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BM提出未來五年五大創新趨勢預測 (2020.10.06) IBM 發表今年的「未來五年五大創新趨勢」,主題著重在:加速發現新材料,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其預測主要根據 IBM 研究院的全球實驗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更廣泛的產業趨勢,展示 IBM 認為在未來 5 年內,5 種將從根本重塑企業和社會的技術 |
 |
Arm:車用安全需求將在2030年帶來80億美元矽晶圓商機 (2020.10.05) Arm為車用與工業應用,推出具備安全功能、並可加速自主決策的全新運算解決方案。全新的 IP 組合包括 Arm Cortex-A78AE CPU、Arm Mali-G78AE GPU 以及 Arm Mali-C71AE ISP,其設計目的在於和支援的軟體、工具與系統 IP 結合一起運作,讓矽晶圓供應商與 OEM 得以為自主工作負載進行設計 |
 |
英特爾攜手台灣科技大廠 強化物聯網邊緣運算實力 (2020.09.29) 英特爾推出第11代 Intel Core處理器、Intel Atom x6000E 系列,以及 Intel Pentium和Celeron N 與 J 系列,為邊緣運算客戶帶來了新的人工智慧、安全性、功能安全性和即時功能,並聯合攜手AAEON研揚科技、ADLINK凌華科技、Advantech研華科技、Getac神基科技、iBASE廣積科技、IEI威強電、LILIN利凌科技、NEXCOM新漢智能系統等台灣8家廠商(依公司英文名排列) |
 |
智慧聯網應用引動IC設計進入新整合時代 (2020.09.28) 與其大規模進行裝置控制,還不如讓裝置有自主運作的能力,甚至透過數據的分析來產生出可用的「智慧」。於是智慧物聯的應用架構開始生成。 |
 |
ST:輔助駕駛真正改變汽車產業遊戲規則 (2020.09.26) 在車聯網部分,ST主要著重於V2X/TBOX/ CAR Alarm等。ST一直是這些技術的先驅。我們的TESEO車用處理器,特別是MEMS和慣性測量元件,具有全套的開發工具。我們提供6自由度慣性元件,即所謂的6DOF模組,將3軸加速度計和3軸陀螺儀完全整合在一起 |
 |
車用雷達IC設計之環境迴圈驗證 (2020.09.23) 本文聚焦於感測器實現數位部分的驗證,但這個環境迴圈方法可以容易延伸到驗證混合訊號和RF設計。 |
 |
千兆位元鏈路的自動化驗證方案! (2020.09.22) 對千兆(Gigabit)SerDes的信道進行佈線後驗證,是一項具有挑戰性但也是必要的任務,因為即使是最詳細的預先佈局模擬研究和佈線指南也不能預測一切。滿足詳細佈線要求的設計,仍然可能會由於不連續和不可預期的諧振而導致失敗 |
 |
u-blox:RF整合能力是智慧機車快速上市重要關鍵 (2020.09.21) 隨著全球共享市場正逐步起飛,交通工具的共享也已經成為重要趨勢。其中以成長速度飛快的智慧機車最受到大家的關注。特別是在擁擠的城市之中,想避免自行開車出門找不到停車位的不便 |
 |
落實工業4.0 - 打造最佳智能工廠研討會 (2020.09.17) 繼工業4.0革命概念問世以來,除了促使世界大國紛紛規劃先進智慧製造政策,已創造新一波製造業轉型升級需求,正逐漸從汽車、3C與電子產品製造領域,向其他產業擴散、落地 |
 |
ModelSim Essential ++ ModelSim 應用進階 (2020.09.10) 掌握ModelSim 高效率完成FPGA整體設計驗證隨著今日FPGA的應用日漸廣泛,FPGA的容量和功能持續增加,FPGA驗證方法和工具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而FPGA驗證的複雜性,使得工程師必須有專業的驗證團隊,並使用專業的驗證工具 |
 |
ST:汽車電子化加速 共用汽車提供更多商機 (2020.09.09) 在2019年,車用電子市場總規模為350億美元區間,分為傳統車用核心電子(約占65%)和數位化與電動化(占35%)兩部分。若回到10至20年前,要改變這兩個比例可能需要15到20年的時間,甚至更長時間 |
 |
高通透過新一代運算平台推動5G PC生態擴展 (2020.09.07) 美國高通公司旗下子公司高通技術公司於上週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FA)上,推出Snapdragon 8cx第二代5G運算平台。用戶將能夠享受到多天電池續航、5G連接、企業級安全性能、AI加速以及先進的拍攝和音訊技術帶來的體驗 |
 |
Arm:高效能處理器才能驅動運算型儲存的未來 (2020.09.04) 物聯網數據量預計在 2025 年將超過 79 ZB,但數據真正的價值來自於分析之後產生的洞見。我們越能在接近數據生成的位置處理這些洞見越好,原因是安全性、延遲性與能源效率都能提升 |
 |
TI:與客戶共同解決電源管理五大挑戰 (2020.09.03) 近年來,數位化與智慧化趨勢使得電源設計的複雜性遽增。這也使得許多客戶在設計電源產品時,經常遇到不同的難題。CTIMES就此議題,特別專訪了德州儀器 DC/DC 降壓轉換器副總裁 Mark Gary,由他的觀點,來針對電源問題進行一次性的解決 |
 |
掃除導熱陰霾 拉近IC與AI的距離 (2020.09.03) 不論是處理器或終端應用晶片,都面臨散熱的嚴峻挑戰,未來晶片設計也顯現高度整合與智慧化的發展趨勢。 |
 |
[CTIMES╳安馳] 電源設計關鍵 深度聚焦電路佈線細節 (2020.09.01) 在前面幾場的活動中,已經將電源設計從基本概念到設計佈線都完整的一一解說。那麼,如何依據這些設計原則,真正的著手設計出一個符合使用需要的電源電路設計,就非常重要了 |
 |
電源設計關鍵環節 深度聚焦電路佈線細節 (2020.09.01) 在前面幾場的活動中,已經將電源設計從基本概念到設計佈線都完整的一一解說。那麼,如何依據這些設計原則,真正的著手設計出一個符合使用需要的電源電路設計,就非常重要了 |
 |
NXP:功耗是選擇元件最重要的標準 (2020.08.27) 由於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高效能運算技術,得益於神經網路技術的進步,機器學習不再侷限於超級電腦的世界了。如今智慧型手機應用處理器可以執行AI推論,用於實現影像處理和其他複雜的功能 |
 |
開關電源一體化解決方案! (2020.08.27) 電子系統設計的發展速度可說是日進千里。為設計師帶來的挑戰,就是越來越多電子系統的設計需要考慮「類比信號」、「高速信號」和「EMC」等問題,否則將無法快速、正確地設計出成功的電子產品 |
 |
Arm:AI Everywhere取決於能否有效降低功耗 (2020.08.25) 從隨身行動裝置到工業生產設備,高效能的運算技術已經普遍應用於生活中的各個層面。而在追求高效能運算的背後,低功耗設計往往卻是能否降低發熱量的重要關鍵。目前無論是隨身行動裝置、工業生產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