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典故
 
 
第一顆電晶體(Transistor)的由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貝爾實驗室開始一項研究計畫,目標是研發出一種體積更小、功能更強大、更快速且可靠的裝置來取代真空管。1947年12月23日,由貝爾實驗室研發的電晶體取代了真空管,優點是體積更小、更可靠、且成本低廉,不僅孕育了今日遍及全球的電子半導體產業,同時也促成電訊電腦業、醫學、太空探測等領域產生戲劇性的改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貝爾實驗室開始一項研究計畫,目標是研發出一種體積更小、功能更強大、更快速且可靠的裝置來取代真空管。這項計畫催生了電晶體的發明—這也使得電子產業有了突破性的大變革。 貝爾實驗室的三名系統工程師Walter H. Brattain、 John Bardeen和 William Shockley合力經營transistor的研發,除了一同激盪創意,他們也嘗試驗證許多學說及假設,他們的研究被喻為對科學、科技擊整個社會有深遠的影響及貢獻。 在研發的過程中,他們確認了各學科之間互為參照的重要性,因此找來了化學家、冶金學家,還有理論與實務兼顧的物理學家一起加入這個工作團隊,經由她們共同的努力,終於製造出電子產業發展成功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高純度單顆水晶半導體。 1947年12月23日,由貝爾實驗室研發的電晶體取代了真空管,作為電話轉接器的繼電器,優點是體積更小、更可靠、且成本低廉。電晶體不僅引領了固態物理學的革命,孕育了今日遍及全球的電子半導體產業,同時也促成電訊電腦業、醫學、太空探測等領域產生戲劇性的改變,搖身一變成為又一個眾所矚目的焦點。 1947年,電晶體的製造還停留貝爾實驗室中的手工裝配。而Allentown Western Electric Company則在1951年促使電晶體的生產得以機械化,因為距離電晶體被發明才短短幾年時間,所以要將機械化生產流程配合上研發的腳步是帶有難度的,但最後還是完成了生命週期長、成本低廉、高純度且結晶體完美的電晶體。1951年10月1日,第一座大量生產電晶體的工廠誕生於美國賓州工業區。整個1950年代,賓州工業區的工程師及作業員們不斷地發明、設計及製造電晶體所需要的設備。6000個電晶體在1951年被成功製造出來,可說是為日後科技產業能不斷進步奠下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