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 全球資通訊產業歷經上半年零組件缺料風暴,在九月底又面臨中國大陸限電危機。第四季原為傳統資通訊產品出貨旺季,但是零組件長短料、物流壅塞及中國大陸限電措施等,皆促使全球資通訊產品供給增添變數。
中國大陸實施「能耗雙控」政策,控管能耗強度(單位GDP的能源消耗量)與能耗總量(在一定時間內能源消耗總量)二項指標。中國大陸發改委在2021年8月發布「2021 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指出,江蘇、廣東等省分未達標準,被列入紅色一級預警名單。因應季末考核,地方政府因而採取限電、限產措施,連帶影響當地廠商正常生產作業。
@中標: 中國大陸境內電力供應不足
中國大陸以火力發電為主,今年中國大陸的煤炭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現象,原因在於今年疫情擾亂東南亞供應鏈,訂單轉至中國大陸導致用電需求增加;但是在供給面,境內中小型煤礦場因安全考量,陸續被關閉,加上澳洲煤進口禁令與國際煤炭價格飛漲,現有電價無法反應煤價漲幅,火力發電廠面臨煤炭低庫存量及持續供電將擴大虧損的窘境。
電力為維持企業運作與民眾生活的重要資源。限電對產能過剩的產業,可調節庫存,但對於產能短缺產業,將促使供不應求現象更為嚴重。中國大陸政府為達成「能耗雙控」政策目標,以及確保冬季穩定民生供電,因而採取強制限電措施。
@中標:限電非單一事件
突如其來的限電措施擾亂製造業工廠運作,位於紅色預警區的台廠配合當地政府限電,進行節能降載,包括停用部分空調與廠區用電量、彈性調度產線與排班、採用自有發電設備或停工以作為因應,短期不致影響企業營運。然而,中國大陸限電措施恐怕非屬單一事件,在政府宣示2060年全面碳中和目標下,未來將更嚴格實施節能減碳相關措施。
中國大陸「十四五規劃」不再強調經濟快速成長,而更重視創新轉型。透過產業政策要求當地製造業升級轉型,並投入新興綠色產業之研發,如綠能發電、電動車、儲能等領域。台灣電子大廠為因應政策及客戶需求,已持續降低碳排,例如:鴻海與和碩在中國大陸廠區,均已投入再生能源採用與綠色生產,包含採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工廠能源管理系統等。
(本文為洪春暉、許桂芬共同執筆,許桂芬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研究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