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应对资料中心能耗挑战 超流体冷却技术受市场关注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5年03月12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884】

随着全球数位化进程加速,资料中心的能耗问题日益严峻。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的预估,2026年全球资料中心的用电量将突破1,000兆瓦时(TWh),相当於日本一整年的用电量。这一惊人的数字不仅凸显了资料中心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也揭示了散热技术在未来资料中心运营中的关键地位。为应对这一挑战,超流体散热冷却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资料中心的运算能力需求不断攀升,伴随而来的是散热设计功耗(TDP)的大幅增加。现今,单一晶片封装的TDP已突破1,000W,传统的风冷和液冷技术逐渐难以满足高效散热的需求。此外,资料中心在追求高效能的同时,还必须兼顾环保永续的议题。传统散热技术不仅能耗高,且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使得市场对更高效、更环保的散热解决方案需求迫切。

超流体散热冷却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崛起。该技术通过使用新型介电液,不仅提升了散热效率,还避免了传统冷却液可能导致的漏液风险,进一步保障了伺服器的安全性。此外,超流体技术在节约耗电量方面也表现出色,符合全球对绿色资料中心的期待。

近年来,超流体散热冷却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显着进展。工研院率先开发出全球领先的双相浸没式冷却系统,并与业界合作进行验证,成功实现了从晶片到系统的完整布局。该技术以均温板(vapor chamber)为基础,通过内部结构的创新设计,提升了垂直方向的热传导效率,并强化了冷凝水回补能力。目前,该系统已能提供超过1,500W的散热能力,为高效能运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英特尔也在2023年底推出了其超流体冷却技术,进一步强化了冷板散热能力。该技术不仅能够使用不导电的新型介电液,还有效提升了流速和热传导效率。英特尔的技术不仅适用於传统的冷板散热,还可扩展至单相浸没式冷却,突破了传统散热技术的极限。目前,该技术已能应对超过1,500W的晶片散热需求,并通过液态金属与电磁泵的结合,解决了热导管在千瓦级晶片应用中的痛点。

關鍵字: 超流体冷却技术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感测元件的技术与应用
» 感测,无所不在
» 微控制器的AI进化:从边缘运算到智能化的实现
» 半导体产业未来的八大关键趋势
» 驱动智慧交通的关键引擎 解析C-V2X发展挑战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3OA19Y10STACUKI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