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新科技加速发展 环境代价日益浮现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5年06月22日 星期日

浏览人次:【1020】

世界经济论坛日前撰文指出,随着机器人、5G和电动车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但世界智慧财产权组织(WIPO)《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却指出,绿色创新明显落後,导致环境状况持续恶化。国际能源总署(IEA)的数据也显示,2023年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增至374亿吨,显示科技进步正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尽管各界呼吁不断,但气候优先的科技创新仍难以全面推广。

科技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催化剂,带来了巨大便利,但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影响。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迭代导致大量电子废弃物,资源回收效益不彰。数位化进程中,人工智慧(AI)、物联网(IoT)和云端运算的快速扩张,也显着增加了数位碳足迹。例如,训练大型AI模型可能产生与多辆汽油车生命周期相当的碳排放,而能源消耗巨大的AI最隹化资料中心预计在2030年前将大幅增长。

因此,科技创新不应再忽视环境问题,必须转向生态为中心的系统级创新,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永续科技未来,需要政府治理、金融支持和文化认同三方协同作用。

文中更指出,全球正政府应该透过法规、奖励和资金,在永续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如欧盟绿色新政设定了2030年前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减少55%的目标。虽然环境和社会治理(ESG)标准提升了企业问责制,但AI等新兴科技的环境和伦理影响仍有待明确规范。政策需更具前瞻性与包容性,确保科技创新成果的公平性。

另一方面,社会信任和文化认同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至关重要。文化塑造了对公平性的认知,影响了社区对科技变革的接受度。科技创新者应尊重在地知识,将其融入现代框架。普及气候素养教育,将气候行动视为机会而非义务,才能让社会普遍叁与,使永续转型不可逆。

再者,企业则将气候优先科技创新付诸实践。许多企业已将永续性融入核心营运,例如联合利华致力於包装永续性,微软设立气候创新基金。Tech Mahindra利用AI优化程式码以降低碳排放,新创公司也积极透过自动化和永续性解决实际问题。

最终,科技进步不再仅追求速度,更需有目的的创新。忽略环境影响的创新将加剧气候危机。气候优先的科技创新必须从单点突破走向整合与再生,重新构想创新系统,以科技的力量造福人类与地球。

相关新闻
即时控制×模组化布线,泓格科技推出ECAT-2028C精准输出打造高速、弹性的生产线
台积电Q2营收大涨39% AI晶片需求强劲推升成长
日本表後储能市场持续升温 迈入实质应用与产业竞争新阶段
Nvidia成为史上首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上市公司
昕力资讯推出Thinknova金融专属LLM 启动企业主权AI新时代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雷射钻磨改质助半导体革命
» 透过标准化创造价值
» 5G RedCap为物联网注入新动能
» 四开关μModule稳压器弹性化应用
» 良率低落元凶?四大表面形貌量测手法 如何选?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7C79DIIASTACUKJ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