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立錡科技與宜普電源轉換合作推出小型化140W快充解決方案 (2023.01.18) 宜普電源轉換公司(EPC)和立錡科技(Richtek)?手推出新型快充參考設計,使用RT6190降壓-升壓控制器和氮化鎵場效應電晶體EPC2204,可實現超過98%的效率。
宜普電源轉換公司和立錡科技宣佈推出4開關雙向降壓-升壓控制器參考設計,可將12 V~24 V的輸入電壓轉換?5 V~20 V的穩壓輸出電壓,並提供高達5 A的連續電流和6.5 A的最大電流 |
 |
重視汽車應用市場 ST持續加速碳化矽擴產 (2023.01.18) 汽車是ST非常重視的市場之一,2022年車用和離散元件產品部(ADG)佔了ST總營收的30%以上。車用和離散元件產品部擁有意法半導體大部分的車用產品,非常全面性的產品組合能夠支援汽車的所有應用 |
 |
Fluence:實現深度去碳化 儲能系統有效提升再生能源供電效能 (2023.01.16) 第27屆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27)首次選定11月11日為去碳化日(Decarbonization Day),重點檢視工業深度去碳化倡議(Industrial Deep Decarbonization Initiative, IDDI)的具體進度。面對全球工業與科技的蓬勃發展 |
 |
實現深度去碳化 儲能系統為再生能源供電增效 (2023.01.16) 透過儲能系統有效加速電力系統轉型,儲存多餘的可再生能源電力,並在可再生能源電力輸出不足時,釋放出儲存的能源,為電網注入全新的高靈活性,為企業減緩可再生能源的先天性營運風險 |
 |
前進垂直應用市場 微控制器低功耗方向確立 (2023.01.11) 微控制器的市場腳步,往往牽動著敏感的科技產業發展脈絡。隨著需求提升,客戶開始考慮採用高階製程的微控制器產品。而對於低功耗、高效能、高安全性的微控制器需求也持續攀升 |
 |
模擬設計推動汽車電氣化趨勢 (2023.01.10) 在影響汽車電氣化的所有因素中,成本是最大的因素。如何在降低生產車輛的成本並加快開發週期的同時,保持競爭中的領先地位,並讓產品更加可靠呢?透過模擬軟體能夠突破設計極限以應對這些挑戰 |
 |
開創自動駕駛長途運輸新時代 (2023.01.10) Kodiak機器人公司為長途環境開發可整合到運輸公司車隊的自動駕駛技術,而針對自動駕駛卡車運輸環境中的電源系統設計,利用Vicor的電源模組設計高密度、高效能的電源系統,充分滿足自駕車系統的應用需求 |
 |
淨零轉型浪潮來襲 能源管理數位化新挑戰 (2022.12.26) 國際淨零轉型浪潮來襲,如何善用能源管理數位化的助力,以及能源物聯網的布局應用,已成為企業優化競爭力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
 |
雷射銲接溯源擴大應用 (2022.12.25) 造就其中核心的光纖/半導體雷射源及模組架構不斷推陳出新。但台廠技術能量與成本競爭力仍有落差,如今則可望迎接國際節能減碳的潮流而帶來轉機。 |
 |
ROHM第4代SiC MOSFET成功導入日立安斯泰莫電動車逆變器 (2022.12.20) ROHM第4代SiC MOSFET和閘極驅動器IC已被日本知名汽車零件製造商日立安斯泰莫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日立安斯泰莫)使用於電動車(以下簡稱EV)逆變器。
在全球實現減碳社會的過程中,汽車的電動化進程持續加速,在此背景下,開發更高效、更小型、更輕量的電動動力總成系統已經成為必經之路 |
 |
TI與群光電能合作 將GaN導入節能筆電電源供應器 (2022.12.14) 德州儀器(TI)宣布與群光電能(群電)於其最新款 65W 筆電電源供應器「Le Petit」中導入 TI 高整合式氮化鎵(GaN、Gallium nitride)解決方案。搭載 TI 的整合式閘極驅動器 LMG2610 半橋 GaN FET,群電與 TI 成功縮小電源供應器體積達 1/2 ,並提升電源轉換效率至高達 94% |
 |
GE Gas Power移動式燃氣渦輪機 可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2022.12.13) 不論是因應與自然災害相關的緊急需求、緩解旺季的預期飆升的臨時電力需求,或基於電力供應安全考量的電力限制,在邁向低碳發電的過程中,「在緊要關頭 」提供能源的能力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
 |
基頻IP平台滿足大規模MIMO應用需求 (2022.11.27) 現今5G大型基地台預期要支援大規模MIMO,需要更高層級的平行處理來管理更多通道。PentaG-RAN基頻IP平台可進行全面性規模調整,包括從專用網路中的小型基地台部署,到支援大規模MIMO和虛擬RAN實作的全方位大型基地台 |
 |
促進可編程增益儀錶放大器工作的設計步驟 (2022.11.24) 本文介紹一種促進可編程增益儀錶放大器(PGIA)工作的工具和方法,並且逐一介紹各個設計步驟,快速掌握使用新發佈的儀錶放大器創建精密PGIA所需的外部元組件值。 |
 |
使用CCS連接器 簡化安全EV快速充電 (2022.11.24) 連接器是充電的關鍵零組件之一。本文敘述電動汽車(EV)的充電級別和模式,並說明關於組合充電系統(CCS)規範的連接器要求,以及其延伸的功能,例如更寬廣的工作溫度範圍和更高的侵入防護等級 |
 |
未來機器手臂:輕薄短小、智能高效 (2022.11.22) 受疫情影響,自動化、高彈性的製造業需求快速成長,歐美日等國已啟動新一代工業革命,結合物聯網、機器人推動智慧製造,未來台灣機器人產業布局將朝多機化、智慧化與系統化等方向發展 |
 |
以碳化矽技術牽引逆變器 延展電動車行駛里程 (2022.11.14) 半導體技術革命催生了新的寬能隙元件,例如碳化矽(SiC)MOSFET功率開關,使得消費者對電動車行駛里程的期望,與OEM在成本架構下實現縮小里程之間的差距。 |
 |
海可納與台灣盼路合作 興建世界首座陣列式波浪能發電裝置 (2022.11.04) 在迎合全球節能減碳的浪潮下,行政院於2050淨零碳排白皮書中,規劃再生能源佔比將達到60~70%,再生能源除太陽光電、離岸風電之外,亦涵蓋地熱、海洋能等明日之星的綠能發電技術 |
 |
TI以創新技術提升散熱管理 實現更高功率密度 (2022.11.03) 從個人消費電子、資料中心的伺服器電源到航太衛星設備,無所不在的電子設備正在消耗前所未有的電力,隨著功耗增加,在更小的體積實現更高的功率密度是產業共同的目標 |
 |
eFuse內建保護IC應用在可攜式裝置的優勢 (2022.11.03) 在低壓、小電流的可攜式終端產品市場,電子保險絲晶片應用保護裝置免受損壞,使系統安全、可靠的工作,提高系統魯棒性等方面,Littelfuse持續進行著產品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