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1GHz無線技術為IoT而生 (2014.06.16) 物聯網(IoT)的範疇極廣,而物聯網的運作需要有線、無線通訊為支撐,以家庭而言,需要Wi-Fi、Bluetooth、Z-Wave等無線通訊支撐,或G.hn、HomePNA等有線通訊支撐。
產業方面多使用ZigBee無線通訊,但ZigBee的每個節點(node)通訊距離一般約在數十公尺,最多至100公尺、300公尺,無法到達一公里以上的通訊距離 |
|
行動端、機房端依然需要輕量化技術 (2014.05.29) 隨著硬體效能愈來愈強、資源愈來愈充沛,資訊系統也愈來愈強調軟體化組態與控管,例如軟體定義網路(SDN)、軟體定義儲存等,而可程式化邏輯(PLD)與虛擬化(Virtualization)技術等也因此能成長普及 |
|
有線傳輸的「帶電力」競賽 (2014.05.23) 近年來,有線傳輸愈來愈重視「電力隨攜」能力,此趨勢來自多項因素,一是無線傳輸愈來愈普及,有線傳輸若想保有使用價值,傳輸資料同時兼帶電能為最直接的方式。二是終端用戶日益講究電子產品的視覺簡潔舒適度及使用便利性,只要一條線路就能兼顧傳輸與供電,最理想不過 |
|
商家再資訊化商機浮現 (2014.05.14) 2013年12月Apple對iBeacon技術有更多揭露,同時Qualcomm也提出類似的Gimbal技術,使室內導覽、定位等室內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應用漸受關注。
要實現室內定位必須佈建定位基地台,每個基地台約小盒或手機大小,有些可至打火機般大小,iBeacon、Gimbal使用BLE(Bluetooth Low Energy)通訊,距離約50公尺,視店家賣場面積進行覆蓋 |
|
社交分享成3C差異化價值 (2014.05.08) 筆者近期因研究美國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投入Wi-Fi熱點(HotSpot)的佈建,發現過去曾造成話題的西班牙fon公司(Google、Skype有投資)仍存續,且推出一項新產品Gramofon,Gramofon是一個家用固接盒,該盒可透過Wi-Fi讓親朋好友分享數位音樂 |
|
手機導入更多綠色概念作法 (2014.05.04) 今日的智慧型手機如同過去的個人電腦,用量相當龐大,因此過往與PC相關的綠色概念與技術,今日在手機上也多能見到類似的想法。
例如大陸政府面對堆積如山的手機電源配接器(Power Adapter |
|
Micro Console混戰局面如何解? (2014.04.24) 隨著小米推出小米盒、Google推出Chromecast,以及Amazon推出Fire TV等,OTT STB市場可說是愈演愈烈,但廣義而言,這是個多種概念合一的應用市場,包含了網路視訊、遊戲及電腦在內,而且多是根基於Android技術生態系統及其軟體資產來發展 |
|
非主流作業系統的差異化策略 (2014.04.18) Android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已達70%以上市佔率,有的調查甚至顯示已達80%,同時在平板電腦方面也已達50%以上。相對的,iPhone只剩15%左右市佔率,iPad系列也跌破50%。
在Android強力發展下 |
|
USB 3.1優勢多 排擠效應將展現 (2014.04.11) 打從幾年前,USB纜線就已全球出貨累積達100億條以上,而筆者逛現在的文具、生活用品店,USB集線器(Hub)已設計成如一般電源延長線插座的模樣,或有一般的電源延長線插座已附帶USB插座,足見USB的普及度 |
|
現行11ac系統設計的挑戰 (2014.04.08) 11ac商業化推行已逾1年,
家用路由器、桌上型電腦擴充用的PCIe介面卡,
USB Dongle、電視、乃至於頂級的智慧型手機均已使用。
但實際上11ac能實現所有規格嗎? |
|
從Facebook買Oculus看虛實整合未來 (2014.04.01) 近期主要技術業者均在大手筆購併,Google花30億買Nest Labs,Facebook用190億買Whatsapp,過往Apple每年買的公司平均只有3、4間,最高6間,但去年卻是加倍,於2013年也買了12間公司 |
|
Android Wear市場衝擊剖析 (2014.03.26) Google於2010年推行Google TV,至今成效有限,而後2013年改推35美元的Chromecast則立即出現大賣,以修正的方式切入數位家庭市場。同理,Google於2012年提出Google Glass,至今快2年,Google眼鏡的推進相當有限,而今推行Android Wear,可視為類似的轉變嘗試,以便切入穿戴式電子市場 |
|
滿足急迫功效的穿戴式定位 (2014.03.19) 雖然智慧手機的功效愈來愈往娛樂取向發展,如遊戲、影片;以及穿戴式電子開始往健康取向發展,如運動、睡眠等,但在兩者發展之前,智慧手機與穿戴式電子,其實都是為了個人資訊管理(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IM)而有的產物 |
|
車載Telematics市場重新啟動!? (2014.03.11) 車用電腦打從Microsoft在1998年便提出AutoPC,之後每2、3年改版一次,但均未帶來廣大迴響,一直到2007年,隨著車用DVD、汽車導航等的普及,車用電子的資訊娛樂(Infotainment)才受到重視,如Ford提出Ford Sync,Fiat提出Blue&Me,或Kia提出UVO等,鴻海也在該年宣布進軍車用電子 |
|
室內定位技術還不夠理想嗎? (2014.02.25) 2013年9月Apple隨iOS提出iBeacon室內定位技術,相同時間Qualcomm也提出Gimbal室內定位技術,兩者均用藍牙4.0的BLE(Bluetooth Low Energy)無線通訊進行定位,且兩者可互通,在兩大重量級業者均採行相同實現方案下,似乎室內定位技術的產業主流標準已經浮現 |
|
無線充電標準的技術、政治戰 (2014.02.23) 無線充電技術早於一百年前就有,並有特斯拉(Tesla,與愛迪生Edison競爭的發明家)申請成專利,在資通訊產業未關注前,有些消費性電子產品已採用,如充電刮鬍刀、電動牙刷等,因為這類產品多在浴室內用,為避免潮溼觸電所以採無線充電 |
|
無線充電標準的技術、政治戰 (2014.02.23) 無線充電技術早於一百年前就有,並有特斯拉(Tesla,與愛迪生Edison競爭的發明家)申請成專利,在資通訊產業未關注前,有些消費性電子產品已採用,如充電刮鬍刀、電動牙刷等,因為這類產品多在浴室內用,為避免潮溼觸電所以採無線充電 |
|
Chromebox面臨過往相同挑戰 (2014.02.12) 《創新的兩難》一書曾提到,Apple II(個人電腦)第一年賣2萬台被視為大成功,而之後的Newton(個人數位助理)第一年賣14萬台卻被視為大失敗。原因是:雖同樣是Apple公司,但股本已不相同,Apple在新創時公司賣2萬台是大成功,但對已是億元營收的Apple,14萬台被視為失敗 |
|
Google的下一步:Android Everywhere (2014.02.12) Google因以32億美元的高價購併Nest Labs,使人們開始重視Google的新佈局,特別是在Google AdSense/AdWord(智慧型廣告撮合平台)與Android(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成功後,人們更期盼Google的下一步棋會是什麼?
業界對重量級企業的後續動向有各種觀察法 |
|
檢視CES 2014穿戴式技術創新獎 (2014.02.06) 穿戴式電子愈來愈熱門,熱到CES 2014新頒佈3類創新獎,其一即是穿戴式技術,另兩類則是3D列印與車用體驗,此次有11個業者的產品獲獎。
例如AfterShokz公司的無線藍牙骨傳導耳機Bluez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