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知識無價,平台有價 疫後知識付費商機興起
 

【作者: 洪春暉、陳彥合】   2022年04月25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2041】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改變全球人民生活模式、工作型態,同時以往從未出現或未受大家所重視的關鍵字,如今已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包含: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線上會議(Online meeting)、居家隔離(Quarantine)、線上課程(Online Classes)與各式「遠距」活動等,而這些關鍵字的共通點,不外乎皆是圍繞著「零接觸」而衍生出來的各種疫後新型態模式。


在這些疫後新型態模式,其中線上課程發展已不再侷限以補強升學教育、語文或在職進修等內容為主,取而興起是各種知識、技能的教導傳遞,例如各式手作、烹飪與心靈成長等課程。


台灣線上課程平台輩出 內容取得模式各有不同

早期線上課程多為實體課程的附屬衍生商品,主要為無法至實體課程上課學員作為補課之用,慢慢轉成為無法配合實體課程上課時間的學員,而改以「函授」方式替代學習,但其課程內容多為原實體課程直接進行錄影取得,而且礙於當時科技技術限制,多以「實體產品」方式進行銷售(例如DVD等)。


隨著影音串流技術進步、網路通訊頻寬增加等技術成熟與行動終端裝置多樣化等因素,使線上課程相關服務陸續推出市場,其中以語文等在職進修課程居多。但欲投入線上課程業者,除了設備投入與課程內容製作,更需要投入更多行銷資源來爭取市場曝光與引起消費者的學習興趣,此一限制對規模較小的新進業者而言,無疑形成進入市場的障礙。



圖一 : 隨著影音串流技術進步、網路通訊頻寬增加等技術成熟與行動終端裝置多樣化等因素,使線上課程相關服務陸續推出市場。(source:Sonic Sight)
圖一 : 隨著影音串流技術進步、網路通訊頻寬增加等技術成熟與行動終端裝置多樣化等因素,使線上課程相關服務陸續推出市場。(source:Sonic Sight)

為了能讓更多內容提供業者得以進入線上課程市場,市場上開始出現「平台」營運業者,讓內容提供者可專注於課程內容的製作,無須擔心建置與維護「銷售通路」等問題。


課程平台發展至今近10年,台灣已出現不少線上課程平台業者,包含由平台邀約講師錄製課程或透過評選機制,由講師自製上架課程,例如Hahow、YOTTA等;或是由平台業者自製後上架的課程,例如大大學院、一號課堂等。其中,平台邀約的講師大多是在該領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多半具有固定客群支持。倘若為不具知名度之講師想在平台上架課程,亦有平台搭配「群眾募資」等機制來決定是否讓該課程上架銷售,藉此來保證市場一定收益。當然也會因為選擇不同平台與講師知名度等因素,其分潤比例皆有不同。一般而言,平台依不同運作模式與條件抽成從10%~50%皆有。


若是進一步以課程內容觀察,現階段市場上以「投資理財」、「語言學習」與「電腦程式設計」三大類,為消費者有興趣且願意付費的主要課程類型。


疫情促使實體課程轉向線上 消費者線上學習意願提升

因疫情「零接觸」趨勢成形,使原實體課程開班受限,或在原領域發展被迫中斷停止,因此,轉而投入成為線上課程講師行列。


觀察課程內容提供者在課程設計定位上,可歸類為以下4種主要型態:


1.知識傳遞

原知識屬無償供大眾取得,但透過講師整理歸納,有利學員可快速學習吸收,且預期可運用在未來中長期工作環境上,例如語文學習、電腦程式設計與產業分析等。


2.經驗加值

透過該專業領域知名人士擔任講師,以傳統知識為基礎,搭配自身經歷加持,吸引消費者購買課程。


3.專業傳授

此類多聚焦特定領域且學習成果較為明確(例如學會某種特定技能),但因目標客群明確,所以多屬小眾市場,較難大量普及。唯部分相關技能多可於網路免費取得,因此如何讓消費者可以更清楚、容易學習且獲得成就感,進而願意付費購買,為這一類課程發展關鍵。此類專業技能內容,包括烘焙、烹飪、花藝、手作與健身等。


4.粉絲支持

原在非線上課程領域已累積一定程度的支持者,將原有經營領域轉往線上課程發展,例如YouTuber、演藝人員、音樂家等。


綜合以上,在市場上的課程設計提供者多屬前述非單一類別,可能同時具備多種搭配之特質。


就消費者而言,因疫情期間外出活動時間大幅減少,居家時間大幅提升,增加許多原本不常從事活動的頻率,例如烹飪下廚;或原於運動中心或坊間健身房有運動習慣的消費者,也因場館關閉而無法維持運動。


因此,這一類線上課程需求激增(例如烹飪講師與健身教練等),也讓以往未曾接觸過的消費者開始體驗線上課程,同時也可讓平台業者瞭解各類不同屬性課程的學員有何需求,以作為下次課程內容設計與開課型態之參考。


總結


圖二 : 疫情驅動實體課程轉向線上課程更加多元,讓消費者願意加入與更多課程講師願意投入內容製作,形成良好正面循環。(source:Leverage Edu)
圖二 : 疫情驅動實體課程轉向線上課程更加多元,讓消費者願意加入與更多課程講師願意投入內容製作,形成良好正面循環。(source:Leverage Edu)

疫情驅動線上課程大輪,讓消費者願意加入與更多課程講師願意投入內容製作,形成良好正面循環,當然消費者投入也為兩面刃,可能更因瞭解線上課程的缺失或不符合所需而選擇離開,也有可能因感受到線上課程帶來便利而增加黏著度。


根據資策會MIC調查,「上課時間彈性」為消費者接受線上課程最主要的動機,而「費用」、「課程內容不符期待」與「需求改變」為市場三大學習阻礙。因此,業者在課程設計與規劃上,亦可從這些面向著手,包括改變原有三「定」的授課收費模式,即是「定時」、「定點」與「定價」,改以彈性「模組化」方式進行課程挑選,進而達成商業模式之創新。


長期而言,由於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屬性不同,在使用彈性與互動程度上各具優勢,未來應可進一步在虛實整合的營運型態上創新轉型,藉新的數位學習生態體系,打開學習的潛在市場。


(本文作者洪春暉為資策會MIC代所長、陳彥合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研究總監)


**刊頭圖(source:Zoom Blog)


相關文章
VSAT提高衛星通訊靈活性 驅動全球化連接與數位轉型
一次到位的照顧科技整合平台
技術認驗證服務多建置 協助臺產業建立數位創新生態
生成式AI刺激應用創新 帶動軟硬體新商機
Norbord數位轉型提升生產力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Rohde & Schwarz 行動通訊測試高峰會聚焦無線通訊最新發展 – 現已提供線上回放
» 智慧住宅AI科技上線 開創智能服務新體驗
» 報告:企業面臨生成式AI詐騙挑戰 需採用多層次防禦策略
» 精誠「Carbon EnVision雲端碳管理系統」獲台灣精品獎銀質獎 善盡企業永續責任 賺有意義的錢
» IDC:2025年台灣ICT產業將面臨AI減碳5大趨勢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18.231.14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