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人 內容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1.05.18 04:19:10 PM    文章主題: Re: 禾瑞亞最新的觸控專利申請

    要再補上一家用差動法的台灣廠商,聯陽半導體。 

    之所以對差動法有興趣,是因為2009年9月時有觸控IC的設計業者請教我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雜訊的問題,由於從未接觸過電容式觸控,完全沒有概念,但是專業的工程師訓練讓我直覺得想到,沒錯我在觸控方法上第一個想到的方法,就是差動輸入法,很可惜請教我的廠商沒有採用,從此我也才正式開始自行研究觸控理論,也才發現觸控的領域還有這麼多未開發的地方,還由許多的領域沒人探尋。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1.05.18 02:48:15 PM    文章主題: Re: 禾瑞亞最新的觸控專利申請

      看到禾瑞亞其他的美國專利申請公告了,算算件數應該與台灣申請的件數一樣,確定禾瑞亞在此領域也佈下天羅地網,一但通過或部分通過,也會對使用差動法的廠商造成相當的威脅,在各有斬獲之下,彼此的合作競爭將考驗相關廠商的智慧。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1.05.16 10:52:50 AM    文章主題: Re: 禾瑞亞最新的觸控專利申請

      瑞鼎的專利申請,就個人關點來看,是著重於輸入端的安排配置,依差動的輸入取決於自電容測量時使用相鄰的感應電極作為輸入,測量互電容時,則用一條X軸配合一條Y軸的電極作為差動輸入,然後掃描每一交叉點的數值。
      這是屬於較上游的技術,一但專利通過會對於使用差動式的其他業者造成影響。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1.05.13 09:22:04 AM    文章主題: Re: 禾瑞亞最新的觸控專利申請

        其實禾瑞亞的專利申請重點在於二次差動,也就是專利說明書上的雙差動,相當於把取得的電容值做兩次的微分處理,如此作法有利於消除電路上的雜訊,但不利於觸控面板的瑕疵,因為瑕疵也被放大,有利於觸控發生的判斷,相鄰兩條的變化被放大利於判別有無觸控,但不利於觸控位置的計算。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1.05.10 10:12:07 AM    文章主題: Re: 禾瑞亞最新的觸控專利申請

      更正禾瑞亞以美國專利申請 61/250,051 (2009-10-09)優先權,在台灣分成18個專利申請案,不是19件,原始發明由硬體的一次差動增加到二次差動的方法,台灣的申請案件擴展到使用軟體的方式處理上述的單差動與雙差動,單點的判別方式,多點的判別方式,基本上包含了整個上,中游的觸控方法的專利申請。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1.05.09 08:47:14 AM    文章主題: 禾瑞亞最新的觸控專利申請

   2009年以前,電容式觸控以電阻分流(3M,新思),電容串接分壓(Apple),各種充放電(義隆,Cypress),電荷移轉(Atmel,Microchip),2009年時出現差動輸入法,主要目的在消除電路所產生的雜訊,可分為相鄰2條使用插動輸入,或一條X軸的輸入與一條Y軸得輸入做為差動的輸入,如此可以容易的分辨接觸與非接觸的差異,5月1日智慧財產局的發明公告,禾瑞亞以此技術為主軸申請了19個專利,證明在這領域的企圖心,而瑞鼎也以此種方法作為主要的觸控技術提出多項專利申請,加上其他約10家廠商提出的零星申請, 一場新的專利爭奪戰開始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