廠商一致看好USB3.0今年出貨量將會起飛。然而,儘管USB3.0目前市場龐大,但是在各家廠商爭相競爭下,未來難免又將淪為下一波價格的殺戮戰場
智慧輸入(2)語音輸入走著瞧 (2012.06.29)
隨著各項智慧輸入法的發展以及iPhone 4S 的Siri首開行動裝置搭載聲控功能的風潮,語音輸入也越來越普遍。語音輸入之所以會流行,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有非常合乎人的自然行為習慣,利用機器做語音辨識,瞭解人說話的意圖,自動完成各項任務,就是當前最熱門的Siri可以達成的事情
英特爾實驗室展現科技真正的價值 (2012.06.28)
英特爾實驗室舉辦Research@Intel第十屆年度活動,透過展出英特爾最新成果,呈現未來10年生活的樣貌。不論是從生活、汽車、工作以及技術關鍵,都希望能夠藉由運算科技,開創新的生活模式以及新的生活想像
<COMPUTEX>滿足各種需求ARM囊括高低階市場 (2012.06.08)
在今年Computex中,Windows 8仍然是一大熱門話題,各家廠商紛紛展出Windows 8的各項產品,這也讓Intel和ARM兩家公司競爭更加白熱化。儘管長期以來,兩家公司的主要市場並不相同,但是在後PC時代中,產品定位界限越來越模糊之下,Intel和ARM開始計於各自主要市場
<COMPUTEX>形塑未來 Intel打造最佳使用者經驗 (2012.06.05)
2012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今(5)日終於正式登場,今年重點除了在Window 8之外,Intel的所帶來的Ultrabook也是重點之一。在今日舉辦的主題論壇中,英特爾資深副總裁Thomas M. Kilroy除了帶來第3代處理器Ivy Bridge外,也展示了五十多款不同的Ultrabook
英特爾投資籌設全球大學研究中心網路 (2012.05.28)
英特爾宣布在未來5年將投資超過4000萬美元,建立名為英特爾合作研究機構(Intel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stitutes;ICRI)的全球大學研究中心網路。ICRI計畫延續之前在美國成功推動的英特爾科學與技術中心(Int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s;ISTC),並將結合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專家,協助探索與發明下一代的技術,能夠在未來影響人們的生活

  十大熱門新聞
1 友通新款嵌入式系統模組搭載Intel Atom處理器
2 英特爾發布下一代AI產品組合 加速實現AI無所不在願景
3 Intel Core Ultra透過新vPro平台將AI PC延伸至企業應用
4 英特爾AI加速器為企業生成式AI市場提供新選擇
5 英特爾實驗室於NeurIPS 2023展示AI研究 聚焦多模態生成式AI
6 Intel成立獨立FPGA公司Altera
7 英特爾攜手合作夥伴 助力AI PC創作新世代
8 英特爾宣布晶圓代工諮詢委員會成員 因應AI時代的挑戰
9 英特爾展示首款全面整合光學I/O小晶片
10 英特爾與Microloops合作開發SuperFluid先進冷卻技術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