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人物 王春山:无庸置疑的,在IC产业中,台湾的市场会愈来愈好,整个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也将愈来愈大,全球化的品牌优势和本土化的产业要素,成为一大关键。》 |
|
现阶段台湾的客户会移往大陆,基本前提也是想利用当地便宜的劳工与土地,创造出具附加价值的产品,使其更具竞争优势;产业的方向应以台湾为基地,借此发展大陆市场。
本社总编辑黄俊义(以下简称黄):台湾Cypress成立的使命和发展重心为何?
柏士半导体(Cypress)台湾区总经理王春山(以下简称王):台湾分公司的使命就在于本土化,以本土语言与台湾厂商沟通。 Cypress认为台湾的市场相当具有潜力并且想要从中深耕,本土化成为相当重要的一环,本土化有三大执行要点:产品品质必须够好、交货有弹性、容易评估产品价格,使其具有市场竞争力;这也是成为供应商的必要条件。
让Cypress有全球性市场的优势,又兼具本土化的条件,是台湾分公司的发展重心。从我来到Cypress迄今,为了要能容纳更多资源,台湾分公司已搬了两次。 Cypress在全球去年的营收约8亿美金,台湾每年约有9000万美金的营收;这些不但验证了我们过去对台湾市场的预期,同时也让我们从业积和规模提升中成长。
黄:在全球化发展的策略下,Cypress对于欧美、亚洲各地本土化的做法为何?
王:半导体产业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我们在台湾的分公司几乎看不到老外,全都是台湾本地人经营;另一方面我们每年与总公司沟通两次,主要讨论用什么样的架构与策略把生意做得更好、如何提供本地制造厂商更多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创造本地需求。如此一来总公司和分公司的想法、看法才能较为相近。
链状分工提升竞争力
黄:在大陆市场开放、美国以研发为重的情形下,台湾如何扮演起二者的中介角色?
王:台湾的半导体生意每年不断地成长,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半导体拥有群聚效益,产业垂直分工相当优良,让Design House等产业在台湾容易成立并且获得竞争力,它们只要寻找R & D人才,就能发展出所需要的产品。相较于日本从头做到尾的发展模式,台湾不需要仰赖庞大的资本就能打入市场,其中的关键在于台湾的Design House可以透过晶圆厂、封装测试厂,采取委外代工的模式运作,有较高的发展优势,并从中成长茁壮。
也因为产业链状发展的格局相当完整,应用市场有很大的挥洒空间,TFT-LCD和WLAN都很有潜力,以TFT-LCD为例,目前台湾在全球约有60%以上的市场,未来它的占有率可能会愈来愈高,极有可能像PC主机板的发展模式一样,约有70%甚至80%的市场。
产业外移与发展隐忧
黄:各界对产业外移的看法不一,您认为如何?
王:产业外移并不是指离开之后就不回来,除了传统性产业希望以低价在当地找到自己的第二春,那么一去不回的可能性很高。但事实上目前半导体IC设计业者大多希望用大陆、马来西亚等地便宜的劳工,生产出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不过财务、设计及研发重心仍然停留在台湾。外移只是力量的延伸,是正面的现象。
黄:您认为现今产业第一个要改进的地方为何?
王:经济发展有时也会受到政治影响,很多困境根本不是源于经济因素,瓶颈往往在于政治立场。其实亚太地区设立晶圆厂最有效率的地方还是在台湾,但是在比较竞争力之后,晶圆双雄仍然选择前往中国大陆设厂,主要原因在于台湾的地价、税赋都较高,而且市场腹地狭小,发展有限。现阶段我们还有沟通上的难处,像三通等意识形态的问题上,都是企业无法延伸触角的症结,而这些不是单纯的经济和科技观点就可以解决。台湾必须走进国际市场,目前我们和美国的关系已经很好,现阶段应该加强深耕大陆,因为这个地方有庞大的潜在商机,不过这些因素是我们无法用经济力量来改变,我们只能尽可能影响,其它的只能等待时机。
很多人认为一旦赴大陆设厂,容易因为地理因素无法全盘掌控,但若是真的要从环境因素分析,台积电在美国设厂,联电在日本、新加坡等地布局,其用意就是在于分散风险。现阶段政府政策不够开放,其实政府对电子产业不应该介入太多的政治力,因为这样会造成过度保护。况且在商言商,商人不会拿自己口袋里的钱开玩笑。
亚太布局
黄:以外商的角度看来,在「绿色矽导」计画的推动下,台湾是否有机会成为运筹中心?王:绿色矽导有可能吸引外商在台湾设立亚太运筹中心,大中国圈未来十年内成长的幅度将会很大,我们对大陆的开发也是乐观其成,双方一起有好的发展,纷争即可降低;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大陆愈是蓬勃发展,我们也能有更高的利基。现今投资概念已不是单纯的零与一,并非大陆市场兴盛台湾就会没落,未来发展可能是双方共荣,甚至台湾获利可能因大陆而增加。
就晶圆厂而言,目前Cypress约有20%的产量经由外包,大中国区的业务仍然有极高的不确定性,现在多半还是选择台湾做为发展基地,譬如封装测试由日月光等厂商进行,菲律宾厂亦有所支援,未来我们不排除在大陆找生产基地,或以投资的方式,在当地设立生产中心。
我觉得大中国区和其他各地区的发展应是相辅相成的,不具冲突性。现阶段台湾的客户会移往大陆,基本前提也是想利用当地便宜的劳工与土地,创造出具附加价值的产品,使其更具竞争优势;产业的方向应以台湾为基地,借此发展大陆的市场。
黄:Cypress目前核心发展规划的项目为何?
王:我们有70%以上的产品来自于通讯方面的产业,Cypress认为未来通讯方面的产品会相当好,尤其是光纤通讯、传输媒体等,网路建置会成为很重要的一环,我们也计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于其中;此外无线通讯领域如手机等前景相当看好,亦有可能成为发展重点。
过去几年中手机的制造大厂如Motorola、易利信等公司业绩并不理想,在亏损的情形下,他们的策略主要有二个面向:一是停产;另外就是找出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我想台湾会是一个能够提供低成本、高附加价值的解决方案的地方。
传统观念认为,要降低成本必须先降低制造所需费用,但是制造费用只是成本的一部份;现今降低成本的重点应在设计层面上。举例来说,欧美一个工程师的薪水可以雇用台湾三个工程师,这也鼓励大厂将技术释放出来给台湾厂商。以明碁电脑来说,有很多设计资源来自Motorola,NEC、西门子等厂商也考虑交由台湾制设计代工。
黄:外界曾经担心UPS在菲律宾设立转运中心,台湾的重要性会受到影响,但其实台湾还是有它的不可取代性,不过在大陆市场勃兴的情形下,亚太各区的发展重要性是否因此而有所转变?
王:过去香港的属性算是前进大陆的转运点,现在当地可能只有两种产业,一是房地产,一是金融业。除此之外香港可能没有什么太大发展空间,产业的重心还是在台湾,香港的地位极有可能被大陆或台湾取代。现在很多事是台湾和大陆直接沟通,所以未来香港的份量可能减轻。
至于新加坡的发展,我则认为它受到大陆的影响会愈来愈大,因为以前在槟城、马来西亚的台商有可能会移厂到对岸苏州或东莞,因此新加坡在这波产业外移中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以美国公司来看,很多在东南亚地区的厂房也渐渐移往大陆,相对新加坡的地理优势渐失,未来当地市场可能只是持平发展,没有太大的成长空间。
亚太地区的成长应该集中于大中国圈,即我们所说的"Great China",在这种情形下,对台湾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过去五十年历史的轨迹看来,台湾所处的地理和产业优势没有像现在这么好过。
全球化与本土化利基
黄:您认为欧美市场与台湾地区的变化为何? Cypress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发展利基又是如何?
王:过去Cypress在台湾以USB产品较广为人知,但其实我们还有很多产品在国际间有很好的评价,以往Cypress并不注重台湾的记忆体市场,过去我们的生意多半锁定于北美及欧洲,行销重点针对诺基亚、西门子等大厂进行服务;2001年之后欧洲市场供过于求,我们渐渐将记忆体市场焦点拓展至亚太地区,重新带起本土化的需求。
另外,2000年欧洲市场转淡,SRAM价格急遽下滑,原本持有低价优势的台湾SRAM厂商几乎亏损连连,主因在于其无法达到足量的经济规模,其中的关键在于本土Design House厂商很难有办法离开台湾,如此一来便无法将其产品卖出去。以开拓欧美市场为例,台湾Design House厂商要攻入相当困难,市场受到局限。
Cypress是一个全球性规模的公司,用全球的品牌,打入本地市场,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台湾本土厂商在手机、WLAN等方面成长速度也很快,而这些都需要用到SRAM,间接促成我们在这方面产品的业绩。如前所述,我们用全球化的品质、本地的价值、弹性配送三大优势,都是本地IC Design House所无法做到的。
黄:今年的市场状况如何?
王:目前看来,整体欧美市场还没有完全复苏,今年第一季表现出来的结果不太好,第二季攀升的可能性也不高,我预期美国市场至少要到今年的第四季景气才有可能反转。大部份的美国零组件供应商都有这样的认知:美国市场若要回稳,可能要等到明年。
但是亚太地区可能在今年就可以表现得不错,Cypress在台湾今年第一季的订单已创下历年来的新高,因为过去台湾着眼于PC市场,订单需求主要都锁定于PC及其相关产品的生意,现在台湾除了PC订单持平之外,一些非PC的产品也渐渐崛起,成长幅度相当大而且快。即使第二季PC市场可能较弱,我们预期台湾市场仍具潜力,主因就是非PC产品在台湾出货的比例将会愈来愈高,甚至高于欧美,成为我们第二季看好的市场。我们对实验室的投资也扩增两倍,从提高人力和设备中,为台湾市场做准备。
黄:Cypress如何让本土员工有全球化的观点?
王:我们会雇用有经验的员工,委以重任,让这些人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至于新进、没有经验的人员,我们则会透过不断的训练,给予成长的空间。这也是跨国公司的优势 ,可以给予员工不同观点与学习的机会,我们提供工程师每年至美国总部2~3次的训练,以培养全球性的观点。对某些工程师而言,他们或许会觉得在本土厂商较能得心应手,但如果想要有全球化的观点,在外商公司所能得到的学习机会就比较高。 (整理:陈莹欣 /摄影:黄昱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