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經濟部助攻鏈結矽谷生態圈 新創募資訂單上看4億台幣 (2025.01.15)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於今年美國CES消費性電子展後,除了率領涵蓋半導體、太空科技、醫療科技、量子運算與永續循環等領域,共11家台灣前瞻科技新創團隊及企業參展外,也積極鏈結矽谷新創生態圈,安排10家新創團隊至Stanford、Berkeley Skydeck二校拓展商務,可望創造4億台幣商機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為生醫新創提升商用價值 國家新創獎Demo Day助攻募資逾50億 (2024.12.27) 為了增強生技醫療產業創新技術的加值化,第21屆國家新創獎近日舉行授獎典禮,本屆共評選出196組獲獎團隊,報名參賽團隊為近3年來最高。本屆獲獎的台灣團隊中,倍智醫電的「倍利肺部影像輔助判讀軟體」有效提升醫師20%檢出率,已取得TFDA智慧醫材許可證,並已獲海外訂單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2025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展科研實力 台灣20篇論文入選再創新高 (2024.11.26) 一年一度的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SSCC)將於2025年2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被譽為晶片設計領域的奧林匹克大會,每年都展現出產學界創新的科研實力,台灣此次入選2025 ISSCC共計20篇論文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Nordic Semiconductor下一代無線SoC為物聯網應用提高性能和靈活性 (2024.11.21) Nordic Semiconductor發表nRF54L系列無線SoC產品,包括nRF54L15及全新的nRF54L10和nRF54L05。這一產品系列提供增強的效率、卓越的處理能力和多樣化設計選項,以滿足日益廣泛的低功耗藍牙和物聯網應用及客戶需求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跨過半導體極限高牆 奈米片推動摩爾定律發展 (2024.08.21) 奈米片技術在推動摩爾定律的進一步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儘管面臨圖案化與蝕刻、熱處理、材料選擇和短通道效應等挑戰,
然而,透過先進的技術和創新,這些挑戰正在逐步被克服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M31與高塔半導體合作 開發65奈米SRAM和ROM記憶體 (2024.08.04) M31 Technology宣布與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合作,成功開發65奈米製程的S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和ROM(唯讀記憶體)IP產品,並將設計模組交付客戶端完成驗證,搭配此平台的低功耗元件Analog FET(類比場效電晶體)所設計的電路架構,能夠滿足SoC晶片嚴格的低功耗要求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當工業4.0碰到AI (2024.07.26) 未來一年中,製造商的前三大重點投資包含GenAI、協作型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與自動引導車(AGV)。從數據看未來,AI智慧生產很快將成為全球製造業日常。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台灣AI關鍵元件的發展現況與佈局 (2024.06.13) 就人工智慧(AI)裝置的硬體來看,關鍵的零組件共有四大塊,分別是邏輯運算、記憶體、PCB板、以及散熱元件。他們扮演著建構穩定運算處理的要角,更是使用者體驗能否優化的重要輔助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整合三大核心技術 聯發科專注車用、AI、ASIC等領域 (2024.05.27) 聯發科技過去27年來,整合運算、多媒體、通訊連網三大核心技術矽智財,提供系統晶片(SoC),利用台積電等先進製程,也透過先進封裝,達到性能、功耗、面積的最佳化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後量子資安產業聯盟成立 提升台灣量子安全競爭力 (2024.05.19) 數位產業署為強化數位國土的安全、加速量子遷移,推動研發能抵禦未來量子電腦攻擊的後量子密碼技術,偕同聯盟召集人李維斌執行長及副召集人逄愛君主任催生「後量子資安產業聯盟(PQC Cybersecurity Industry Alliance;PQC-CIA) 」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出口管制風險下的石墨替代技術新視野 (2024.05.13) 電動車主要動力來源是電池,而石墨(Graphite)是電動車動力來源電池的關鍵原材料,自20世紀80年代成功開發後,石墨一直是鋰離子電池(簡稱鋰電池)的負極材料的主流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ROHM與芯馳聯合開發車載SoC參考設計 助力智慧座艙普及 (2024.04.02) 近年來汽車智慧座艙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普及,帶動對汽車電子和零件的要求越來越高。由於PMIC和SerDes IC為汽車電子系統中的核心元件,其性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效率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機械產業白皮書勾勒10年藍圖 (2024.03.22) 面對近年國內外政經情勢快速演變,機械公會在今年初與工研院合作發表新版《台灣機械產業白皮書》,並勾勒出了2035年機械產業的發展情境及目標為:產值倍增突破3兆、附加價值率達到35%以上、與人均產值新台幣600萬元的10年藍圖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8度榮獲全球百大創新獎 創下亞太紀錄之最 (2024.03.08) 科睿唯安(Clarivate)近日公布2024「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今年全球僅有3家研究機構入選,工研院更是以專利能量在技術獨特性、影響力、全球化、成功足跡與數量等5大指標上表現傑出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智慧局力推iPKM平台 提升中小企業研發創新能量 (2024.03.06) 為協助台灣中小企業技術研發及創新發展,智慧財產局今(6)日發表已建置「產業專利知識平台系統(iPKM)」成果,利用一站式平台整合產業所需智權知識,在2018~2023年間陸續完成162家企業實地輔導,協助企業建立智權基礎觀念,加速其熟悉產業專利知識平台工具,深化企業專利布局與技術應用能力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現在與未來 藍牙通訊技術的八個趨勢 (2024.02.21) 藍牙裝置出貨量穩定上升,預計2027年將達76億件,年複合成長率達9%。藍牙技術聯盟也公布了LE Audio及Bluetooth LE技術的未來趨勢:更大傳輸頻寬、支援5GHz或6GHz頻段,以及位置資訊更精準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國科會力推「晶創台灣方案」 跨部會攜手驅動百業創新 (2024.01.11) 為了落實行政院在2023年11月6日核定「晶創台灣方案」,將規劃2024~2033年投入3,000億元經費,運用台灣半導體產業領先全球的優勢,結合生成式AI等關鍵技術發展創新應用,提早布局台灣未來科技產業,並推動各行各業加速創新突破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聯電獲台灣智慧財產管理制度AAA最高等級認證 (2024.01.02) 聯華電子今(2)日宣布獲得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頒發的「台灣智慧財產管理制度」(Taiw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TIPS)AAA最高等級認證。聯電成為今年唯一獲得TIPS AAA最高殊榮的企業,展現出聯電長期投入並積極落實智財管理制度的成果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陽明交大攜手Arm半導體教育聯盟培養未來創新關鍵技術與人才庫 (2023.12.20) 根據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白皮書,台灣電機電子與資通訊科技碩博士每年僅約一萬人, 縱使半數人才投入半導體產業,仍無法避免產業端產生人力缺口。陽明交大繼與美國普渡大學達成台美半導體人才躍升計畫(Taiwan-U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金屬中心與多家醫院簽署MOU 提高精準醫療手術品質 (2023.11.30) 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展!金屬中心在展會中展示「真實動態影像脊椎手術輔助系統」商品雛型機,並於今(30)日開幕與北醫附醫、台中榮總、高雄榮總及高醫附醫共同簽署臨床試驗暨服務合作策略聯盟合作備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