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突破侷限!三款多核心微控器同時支援 Arduino與MicroPython
 

【作者: 編譯:江宗諭】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321】

藉由與MicroPython團隊持續的合作開發,我們(編按:這裡指 Arduino 團隊)在此很高興向大家宣佈一項強大的新功能。


這項功能是什麼呢?

由即將發佈的版本(v1.23)開始,MicroPython 將基於產業標準 OpenAMP 框架(註一),在多核心微控制器上,提供對非對稱多重處理(AMP)的支援。(更多相關訊息,請參閱MicroPython openamp模組文件 。)


這使Arduino使用者能在多核心模組上,同時運行Arduino sketch與MicroPython程式,並在兩者之間進行通訊。而支援的開發板,包括了Arduino GIGA R1 WiFi、Portenta H7 及Nicla Vision。


Arduino與MicroPython之間的通訊,是透過使用遠端程序呼叫(Remote Procedure Call, 簡稱RPC,註二)來實現。這使Arduino用戶能受益於使用MicroPython的簡單性,同時解鎖從 MicroPython 對 Arduino 的所有豐富函式庫的存取。


若您發現自己想在專案中使用MicroPython,但卻被這個僅適用於Arduino語言的函式庫所困擾……您的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


MicroPython AMP支援以下重要功能:


‧ 最小且用戶友好的 API


‧ 與 Arduino 的 RPC 函式庫相容


‧ 遠端處理器生命週期管理,例如載入韌體及啟動輔助核心。


‧ 支援同步及非同步遠端程序呼叫


‧ 從 MicroPython 存取 Arduino 的函式庫


關於MicroPython AMP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 Arduino 文件上,有關將 MicroPython 與 RPC 函式庫結合使用的雙核教程



圖一
圖一

小結:您說話,我們聆聽!

MicroPython AMP 的功能,已出現在 Arduino 社群的願望清單上一段時間,因此,我們為社群用戶帶來這一項新的功能而感到自豪!我們更極為期待,看看這項新功能將為 Arduino 社群帶出何種創意的應用程式。最後,請在下方發表評論,或於專案中心分享您的努力!


(感謝Arduino.cc官網開放授權,使我們得以翻譯這篇文章,特此致謝!若讀者想要進一步閱讀原文,請點擊:閱讀原文,謝謝。)


註釋

註一:OpenAMP(Open A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是一項開放原始碼的軟體框架,專為非對稱多處理(AMP)系統的開發而設計。而OpenAMP提供了以下功能,可簡化 AMP 系統的開發及管理:


‧ 跨平台支援: OpenAMP 可在各種硬體平台上運作,包括了ARM、x86及PowerPC 。


‧ 可擴充性:OpenAMP的目的,在於容易擴展以適應新的處理器及設備。


‧ 靈活性:OpenAMP 提供各種API和工具,可讓開發人員根據需要自定義其系統。


註二:在分散式計算中,遠端程序呼叫(Remote Procedure Call)是一項電腦通訊協定。透過這項通訊協定,使執行於一台電腦的程式得以呼叫另一個位址空間(通常為一個開放網路的一台電腦)的子程式。這使得程式設計師得以如同呼叫本地端程式一般,無需額外為這個互動作用撰寫程式碼(改寫自維基百科遠端程序呼叫的條目內容)。


(本文由VMAKER授權轉載;連結原文網址


相關文章
70美元為第五代樹莓派添加AI套件
視覺化 Raspberry Pi 數據:輕鬆用 Arduino Cloud 掌握物聯網裝置
一美元的TinyML感測器開發板
樹莓派推出AI攝影機、新款顯示器
Blues推一年免費衛星通訊的Starnote IIoT模組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英飛凌為客戶提供產品碳足跡資料 助力低碳化轉型
» DigiKey《數位城市》第四季影片系列以智慧AI為主題
» Molex探討全新連接器設計兼具加固化與微型化
» 貿澤連續第六年獲Molex頒發年度亞太區電子型錄代理商大獎
» 意法半導體協助松下自行車將AI導入電動自行車提升安全性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5.5.9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