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人数多达1150万 亚洲区居冠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0年09月30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14120】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年度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就业呈现长期增长趋势,且为确保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背景下持续扩大就业,强而有力的政策举措必不可少。

IRENA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并持续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第七版《可再生能源与就业年度回顾》(Renewable Energy and Jobs-Annual Review)显示,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就业人数达到1150万,其中太阳能光伏行业就业人数最多,约380万,占总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一。

IRENA总干事Francesco La Camera表示:「无论是在相对发达还是发展中的能源市场,采用可再生能源都能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收入。尽管今天我们只看到少数几个国家处於领先地位,但每个国家都可以利用其可再生能源潜力,采取措施利用当地资源和能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工人培训。」

最新报告显示,去年亚洲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就业占全球总数的63%,树立其全球市场领先者的地位。生物燃料产业就业岗位达到250万,仅次於太阳能光伏。 其中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由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供应链所提供,特别是在巴西、哥伦比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国。 水电和风电分别提供了近 200 万和120万个工作岗位,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另外两大雇主产业。

可再生能源就业相比较化石能源行业显示出更具包容性,以及更好的性别平衡。 报告强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女性从业人员占比为32%,而在化石能源行业该比例仅为21%。

尽管目前尚缺乏精确的估计,绝对数字也相对较小,但离网可再生能源应用,尤其是离网太阳能技术所创造的就业机会不断增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也可以推动在农村地区的生产性应用。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医疗保健、通信和地方贸易中可以看到这种就业倍增效应。

以教育和培训措施为主导的综合政策, 包括劳动力市场乾预,以及支持利用当地资源的产业政策,对於维持可再生能源就业的壮大至关重要。

2020年版《年度回顾》(Annual Review)强调了一些在支持工人教育和培训方面极具前景的举措。 其中包括职业培训、课程建设、教师培训、信息和通信技术的使用、促进创新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关系,以及针对譬如女性等代表性不足群体的招聘。

决策者必须优先考虑对已经失去或可能失去生计的化石能源行业工人的再就业技能培训。 其中许多工人可以在重新培训後利用其娴熟的技能和专长为清洁能源行业做出贡献。

全球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的增长振奋人心,采取全面和综合政策来推动能源转型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此关键时刻,这种推动的重要性尤为明显。即便当前全球仍在对抗新冠冠状病毒的蔓延,能源转型的必要性仍时刻提醒市场持续发展,如果无法解决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问题,将面临不可逆的後果。

不可否认,目前能源转型需要制定不同的方针,也将收获诸多效益。IRENA最近发布的《後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日程》(Post-COVID Recovery Agenda)表明,推出一项更为进取的刺激方案,有可能在未来三年内比基准情景多创造出550万个就业机会。此类刺激方案也有助於实现IRENA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展??》(Global Renewable Outlook)中预计的2050年全球将创造4200万个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的目标。

關鍵字: 再生可能エネルギー  太陽能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相关新闻
友达力推光电建筑一体化 与生态圈共创净零建筑
新??PrimeVOLT叁与友达能源产品发表 合作推进台湾太阳能产业发展
GE发布第二季财报 可再生能源加持带动成长
太阳能结合电池储能 加速绿能普及脚步
科思创聚氨窬树脂获颁TUV莱茵认证 促太阳能产业落实净零碳排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韧体开发套件 : MCC Melody简介
» 最隹化大量低复杂度PCB测试的生产效率策略
» 公共显示技术迈向新变革
» 大众与分众显示技术与应用
» 掌握多轴机器人技术:逐步指南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146MNQYSTACUK6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