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QM與Scientek簽署經銷商協議 助力臺灣量子運算發展 (2025.09.19) 歐洲量子電腦新創公司 IQM Quantum Computers 與系統整合服務商 Scientek 宣布簽署策略經銷商協議,攜手推動量子運算在臺灣的發展與商業應用。在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TSRI)安裝 IQM Spark—首台全堆疊超導量子電腦之後簽署合作,此舉象徵臺灣量子科技邁入新階段 |
 |
法國新創Quobly揭示百萬量子位元藍圖 用矽製程拚成本優勢 (2025.09.11) 法國量子運算新創公司Quobly的工程技術長Nicolas Daval,於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期間特別來台,並舉行一場媒體說明會。闡述該公司如何運用現有半導體生態系,打造可擴展、百萬量子位元(Qubit)量子電腦的計畫 |
 |
先進封裝將扮半導體製程要角 量子電腦以兩架構與傳統電腦並行 (2025.09.09) 面對AI加入驅動量子運算,快速邁向產業化。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在最近舉行的MIC FORUM Fall《馭變:科技主權 全球新局》研討會上,今(9)日聚焦前瞻科技發展,特別針對量子運算結合AI趨勢、量子電腦發展概況,以及先進封裝技術動態分析 |
 |
Quobly結合半導體技術 力拚2027年量子晶片商業化 (2025.08.21) 法國量子運算新創Quobly正以其獨特的「半導體路徑」快速崛起。該公司成立於2022年,運用現有5G手機晶片的FD-SOI成熟製程來打造量子處理器,以大幅降低成本,加速規模化量產 |
 |
研究:量子威脅迫在眉睫 「加密敏捷性」重要性日增 (2025.08.18) 隨著量子運算逐步邁向實用化,傳統的加密技術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所謂「量子威脅」(Quantum Threat),指的是量子電腦透過極強大的計算能力,可能在極短時間內破解目前廣泛使用的加密演算法,例如 RSA 或 ECC |
 |
科技大廠技術突破加速量子電腦實用化腳步 但挑戰依舊嚴峻 (2025.08.14) 近來量子運算領域再度掀起熱潮。Google 與 IBM 先後公布最新技術進展,讓業界對量子電腦的實用化前景更為樂觀。兩家公司皆指出,在量子錯誤校正(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QEC)與封裝架構等關鍵技術上,已有突破性進展,足以縮短從實驗室原型到商用系統的時間表 |
 |
量子晶片製造迎曙光!美研究團隊成功微型化關鍵X光技術 (2025.08.07) 美國新創公司TAU Systems Inc.與美國能源部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Berkeley Lab)的研究人員共同宣布,已成功透過雷射電漿加速器(LPA)驅動自由電子雷射(FEL),產生了強度高且穩定的同調光脈衝 |
 |
PCIe 8.0規範正式啟動 頻寬翻倍1 TB為AI運算鋪路 (2025.08.05) PCI-SIG今日正式宣布,將著手開發次世代的 PCI Express (PCIe) 8.0 規範。此新標準的數據傳輸速率將在PCIe 7.0的基礎上再次翻倍,達到驚人的256.0 GT/s,並計劃於2028年向其成員發布 |
 |
Alchemist Chicago計畫啟動 瞄準量子、AI與清潔科技新創 (2025.07.24) 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與知名矽谷創業加速器 Alchemist Accelerator 正式宣布聯手啟動「Alchemist Chicago」計畫,專注於扶植量子運算、人工智慧(AI)、清潔能源與深科技領域的新創企業 |
 |
AI賦能科學 五大領域從實驗室走向真實世界 (2025.07.21) 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科學研究的樣貌。從模擬自然機制、開發新材料,到理解生態系統運作,AI 驅動的創新正在推動人類對世界的理解邁向新紀元。
微軟研究院負責人 Peter Lee 博士指出:「生成式 AI 理解人類語言的能力,也能用來解讀自然界的語言 |
 |
量子電腦與量子通訊的應用 (2025.07.10) 量子計算與量子通訊已成為引領下一次技術革命的關鍵領域。這些前瞻性技術不僅挑戰了傳統計算與通訊的極限,更為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複雜問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潛力 |
 |
量子位元的應用原理與發展 (2025.07.10) 1981年Richard Feynman提出經典電腦難以模擬量子系統的行為,因為量子態是指數級增長的。他認為要模擬自然界的量子現象,需要用量子規則來建造電腦,雖然他沒有提出 qubit,但這個想法是量子電腦理論的根基 |
 |
QPU啟動量子時代 運算核心引爆科技新賽局 (2025.07.09) 隨著人工智慧、製藥、金融模型、密碼學等高強度運算應用的快速崛起,傳統電腦已逐漸逼近效能極限。在此關鍵轉折點上,量子運算被視為突破瓶頸的關鍵技術,而其中扮演「心臟角色」的量子處理單元正成為各國與科技企業加速布局的核心關鍵 |
 |
澳洲團隊成功將量子機器學習應用於半導體製造過程 (2025.07.04) 近日,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領導的國際團隊發表創新成果,首次成功將量子機器學習(Quantum Machine Learning, QML)技術應用於半導體製造過程,重點聚焦在氮化鎵(GaN)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EMT)中「歐姆接觸電阻(Ohmic contact resistance)」的建模與優化,成為量子算法於製造實務領域中的里程碑案例 |
 |
聯合國宣告2025年為「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加速量子科技躍進 (2025.07.04) 2025 年是量子力學誕生 100 週年,也是量子科技進入重要里程碑的一年。聯合國大會宣告將 2025 年定為「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IYQ)」,由 UNESCO 主導並獲得超過 70 國共同背書,聯合國會員國、科研機構、學界與產業組織共襄盛舉,向全球推廣量子科學與技術的理念 |
 |
歐盟劍指2030量子科技霸主地位 聚焦技術突破與產業化 (2025.07.03) 歐盟執委會日前宣布一項新的量子投資計畫,以推動歐盟在2030年前躍升為全球量子科技的領導者。這項戰略的核心,在於解決目前成員國間法規與資金上的分散問題,並將重心擺在加速量子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
 |
歐盟發布《Quantum Europe Strategy》 目標2030年成全球量子科技領航者 (2025.07.03) 歐盟正式通過其首個整體量子科技戰略《Quantum Europe Strategy》,目標在2030年前使歐洲躍升為全球量子技術的領導者。此舉不僅回應歐盟數位自主需求,也力圖將科學成果轉化為具戰略價值的工業應用 |
 |
歐盟整合量子資源 設立「Scale-Up Europe Fund」引領技術自主 (2025.07.01) 歐盟正式宣布一項戰略性科技計畫,主要目的在整合量子運算資金與專業力量,並在未來七年預算內設立「Scale-Up Europe Fund」。此基金為公私合營形式,目標協助歐洲的 AI、量子與半導體初創企業迅速擴張,以提升產業競爭力與技術自主地位 |
 |
2025.07(第404期)量子運算蓄勢待發 (2025.06.30) 量子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我們的世界。
本期雜誌將帶您深入了解量子位元如何徹底顛覆傳統計算模式。
我們將揭示量子位元的應用原理與發展,探索這項顛覆性技術的奧秘 |
 |
大阪市立大學簡化量子糾纏計算 推動量子材料與高能物理解析 (2025.06.23) 大阪市立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團隊由西川裕規講師與吉岡智紀博士率領於 2025 年初在《Physical Review B》發表論文,創製出一套全新簡化量子糾纏熵(entanglement entropy)的計算公式,專注於“強關聯電子系統”中的局部糾纏現象,為理解量子材料與高能物理結構提供更高效的理論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