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次世代工业通讯协定串连OT+IT
加速AIoT云地端资讯交换

【作者: 陳念舜】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621】

面对当前工业制造数位转型阶段,陆续融入了资通讯(ICT)科技和人工智慧(AI)的应用和发展,以即时并充份利用大数据加值。促使各家设备制造、FA自动化系统整合商纷纷寻求新一代工业通讯标准,包含TSN、umati也应运而生,并透过合纵连横加速落地。


为了在「数位转型」方面导入数位、智慧化技术,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和数位化来实现工具机的高效生产、更精准的加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应用大数据、人工智慧(AI)、umati等技术,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品质进行数据分析,或透过云端计算技术实现生产数据管理与应用,优化生产制程,期能迎接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挑战与机会。


继2011年工业4.0问世以来,工业物联网(IIoT)正逐渐改变工业制造的日常运营模式,包含藉此感测搜集资料、实现设备之间M2M的高速通讯,再经由云端或边缘运算处理、AI模拟解析,实现各种不同的加值应用。


进而利用预测分析来检测零组件运行状态及寿命,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削减整体成本;或是将营运和服务大数据资料,反??到产品设计周期等各种面向;实现变种变量生产,符合用户需求多样化的世界制造业潮流,打造可自主生产的智慧工厂。


然而,由於工业乙太网协定的低延迟、互通性有限,加上众多专属(Proprietary)标准充斥在IIoT环境,使得工业4.0发展受阻。却也促成TSN、umatti等新一代通讯协定,在2018~2019年间正式被导入工业领域,并吸引欧美日大国的设备制造业(Maker)、FA自动化系统整合商(SI)纷纷寻求夥伴合纵连横并加速落地,以率先推出硬体、模组和解决方案。



图一 : 由於工业乙太网协定的低延迟、互通性有限,促成TSN、umatti等新一代通讯协定陆续被导入工业领域,并吸引设备制造、FA自动化系统整合商纷纷寻求加速落地。(source:umati.org)
图一 : 由於工业乙太网协定的低延迟、互通性有限,促成TSN、umatti等新一代通讯协定陆续被导入工业领域,并吸引设备制造、FA自动化系统整合商纷纷寻求加速落地。(source:umati.org)

TSN合纵连横加速落地 与EtherCAT竞逐IIoT主流标准

其中TSN(Time-Sensitive Networking)技术源自於IEEE在2004年成立了小组,开发了一系列Ethernet车用音讯/影像桥接(Audio Video Bridging;AVB)标准,是在乙太网上追加了时间同步、A/V设备控制、频宽预约等功能的通讯规范,减轻电池以外排线重量、又避免封包碰撞疑虑,而影响行车安全性。


等到2018年逐渐成熟後,再由IEEE将之推广到制造业/车载等方面,扩展了Ethernet AVB标准,於2012年改名为TSN,现在正在进行各项扩展规范的审议;在与IEEE及IEC国际标准制定的同时,各网路推广组织也在推进TSN在开放网路中的应用,包含TIACC制定单一通用型的一致性测试计划。


TSN的优点在於使用乙太网可以保证即时通讯,於通过时间同步精度1μsec以下进行高精度同步通讯,有效利用通讯频宽;可共用时间,藉时间戳记保持连接设备的时间一致,可混在IP通讯等多种协定,将现场设备数据陆续发送到SCADA、MES和ERP系统以及云端系统。


虽然TSN与EtherCAT皆属於乙太网的通讯标准,但因为EtherCAT使用专属拓扑架构,还须透过闸道器(Gateway)切换网路协定。反观TSN则可以使用现有的乙太网路架构与布线,串联各式工业物联网装置并快速完成IT+OT整合。


目前已可看到如西门子PROFINET、三菱CC-LINK IE(Control & Communication Link Industrial Ethernet)等基於乙太网路架构支援,并积极推出相关产品上市,与在传统工业总线配线渗透率较高的EtherCAT分庭抗礼,第一波产品将以交换产品与终端控制类型为主。


CC -linkIE TSN结合三菱电机 率先推出FA全系列产品

日本也通过数位化及IoT技术,以熟悉现场知识为基础、随机应变的问题解决能力,持续性改善活动为优势,实现特有的「万物互联(Connected Industries)」模式,创建出一个利用技术和智慧、以人为本,具有新型附加价值的产业社会。


其中实现智慧工厂的关键,要求能融合IT系统和FA生产现场不同工业网路,并具备高速、大容量、高精度通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经由设备、装置应用的效率化,还有数量种类丰富的连接产品阵容,得以简单连结各种设备,进行简单的工程与保养。


2000年首先将源於日本的现场网路「CC-Link」开放化,2008年将业界首个1Gbps的基於乙太网的「CC-Link IE」开放化;2018年将率先采用基於标准乙太网规范的TSN(Time-Sensitive Networking)技术的「CC-Link IE TSN」开放化,包括对厂商的相容产品开发支援;会员产品的CC-Link一致性测试实施等。截至2023年底CC-Link IE TSN相关认证设备产品数205件、安全设备产品数35件,并推荐如交换机HUB等网路配线部品的认证产品数159件。


如今CC-LinkIE TSN则已率先将TSN技术导入工业开放网路,通过以时间分割实现即时性,使多种不同的网路通讯协定,可以在同一链路同时存在,将FA生产现场和IT系统无缝结合;与其他协议可按时间带区分,在同一条线上混合存在,促成既有I/O控制、运动控制、安全通讯,可与TCP/IP普通乙太网通讯整合。


另有别於现行CC-Link IE Field采用令牌环轮询方式,包括运动控制的各个设备均依次进行通讯处理;各设备可双向同时通讯,以缩短通讯周期与大幅缩短节拍时间。再利用CC-LinkIE TSN分割具即时性的??圈通讯,或混合使用普通的IP通讯等非即时通讯并确保定时性,保证控制及通讯的即时性,或通过高效的网路通讯协定,实现高速?高精度的控制。


还可在控制通讯内组合高/低速周期通讯最优化控制,维持要求高速性的运动控制性能,提高装置性能。通过高精度的时间戳记同步记录资料,可准确分析发生故障时刻,以正确的时间序列追溯解析事件历史,容易特定出错原因。


CC-Link协会事务局长陈重光表示,CC-LinkIE TSN在日本三菱电机FA自动化控制部门奥援下,2019年起率先推出支援涵括PLC、HMI、伺服驱动/变频器等一系列产品;未来也希??协助会员厂商协力开发、测试新品,让台制机电设备有机会替代进囗,甚至回销日本。


进而扩大制造业丰富的应用场景,开始削减上线、使用、保养的工时,并使用普通软体工具进行诊断,通过多样的诊断方法、诊断范围的扩大、正确的诊断资讯,在网路故障发生时可迅速进行原因分析和系统重定。丰富的对应产品组合,即再通过多样的开发方式,可使用按照要求规格的对应产品进行灵活的构成组合。



图二 : CC-LinkIE TSN在2019年起率先推出支援涵括PLC、HMI、伺服驱动/变频器等一系列产品。
图二 : CC-LinkIE TSN在2019年起率先推出支援涵括PLC、HMI、伺服驱动/变频器等一系列产品。

OPCUA打造工具机专属通讯标准umati

此外,有别於TSN主要进行现场总线的调度控制,OPC UA(开放式平台通讯统一架构)标准则是负责应用层的控管,加强M2M之间的交流,後者可说是目前工业网路最具突破性的变革,进而针对不同产业需求提出专用通讯标准格式。


其中由德国工具机制造公会(VDW)与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共同推动的umati「通用机械技术介面(Universal Machine Technology Interface)」,代表机械设备专用OPC UA的通用规格,主要在OPC UA机器间通讯协定的基础上,建立全球通用标准,让不同产业的各种设备,在同一平台上相互连线,呈现跨场域之间的智动化生态系。


今年主办台湾国际工具机展(TMTS 2024)的工具机暨零组件工业同业公会(TMBA)也特别邀请德国VDW、VDMA来台,首次合作设立「umati 专区」,总计26家工具机与零组件厂商、法人与学校共同叁与。



图三 : 工具机暨零组件工业同业公会今年TMTS特别邀请德国VDW、VDMA来台,首次合作设立「umati 专区」。(source:moea.gov.tw)
图三 : 工具机暨零组件工业同业公会今年TMTS特别邀请德国VDW、VDMA来台,首次合作设立「umati 专区」。(source:moea.gov.tw)

精密机械研发中心(PMC)专案经理邱禹修表示,适逢今年TMTS 2024期间VDW与TMBA合作推行umati,协助将台湾工具机厂商将现场及各厂区设备资讯上传数位看板,加入全球各地pin点展示。


未来若边缘端(Edge)设备内建通讯功能,只要支持OPC UA、umati通讯标准格式,即可协助SI、Maker快速整合,制订开发规范;甚至是针对End user的老旧设备,亦可加入SMB连网升级、开发加值软体;与厂内软硬体介接,实现plug-in(随??即用)串接包含MES、ERP、AI SaaS应用服务,打造产业共通标准。


PMC??理沈俞静进一步指出,PMC自2019年开始结合设备端Maker、零组件、SI系统整合商,积极叁与推广umati活动,加深与国际连结、线上交流会员资讯,进而建立SaaS服务标准机制。目前PMC也率先将umati导入SkyMars并支援umati规范,可串连外部SI或与ERP、PaaS服务厂商整合;基於OPC UA的标准架构,进行设备连网和後续派工、监测产品履历等後续应用,这次TMTS还发表与量测卡尺结合即时量测监控范例。


结语


图四 : 工研院表示,umati/OPCUA、ERUOMAP77等,支援开发多种类型智能化软体App;跨产业亦有共通周边通讯需求,如自动化、仓储设备等。
图四 : 工研院表示,umati/OPCUA、ERUOMAP77等,支援开发多种类型智能化软体App;跨产业亦有共通周边通讯需求,如自动化、仓储设备等。

值得一提的是,依工研院智慧机械中心经理王培宁分析,如今工具机产业遇到的问题是各家控制器厂商都有自家通讯协定、软体取得资料,导致数据格式不一、SaaS无法互通,控制和感测硬体资源冲突,有赖机联网平台解决。


但不同物联网平台也需要智慧机械云加以整合,打造共通地端引擎,应用程式管理平台,促成地端标准Runtime和各家SMB及云端SaaS服务的资料,都能遵循各产业标准资讯模型互联。例如umati/OPCUA、ERUOMAP77等,支援开发多种类型智能化软体App;跨产业亦有共通周边通讯需求,如自动化、仓储设备等,


事实上,自从工业4.0问世以来,工具机产业受惠於法人、公协会既利用智慧机械政策补助,推行IIoT万机联网上云有成,已累积搜集大量数据;并分别透过云/地端与PaaS、SaaS应用服务商加以分析、管理资讯。


进而於2021年开始推行产业共通标准,开发客制化微服务小程式(App)以来,已陆续实现虚实融合(CPS)、数位分身(Digital twin)等关键技术落地,投入组装销售前研发设计、售後维运教育训练及维修等服务;进而提供终端加工业者,导入AI来优化生产制程、创新商务模式,共同实现永续智慧制造。


据TMBA统计迄今已办理产业规范会议叁加厂商逾400家次,叁与人数超过700人次,预计2024年底产出产业规范约100件;加上大力推广umati通信协定,让工具机和周边设备连接至客户特定的IT生态系统,更兼具简单性、安全性及顺畅性。


相关文章
工业通讯贯通智慧工厂
机械业串起在地半导体供应链体系
工业通讯扮演系统整合桥梁 打造最适化智慧制造环境
制造业掀起智慧浪潮 运动控制同步进化
智慧制造强调整合 运动控制通讯走向开放性架构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东元双主题进军食品展 力推智慧食品加工厂、HVAC&R全温域解决方案
» 谷林运算打造5G MR云端战情室 助食品加工厂智慧转型
» 宏正再度名列公司治理评监中小市值组前5%区
» 2024博世科技日成就生活之美 用软体科技带动各领域创新
» 台达与德仪携手成立实验室 布局先进电动车电源系统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R17MS7USTACUKF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