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In-cell
科技
典故
電源管理的好幫手——ACPI

ACPI規格讓作業系統、中央處理單元與周邊設備三方面整合起來,互相交換電源使用訊息,更加簡便而有效益地共同管理電源。
TrendForce:2017年智慧型手機In-Cell比重上看29.6% (2016.12.30)
TrendForce光電研究(WitsView)最新研究顯示,在TDDI(觸控和顯示驅動器整合,Touch with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IC產品到位、面板廠加速導入的帶動下,2017年In-Cell觸控面板占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比重攀升至29.6%
蘋果、三星引領 嵌入式觸控面板來勢洶洶 (2015.05.13)
隨著各種觸控感測技術更為成熟,觸控感測器的結構演變除了既有的外掛式之外,內嵌式也越來越普及,因而對觸控技術與產業生態也帶來了顯著的影響。根據HIS研究顯示,智慧手機使用的內嵌式觸控面板(包括in-cell LCD、on-cell LCD、on-cell AMOLED)今年的出貨比重將可能佔所有手機觸控面板的40%
Synaptics整合RSP優勢 TDDI搶中階手機市場 (2014.10.30)
自日前宣布收購日商Renesas SP Drivers(RSP)後,至目前為止,Synaptics表示已完成對RSP的收購,預期此一收購動作將會擴展其觸控125%的市場規模,同時也加速TDDI解決方案的推動,Synaptics行銷與業務發展資深副總裁Bret Sewell指出,最快在一年內將會推出整合RSP技術的TDDI產品
陸廠崛起 台觸控業面臨威脅 (2013.08.21)
DIGITIMES Research新的報告出爐,預估今年第3季台廠整體手機及平板電腦用觸控面板出貨量將分別較第2季下滑19.7%及28.0%。此外,整體台廠NB用觸控面板則將略為衰退2.1%。 台廠自2012年起積極轉向NB用大尺寸觸控面板生產
[社論]連Apple都做不到,In-cell只是個夢? (2013.05.29)
5月初受邀至深圳觸控展中辦了一場觸控論壇,主題談《In-cell vs. OGS》,展方連宣傳網頁都沒做,只針對手頭名單發出邀請,就來了近四百人。這樣的人數在中國或許只能算是平盤
良率問題獲解決? In-cell前景受關注 (2013.03.22)
自從蘋果在iPhone 5上開始採用In-cell觸控面板之後,使得In-cell的未來發展性開始受到關注。特別是,市場上又同時有OGS等新一代的觸控技術等著冒出頭來,In-cell如何克敵致勝,也令人好奇
兩大理由 2013年OGS技壓In-cell (2013.01.24)
儘管OGS技術前有自身缺點還待改進,後有In-cell等技術競爭追趕在後,然而種種跡象顯示,OGS仍然是非常有可能在2013年大放異彩的觸控技術。其原因如下: 1.並無明顯證據證明,蘋果下一代手機絕無採用OGS技術的可能性
成本控制得宜 OGS更具未來冠軍相 (2013.01.21)
觸控面板技術孰劣孰優,產業中各自有一派專家支持不同觸控技術。支持OGS技術的專家就認為,比起In-cell技術,OGS的技術開發更為成熟,在短期內要勝過In-cell的機會將更高
實現 In-cell 跨顯示、觸控專業才有機會 (2013.01.18)
還記得前兩年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In-cell與On-cell面板技術嗎?俗話說,再好的技術,不能投入商用化,一切都是枉然。這道理對於In-cell與On-cell這兩項技術來說再適合也不過
觸控面板「極薄化」邁向小數點第二位競爭 (2013.01.04)
2012年第1季宸鴻的法說會上,當時宸鴻財務長劉詩亮引用「大野狼與三隻小豬」的寓言,表示in-cell技術目前仍是一隻小狼,宸鴻將如同三隻小豬般固守城牆面對衝擊。 時至今日,這隻小狼逐漸茁壯,導致整個觸控面板產業鏈整合的腳步加速,技術也不斷演進,G/G陣營備受挑戰
不做In-cell iPhone 5S轉向OGS? (2012.11.28)
蘋果iPhone 5上市兩個多月以來,供貨不順的消息頻傳,主要原因還是出在In-cell良率不足,進而影響產能。就在消費者苦等不到iPhone 5的同時,市場已傳出蘋果打算在明年上半年推出iPhone 5S
OGS 搶當觸控當紅炸子雞 (2012.11.28)
2012年對於觸控產業來說是各項技術爭霸的一年,不論是在新技術或是新材料方面,市場可說是百花齊放。隨著Windows 8的正式上市,未來將是大尺寸觸控面板的天下,不過還是面臨到價格仍高的問題,也間接影響到Windows 8銷售量
不做me too 劍揚in-cell搶得市場先機 (2012.10.30)
自蘋果發表iphone 5為了使機身更加輕薄,採用了i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技術後,使的觸控面板供應鏈有了大轉變,儘管還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有待克服,in-cell仍成為各大觸控面板業者競相發展、佈局的技術,以in-cell技術為主要發展的劍揚也在這波觸控大戰中嶄露頭角
[分析]iPhone 5發燒 誰擠進供應鏈?(下) (2012.10.10)
(上文連結) 採用In-cell型觸控面板技術是iPhone 5在厚度上能減下30%的重要原因。有能力提供這項顯示器技術的為日本的Japan Display(由Sony、Toshiba、日立製作所三家整合)、Sharp、以及韓國的LG Display等三家供應商
手機觸控訂單流失 台廠寄望Windows 8拉抬需求 (2012.09.03)
Touch Taiwan觸控展在上週首次登場,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展覽區域只包下南港館的四樓,但包括友達、奇美兩大台灣顯示廠商都盛大參展,而且是撇下6月的顯示展而就觸控展,這也突顯了觸控產業在台灣發展上的重要性
[專欄]新觸控理論 降低觸控成本80% (2012.08.13)
電容式觸控技術發展至今,已呈現百花爭艷的局面,筆者分析過上千件的專利資料,可以約略分為四大類技術:(1) 觸控位置檢知;(2) 觸控面板製程;(3) 觸控手勢;(4) 觸控材料
[報告]今年全球觸控面板營收上看160億美元 (2012.07.31)
市場研究機構NPD DisplaySearch指出,受惠於iPad及其他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等需求驅動,2012年全球觸控螢幕面板營收上看160億美元,預估2018年營收更將挑戰319億美元
就是要薄 iPhone5搶先採用In-cell面板 (2012.07.19)
蘋果的iPhone 5手機將率先使用In-cell觸控技術了。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產業人士指出,蘋果將在下一代智慧手機,也就是iPhone 5上,採用新的In-cell(內嵌式)觸控顯示器技術
[推薦]觸控薄型化技術 改朝換代 (2012.07.09)
今年秋天可望上市的iPhone新機,會不會更輕薄呢?令人期待。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的熱賣,使得觸控面板薄型化技術邁入下一世代,兩項新技術:「內嵌式」(In-cell)、以及「單片式」(TOL/OGS),從今年起被視為將大放異彩的觸控面板薄型化技術
In-cell將成為觸控領域最強震撼彈 (2011.04.14)
電容式觸控面板的快速竄紅,已蓋過電阻式觸控過去的輝煌歲月。現在,內嵌式觸控技術(In-cell)可能成為另一顆閃亮的新星。專家指出,In-cell技術最艱困的研發階段已經過去,隨著商用化量產並進入實用階段,將成為觸控領域一顆最具威力的震撼彈

  十大熱門新聞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