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中發生貿易摩擦以來,雙方在打打停停之間,除了在貿易逆差、智財權、產業補貼等議題持續談判之外,美國對於中國大陸以國家資本之力,發展中國製造2025,進而威脅美國在國際經濟與產業上的領導地位,一直有高度的疑慮。藉由此次貿易衝突,美國欲進一步抑制中國大陸在先進製造與供應鏈上的發展,應為其不言可喻的主要目標。

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已可發現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衝突的本質,在於全球化的趨勢下,跨國產業分工造成了美國與中國大陸間的貿易逆差,打造了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地位。只要全球供應鏈運作的模式不變,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的貿易衝突就難以有效解決。深入探究美國長期的政策目標,應在於推動業者到美國投資、設廠,就近供應美國市場。

與川普政府不同,歐巴馬政府採用鼓勵的政策工具,如推出「先進製造夥伴計畫」(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鼓勵美國企業及其供應鏈至美國投資設廠。川普政府則以較強硬的手段,透過懲罰性關稅與其他貿易障礙,使各國業者必須調整生產據點之佈局。

因此,在美中貿易戰的前、中期,為因應美國對中國大陸出口產品的高關稅,各主要企業已經出現將生產據點分散至其他國家的需求,比較積極的企業如鴻海等,已提前規劃至美國投資設廠。當然不只有美國有如此的策略企圖,中國大陸也早開始規劃積極建立本土供應鏈。而日本、韓國、德國、東南亞國家,包括台灣,也都有積極的政策目標要在本土強化製造體系,各國也都提出類似於再工業化的政策目標。此即所謂去中心化的製造業生產模式,資策會MIC在2018年亦已發表去中心化的相關論述。

美中政治關係的緊張,也將成為電子業分散生產據點的推力。在去中心化、貼近市場在地化生產的趨勢下,台灣業者恐將面臨更多元的據點佈局需求。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在美國、歐洲、東南亞、南亞等地,都可能會因客戶要求,進行一定程度的生產據點佈局,或是需尋求策略合作生產的對象。如此一來,全球供應鏈管理的複雜程度將大幅提升,跨國業者也將因此面臨更高的管理成本與經營風險,產業界的經營壓力也因此提高。

未來業者需調整傳統規模經濟的製造思維,積極思考進行數位轉型,以因應此一國際形勢。除了已推行多年之智慧製造外,導入數位化科技,輔助供應鏈管理、庫存與物流管理、行銷管理等價值活動,可望有助於減低多地分散生產據點所帶來的營運壓力,也減低規模經濟不足所造成的成本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