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ARM所提供的Cortex-M系列處理器核心,在全球MCU(微控制器)市場快速攻城掠地,不但讓眾多一線MCU大廠紛紛採用,同時也形成了相當完整的生態系統,從最低成本的M0+到最為高階的M7,其核心皆一應俱全,所以32位元MCU市場的快速發展,某程度上,必須歸功於ARM陣營的推波助瀾。相較之下,傳統的8位元MCU市場這幾年來,並沒有太多的聲音。
|
Microchip MCU8產品部副總裁Steve Drehobl |
不過,非ARM陣營的MCU業者,恐怕就有話要說了,Microchip MCU8產品部副總裁Steve Drehobl分析,早在1972年,英特爾推出了8位元MCU,8051架構正式面世後到現在,32位元MCU並沒有真正取代8位元,根據Gartner的研究數據分析,在2014年8位元架構在全球MCU市場份額仍然有6,267百萬元,甚至還略高於32位元的6,085百萬美元,所以8位元MCU市場仍然活得好好的。但是8位元市場並不能停留在殺價或是低價的惡性競爭中,如何提升其產品價值,是目前Microchip的主要訴求。
Steve Drehobl觀察,MCU市場的發展路線約略可以分成兩個方向,一種是不斷提升核心時脈與軟體效能,讓MCU處理更多工作,另一種則是在MCU週邊投入更多資源,Microchip則是屬於後者。他進一步談到,若能讓週邊變得智慧化,那麼對於MCU核心的負擔就能大為減輕,某程度上,MCU核心僅需扮演監督工作即可。
Steve Drehobl坦言,綜觀MCU市場的發展脈胳,Microchip雖然是OTP(One Time Programming)與Flash(快閃記憶體)架構MCU的發起者,但這種作法顯然不適合8位元市場的未來發展,因為核心時脈與軟體性能的不斷提升,其實會增加除錯的負擔與隱性成本,但反過來說,MCU週邊若能預先把許多工作處理掉,前面所提到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所以進一步的說,類比與混合訊能力,對於MCU也格外重要,你說MCU像類比元件,這樣的形容也不算過份。
對MCU業者來說,特別強調週邊性能的策略,事實上並不多見,那麼在MCU核心上,Microchip是否也有特別處理過?Steve Drehobl直言,MCU核心並沒有因為週邊的智慧化,而有所調整,理由在於絕大多數的客戶已經非常習慣於沿用過去的設計方式,在既有的設計方向與思維不變的情況下,重要的核心時脈自然也不會有所調整與變化。
而Microchip在開發工具上,與MPLAB合作,推出新一代的開發平台:MCC(MPLAB Code Configurator)3.0,在過往的版本中,該版本的特色是可用圖形化介面完成系統設計,再轉換成程式碼,新一代的版本則是針對不同功能需求,提供如乙太網路、觸控、TCP/IP與USB等函式庫,以加速工程師的開發速度。
Steve Drehobl同意,其他的競爭對手的開發工具的確也與MCC 3.0擁有相同的功能,如圖形化設計介面與多種函式庫等,但在工具使用的難易度上,MCC相對容易操作,此外,在轉換成程式碼之後,對於MCU核心的負擔其實是最小的,這便是其他的開發工具所不能及的地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teve Drehobl笑著說,所謂的性能高低,只是一種假象,若要完成同樣的工作,5DMIPS與1DMIPS相較,哪種MCU的性能較強?答案似乎也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