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图书馆大部份采用「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DDC)」来做图书分类,在中文部份也是依照此一法则另订适用的「中文图书分类法(台湾大学赖永祥教授修订)」。图书馆采用DDC分类,对于馆藏图书的利用确实很有帮助,因为这些类别都是学科发展的轨迹,在学术的延革上很容易辨别,当学者一进入图书馆直接到相关专区就可以找到各种参考书籍。

DDC采用三码数字来做类别代号,因此共有1000种类别,一般而言这样的类别已经够用,但很多学科还会继续发展,有时候某些突破性的学科会另立新的名相,接着会自成一个类别概念,所以1000种类别仍会面临窘境。不过,在传统图书馆中分成大区小区共1000 个已经难以想象,因此扩增新类别的机会并不大,只有重新增删分类,以符合现行的需要。

至于数字图书馆就没有这个问题,但类别太多了,不仅看不出其中的规则意义,也会让人有不着边际的困扰。如果电子书风行之后,图书出版的门坎将更低,各种主流非主流的图书类别会有更多元的发展,因此,发展另一种图书分类系统便有它推行的空间了。为了让分类具有更多功能作用,新的分类法就不必再采用学科发展延革的系统,可以另订一套规则,才能产生新的意义与功能,同时也能与DDC分类共存,并各自发挥其优点。

如果从读书求学的立场来看,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所以我们可以把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知识学问都当作一种教育的内涵或功用。有些图书是本性本体的探讨,有些图书是实际技术的应用,然而体用本身又互为因果,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希望能够提升生命质量、解决生活问题。因此,所有图书都具有教育的功能作用,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只是也有许多滥竽充数或虚伪邪僻的图书内容,但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样的,不管好的书或坏的书也都可以作为榜样借镜,三种书也应该必有我师吧。

至于教育的内函或功用有那些呢?其实,不外乎「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六类。诗类是情感的陶冶熏习,书类是行为的方法实践,而易类则是理智的培养训练;而乐是诗的表现推行,春秋是书的定位标准,礼是易的发挥应用。简单而言,诗、书、易此类图书能够作为心识的本体教育,而礼、乐、春秋能够作为心识的应用教育,不过体中还有用、用中还有体,实际可推衍的类别又更多了。

在《礼记》经解篇中曾引孔子对于六经教育功能的说明:「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可见六经本身也是一种类别象征,只要合乎温柔敦厚之教的图书,就是一种诗教,扩大而言,凡是陶冶情感的都是同一类作用,其他五类当然也可以如此类推。

以上可将六经的教育宗旨列表对照如(表一),读者可自行推衍体会。不过,现代图书的内容相当复杂,有主要次要之分,也有合纵连横之别,所以应该以此为基础,提供更多层次的类别组合,才能够符合实际的需要。至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与实务应用,将会在本专栏陆续研究并提出说明。

《表一 六经教育宗旨对照说明》

心识三大类

六经对治()

六经对治()

目标三达德

配大学

情感

诗─温柔敦厚

乐─广博易良

亲民

理智

易─絜静精微

礼─恭俭庄敬

明明德

意志

书─疏通知远

春秋─属辞比事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