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net的起源
|
|
|
|
组成Internet的两大组件,一是作为传达内容的本体—超文本,另一个是传输的骨干—网络,网际骨干可追溯到1968年的美俄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国防部的DARPA计划发展出ARPANET,网页结构则是由超文件(Hypertext)演变而来。 |
|
|
|
|
Internet的复杂多变及广大,着实让人很难想象他是近十年之内快速长成的环境。回溯Internet的发展历程,才发现许多关键的事件,其发生的年代都不远。
组成Internet的两大组件,一是作为传达内容的本体—超文本,另一个是传输的骨干—网络,要了解Internet的起源,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来了解。
在网际骨干的部分,可追溯到1968年的美俄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国防部的DARPA计划发展出ARPANET,目的是为了连接全国各地分散的计算机系统,确保美俄两地间的网络一旦断线时,数据还能经由别的国家绕道,到达目的地。冷战结束后,ARPANET渐渐开放给民间使用,由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负责全球性的民间网络交流,也就演变成后来的Internet。
而TCP/IP通讯协议在1980年代被提出以后,受到广泛运用,也使得Internet扩充的很快,成为跨全球的超大型网络。
网页结构则是由超文件(Hypertext)演变而来,1960年代Doug Engelbart建立了一种名为NLS系统的标准,能执行超文件的浏览编辑与寄发信件等功能,他为了更易于操作NLS,而发明了鼠标。
1989年,Tim Berners-Lee所作"HyperText and CERN"被视为重要的文献基础。1990年Tim Berners-Lee运用含图形用户接口的编辑器来进行超文件的浏览及编辑,「所见即所得」这项观念即在当时被提出。全世界第一个网页出现在1990年13月,诞生于CERN(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当时的网页地址为http://nxoc01.cern.ch/hypertext/WWW/TheProject.html。
1993年2月,Marc Andreessen所创造的Mosaic浏览器alpha版在CERN启用。
同年9月份,美国NCSA(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提出适合各种平台适用的Mosaic,到了10月份,全球已有超过200个http server。
1994年至1995年间,国际化的WWW组织纷纷成立,当时举办的无论是区域性或是全球性的WWW联盟会议,皆为Internet的发展研拟出规范,形成国与国之间的交流,Internet因而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