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美国家实验室发现延长燃料电池寿命方法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07年01月29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6704】

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宣布发现了一种能让在燃料电池(fuel cell)中作为催化剂的白金不会分解或性能下降的方法。美国能源部(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认为,这一突破将帮助全美推行的先进能源计划(Advanced Energy Initiative)重返轨道,并在2020年之前实现全电力驱动汽车的目标。

据报导指出,美国能源部已经获得了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新发现的专利权,并希望能将之授权给全球所有燃料电池制造商。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从18月前开始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时走时停的驾驶方式,会大幅缩短下一代燃料电池动力车的使用寿命,在5天的加速测速中缩短了45%。以这样的情况,混合动力将永远无法像先进能源计划所倡导的那样,在全电力驱动汽车上实现。

时走时停形成的不断放电充电的周期,会产生范围很大的电压摆动,分解燃料电池碳电极中那一层薄薄的白金。美国能源部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Radoslav Adzic表示:「如果电极中的白金分解,会大幅降低燃料电池的性能。」

Adzic的研究小组将数个10~15个金(gold)原子串注入钯(palladium)奈米粒子的表面,形成燃料电池电极上一层薄薄的涂层,因而解决了这一问题。金原子可以减少时走时停驾驶产生的电压摆动,因而防止白金分解。Adzic指出,外覆钯的碳(carbon)可以形成成本更低的电极,因为它的白金只有一层。

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在试验中仿真了3万次时走时停驾驶,以及因此在燃料电池电极上产生的氧化和氢化周期,用完了一颗燃料电池。在该实验室的国家同步辐射光源(National Synchrotron Light Source)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扫描透射显微镜中的X光探测器来观察电气化学进程,并确证金原子的使用确实能减少白金的氧化。

Adzic指出说:「简而言之,我们的发现就是:如果将每个只含10~15个金原子的更小的原子,覆盖在3~5奈米的白金奈米粒子上,电压摆动就会更小,只有0.75~1.1V,而一般的电压摆动为1.2V。这样的改进足以确保白金不被分解。」

金比钯贵一倍,但比白金便宜一半。因此这种新的电极合成物并没有增加燃料电池的成本,但也可能不会降低其成本。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仍在继续研究使这一方法奏效的确切原因,但他们已经能估计出,最理想的粒子结构是10%的金加90%的白金。

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这一研究小组的成员包括化学研究专家Junliang Zhang和Kotaro Sasaki,以及来自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功能材料中心的Eli Sutter。他们下一步将在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氢和燃料电池研究所(National Laboratory's Institute for Hydrogen and Fuel Cell Research)测试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

Adzic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合成出几公克这种受金原子保护的白金催化剂,拿到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测试,让那里的研究人员验证一下这种方案是否能在燃料电池的实际生产中可行。尽管我们的研究成果很有前景,但目前为止我们都仅仅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测试。」

關鍵字: 电池 
相关新闻
市场需求上升 全球半导体晶圆厂产能持续攀升
全球蜂巢式物联网模组市场渐趋复苏迹象
亚东工业气体碳捕捉设备落成 助力半导体先进制程
意法半导体於义大利打造世界首座一站式碳化矽产业园区
工研院携手产学研前进欧盟 叁与国际6G网路通讯大会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STM32MP25系列MPU加速边缘AI应用发展 开启嵌入式智慧新时代
» STM32 MCU产品线再添新成员 STM32H7R/S与STM32U0各擅胜场
» STM32WBA系列推动物联网发展 多协定无线连接成效率关键
» 开启边缘智能新时代 ST引领AI开发潮流
» ST以MCU创新应用技术潮流 打造多元解决方案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OC5A8Y6STACUK6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