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半導體晶圓製造業
科技
典故
攀上傳輸頂巔──介紹幾個數位顯示介面標準

當傳輸技術進入數位時代之後,使用者及廠商對於數位顯示的品質要求越來越注重,結合顯示卡硬體的數位顯示介面標準,其發展進度因而更受到矚目。
應材推出Vistara晶圓製造新平台 協助客戶解決晶片製造挑戰 (2023.07.17)
為可容納來自合作夥伴前所未有的多種反應室的類型、尺寸和配置,應用材料公司最新推出10多年來最重要的晶圓製造平台創新方案Vistara,便強調專為晶片製造商提供必備的靈活性、智慧功能及永續性,以解決日益嚴峻的晶片製造挑戰
應材創新混合鍵合與矽穿孔技術 精進異質晶片整合能力 (2023.07.13)
面對當前國際半導體市場競爭加劇,應用材料公司也趁勢推出新式材料、技術和系統,將協助晶片製造商運用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及矽穿孔(TSV)技術,將小晶片整合至先進2.5D和3D封裝中,既提高其效能和可靠性,也擴大了應材在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HI)領域領先業界的技術範疇
工研院啟動台英雙邊合作 共創半導體產業雙贏 (2023.06.05)
繼英國政府宣布未來10年將投資10億英鎊支持半導體產業之後,同時新成立「英國科學創新和技術部」(Department for Scienc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DSIT)發表國家半導體戰略,將側重英國在矽智財(Semiconductor Intellectual Property)設計能力,以及加強供應鏈韌性
工業局率半導體產學團赴星馬 布局國際攬才深耕台灣 (2023.04.06)
適逢台灣半導體、電子設備產業先後提出白皮書之際,為延續台灣半導體國際競爭優勢,面對全球競相爭取優秀人才,經濟部工業局也自今(2023)年起陸續辦理3場次東南亞國家攬才團,於東南亞相關大學進行精準人才媒合,延攬知名理工大學人才「直接就業」或者「來台就讀」,進而充裕產學所需人才
SEMI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出爐 半導體設備支出2024年復甦回升 (2023.03.22)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22)日公布最新一季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World Fab Forecast, WFF),受晶片需求疲軟以及消費者和行動裝置庫存增加影響,下修2023年全球前端晶圓廠設備支出總額,預計將從2022年創紀錄的980億美元下滑22%至760億美元;2024年則回彈21%至920億美元,重回900億大關
TrendForce看好電動車及再生能源 估2023年SiC產值破22億美元 (2023.03.10)
雖然近期因美系電動車大廠Tesla於投資者大會上,宣佈將減少該公司下一代車用動力系統約75%以上的碳化矽用量而震撼市場。但依TrendForce最新發表研究報告,仍認為受惠於電動車及再生能源業者積極導入下,將推動2023年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中的碳化矽功率元件產值達22.8億美元,年成長41.4%
應材發表突破性電子束成像技術 加速開發先進製程晶片 (2022.12.19)
基於現今國內外半導體持續朝先進製程發展,晶片製造商也利用電子束技術來識別和描述無法用傳統光學系統辨識的小缺陷。應用材料公司今(19)日發表其突破性「冷場發射」(cold field emission, CFE)的電子束(eBeam)成像技術,便強調已成功商品化並供應客戶,未來將能更容易檢測與成像奈米級晶圓埋藏的缺陷
未來無所不在的AI架構導向邊緣和雲端 逐步走向統一與可擴展 (2022.12.01)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AI/ML)產業被劃分為各種不同領域,這些領域中具代表性的兩種劃分為訓練與推論,以及雲端和邊緣。儘管有其他大量的AI/ML任務差異,本文主要探討這兩種劃分
Cambridge GaN Devices 融資擴大功率半導體裝置市場 (2022.11.22)
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Cambridge GaN Devices(CGD),於2016年從英國劍橋大學工程系著名的功率裝置集團分割出來,已募集1900萬美元的Series B資金。此投資案由Parkwalk Advisors和BGF領投,另有IQ Capital、CIC、Foresight Williams Technology 和 Martlet Capital 跟投
工研院估明年台灣IC產值破5兆 3nm量產受矚目 (2022.11.07)
受到近年來遭受國際地緣政治衝突造成俄烏戰火、通膨及中國大陸封控等因素,影響全球總體經濟,衝擊今(2022)年PC、智慧型手機等終端電子產品市場消費需求被大幅抑制,年成長僅約4%
昇陽半導體全球首座智慧化晶圓再生製程工廠啟動量產 (2022.09.05)
因應半導體產業在台灣及亞太巿場成長及未來發展需求,昇陽半導體於台中港科技產業園區加碼投資新台幣72.8億元設立中港分公司,打造全世界第一座自動化及智慧化晶圓再生製程工廠,新廠於今(5)日舉行量產啟動儀式,並於2023年將持續加碼再投資增建新廠房
福斯旗下CARIAD與意法半導體合作 開發軟體定義車用晶片 (2022.08.04)
面對全球車用電子產業蓬勃發展,德國福斯汽車集團旗下軟體公司CARIAD,和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半導體大廠意法半導體(ST)今(4)日也宣布攜手創新合作模式,為設備連線、電源管理和無線更新硬體等需求,打造客製化的車用系統單晶片(SoC),讓汽車具有軟體定義功能、安全和瞄準未來
中芯率先突破製程瓶頸 迫美火速補貼晶片與加碼設限 (2022.08.02)
近來因為中芯率先突破7nm製程、與美國積極促成亞洲晶片大廠「四方聯盟」(Chip4)等話題,讓半導體產業及設備市場再起波瀾。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預估,以全球各區域12吋約當產能看來
博世再加碼30億歐元投資晶片 強化自身半導體業務發展 (2022.07.14)
放眼近年來從汽車到電動自行車、家電到穿戴式裝置,半導體不僅已是所有電子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驅動著現代科技世界的發展。博世(Bosch)除了因為早期便意識到半導體的日益重要性,加碼投資數十億歐元強化自身半導體業務發展
經部預告增訂產創條例10-2 擴大關鍵產業投抵優惠 (2022.06.19)
因應近期在全球供應鏈在一連串全球重大事件干擾下,各國積極推動關鍵產業自主,強化產業韌性,包含美歐日採取鉅額補貼,吸引特定關鍵產業投資設廠;南韓利用租稅優惠,引導優勢產業朝前瞻技術加碼投資
2022世界半導體理事高峰會落幕 台積電劉德音續任全球主席 (2022.05.20)
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2年度世界半導體理事高峰會(World Semiconductor Council;WSC)以視訊方式於台灣時間19日晚間舉行,由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擔任主辦單位。 此次半導體理事高峰會由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
地緣政治與創新科技凸顯半導體重要性 勤業眾信籲強化安全供應鏈 (2022.05.03)
因應近年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了,新冠變種病毒、供應鏈瓶頸等問題亦同時衝擊全球經濟體,加深了半導體產業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促各國陸續啟動半導體產能軍備競賽
SCHURTER(碩特)推出具有低跳閘溫度的熱熔斷器 (2021.11.30)
SCHURTER於2018年推出了RTS過熱保護器,目前推出的最新型號在溫度175°C時會觸發超速閘。RTS是一種特別的集群過熱裝置,適用於採用SMD技術的功率半導體產品,可滿足最高要求
勤業眾信:電動車拉動半導體市場 未來10年由「消費端+企業端」驅動 (2021.10.26)
由於全球環保意識升級,電動車需求激增,也帶動半導體市場,而台灣科技大廠鴻海集團更是在日前發佈了3款台灣自主研發的電動原型車,看旺未來長期的市場發展。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26)發布《新常態下的曙光–亞太半導體起飛(Anchor of global semiconductor:Asia Pacific Takes Off)》報告
【10/19-21 Arm DevSummit 2021正式開播】-設計人員與開發者不可錯過的科技論壇! (2021.10.19)
2021年 10 月 19 日至 21 日於線上舉辦的 Arm DevSummit 2021,是一場聚集全球上萬位開發者與技術創新者的免費技術論壇,若你還沒報名,請點此報名以即時觀賞精彩內容。 10月19日主題演講: ‧ 9:00 am Arm CEO Simon Segars 以「效能與運算: 新運算的必備條件」為題揭開序幕

  十大熱門新聞
1 SEMICON Taiwan 2024下月登場 揭櫫半導體技術風向球
2 工研院突破3D先進封裝量測成果 新創公司歐美科技宣布成立
3 工研院:製造業趁勢AI年成長6.47% 半導體產值首破5兆
4 [SEMICON] 台達攜UI結合AI數位雙生 強化半導體設備軟硬體創新
5 SEMI提4大方針增台灣再生能源競爭力 加強半導體永續硬實力
6 SEMI:2024年半導體產能將創3,000萬片新高
7 SEMI國際標準年度大會登場 揭櫫AI晶片關鍵、軟性電子量測標準
8 TXOne Networks OT資安防護方案 獲台積電供應商獎
9 工研院與台積合作開發SOT-MRAM 降百倍功耗搶HPC商機
10 TrendForce:台灣強震過後 半導體、面板業尚未見重大災損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