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人 內容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3.01 10:46:12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請問就您所提到的LCD帶入的雜訊以V Com的反轉訊號與背光模組的電源雜訊為主,若LCD改為bottom emission oled(現在比較夯的DISPLAY)來考慮的話,堆疊層(TOUCH →基板→TFT ) ,那應該變成TFT所帶入的雜訊應該更大嗎?per-pixel的寫入電位(2T1C電壓驅動)皆不同,所造成的電壓位準皆不同感謝答覆

我的答覆

因為沒有實際做過實驗,在此謹就個人的推論回答提問
      TFT LCD
用的原理像儲存電荷的電容產生電場來改變液晶的排列,形成光線的通過與否,靜電效應非常明顯,對以量測電容方法的觸控技術影響很大。

        OLED
是用電流通過發光二極體的介面產生光源,屬於移動的電荷,靜電效應較不明顯,對量測電容值的觸控技術影響較小,但會產生磁場效應,對使用電磁式的觸控技術可能要小心處理,有些韓國的手機或平板都會加上電磁式的觸控(用於觸控筆),應該會有影響。 基本上筆者認為在OLED上作觸控會比在TFT LCD上作 觸控要來的容易,不論是 OGS or In Cell都相同。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29 06:27:13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我的回答

    許多業者看過我的Demo(其中也不乏世界級的公司),每位看過的人都有共同的反應,驚訝與不解,違反所有的已知,心中不願意承認,卻也沒有一位能提出反證,由於目前看過Demo的都是大型公司的技術主管,從會後的反應看來多數都在觀望中,其實將心比心如果我是他們也會做相同的事(不會放下已投入許多資源所做的事再重新開始),私下問過一位業界的好朋友(非主管)為什麼如此重要的技術,卻沒有應有的待遇,他的回答也令我佩服,他說目前SuperC_Touch技術屬於無害中(非即時與主要的競爭對手),對大家而言構不成威脅,目前大家的重心都還放在OGS上作競爭,必須等到Apple In Cell技術量產時大家才會警張,到時SuperC_Touch 的重要性才會浮現,這位好朋友說的話真是 一語中的

        組織越大分工就越細,各部門的工作就越專注,大幅改變的機會就越低,除非有眼光獨到有魄力且資訊管道暢通的CEO,才有可能完成改變,現在的局事變化劇烈,也就是對各家CEO的最大考驗。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28 10:34:28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一位媒體業的好朋友提問

   李總經理提出ZGS的方案可以將觸控面板的成本降到零,應該會對整個產業產生重大影響,相信會有許多的業者會要尋求與你合作,請問目前進度為何,有沒有遭遇困難?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23 07:54:48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我的答覆
感謝提問
(一) SuperC_Touch的觸控技術不會無償提供技術,歡迎大家來洽詢合作。
(二) 能公開的資料都在我的微網誌中,其餘的部分為暫時無法公開。
(三) 目前SuperC_Touch的觸控技術並不適合在SID會議上公開。
(四) 實驗的部分都已經完成,感謝貴公司的好意。
(五) 每一家的技術都有其獨特的優點,SIS的方法由於本人資訊不足不方便評論。
(六) 香港 InferPoint (智點) 也有類似的提案可以去參考看看,不過他們在Sensing的部分可能較弱。
目前許多台灣的相關業者,在與我洽談合作模式,如果貴公司有興趣也歡迎派人到台灣洽談謝謝。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22 02:53:00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來自大陸面板業的好朋友提問

您好

想請問, 貴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大概怎樣?

如何賺錢?

總不會無償推廣你們的技術然後給想用的人無償使用吧?

請問已經有業界公司和你們合作開發產品了嗎?

請問有已公開的美國專利可以給我參考嗎?

或者論文?

顯示器產業有ㄧ個SID會議, 如果我們用你的方法試做一些實驗, 之後可以寫成論文丟到SID嗎? (這當然會掛上您還有您公司的名字)

目前我們公司也有in cell產品開發中, 但是選擇比較成熟的photo sensor touch, 另外有看到台灣SIS這家公司, 他們也是做in cell, 也是利用mutual原理然後利用LCD array上的 Gate line source line然後引出來偵測訊號變化,但是就是Vcom屏蔽掉訊號,所以必須把LCD反過來摸背後的玻璃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21 09:16:08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我的答覆如下
感謝您的提問,簡略的回答如下。
(一)SuperC_Touch 是全新觀念的全新技術,目前已申請多國專利中,到2011/8/1日止查詢美國與台灣的已公告觸控專利申請案,還未發現有類似技術的案件。
(二)SuperC_Touch 完全異於目前所知的所有觸控技術,基本上領先了相當的幅度,包括Apple 在內,請參考附件的解說。
(三)本人沒有特別值得介紹的背景,不在觸控產業任職,不在研究單位任職,不是學校老師,只是喜歡追根究底研究問題的人。
(四)最後一個問題完全如您所說,將會造成觸控產業革命性的改變。
        如上述說明會讓您覺得我很驕傲的話,真是非常的抱歉,我只是誠實的說出我的看法與研究心得,沒其他的意思,因為不在觸控的領域,所以在研究問題上比較沒有包袱,容易看見大家忽略沒注意之處,還請見諒,謝謝。
附件:http://superctouch.blogspot.com/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20 09:09:40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一位在北美的台商提問

如果可以的話, 請回答我一些問題.

1. Super C Touch 的技術是可以被專利 (patent) 保護的嗎? 目前有關於專利的計畫嗎?

2. Super C Touch 與現有市面上使用的touchscreen 技術有甚麼區別? 而Super C Touch 的優勢在哪?

3. 而這些優勢是否有足夠的 economic scale 驅使研發者繼續花錢投資, 及日後製造商花大錢改變現有的touchscreen 生產設備及製程?

4. 請問李先生您本身的學術背景為何?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17 09:36:29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SuperC_Touch 與 Zytronic 的差異可推論如下

(一) Zytronic是使用金屬線Layout 成圖案做為觸控Sensor,SuperC_Touch用的是單一條金屬線作觸控Sensor。

(二) 金屬線上的雜散電容大小對Zytronic影響大,對SuperC_Touch影響小。

(三) SuperC_Touch 可以穿透Vcom層,Zytronic 不能。

(四) SuperC_Touch的技術可以用於 In Cell,Zytronic 不適用。

(五) 金屬線用於外掛式觸控面板有視覺上的疑慮,用於In Cell因為有BM層遮蔽所以沒有視覺上的問題。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16 10:44:34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這位知名面板廠的好朋友似乎告訴我另一件事

 

表示  Apple Atmel Cypress Silicon lab , 義隆 等的觸控IC大廠沒有證明可以做到,只有 Zytronic SuperC_Touch 證明可以做到 10 um的金屬線作為觸控用的Sensor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15 11:09:33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一位知名面板業好朋友提問

 

     可以使用10 um的金屬線當Sensor的,除了SuperC_Touch可以做到外,還有一家Zytronic ZyTouch技術也可以做到,請問兩者之間有何不同。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15 08:08:09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我的回答

        就目前來看沒有商業價值,並不表示未來沒有,端看眼光的遠近,更好的技術只會創造未來更多的可能性,一但機會來臨時就會發光發熱,機會只會留給準備好的人,所以成功者準備未來,只忙於現在的人終就會被淘汰。

       舉例來說現在 In Cell 的觸控領域所看到的感應電極寬度,都是Micro Meter 級的,所以SuperC_Touch的技術在 In Cell 觸控的領域將會有很大的揮灑空間。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14 10:29:41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一位在創投的好朋友提出的問題 


        現在電容式觸控的感應電極不會用到 Micro 級的寬度,你現在的技術就算做到 10 um比現在常用的電極寬度小1000倍,對使用者而言是看不出來的,看不出差異的技術是沒有商業價值的。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13 09:41:36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我的答覆

  你說的沒錯在功能上是類似的,差別只在於我用的感應電極(Sensor),比現在你所看到的資料小上  1000~10000  倍,在如此小的Sensor下,感驗到的靈敏度與正確性又高於現今所看的到的技術,這是我與大家之間的差別,希望有解答到你的問題。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12 09:08:17 AM    文章主題: Re: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轉述一位好朋友(一位很高竿的化工博士)的提問
 
您的發明 (最新的電容式觸控位置檢測技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OaGrGX0sxs 與近接信管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F%91%E6%8E%A5%E4%BF%A1%E7%AE%A1),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ximity_fuze).
十分類似,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tal_detector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5%B1%AC%E6%8E%A2%E6%B8%AC%E5%99%A8)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ximity_sensor (近接感應器) http://en.wikipedia.org/wiki/Body_capacitance (身體電容)
我只是一個很好奇的普通人, 本行是做有機化學合成的, 所以請您不用擔心研發機密的問題. 有空閒不妨討論討論.

SuperC_Touch
發表 發表於: 2012.02.08 09:26:29 AM    文章主題: 一年進步1000倍的電容式新觸控技術

    SuperC_Touch 自2011年2月研發完成第四代的電容式觸控技術,到現在已經整一年了,回頭看剛完成時的能耐與現在第五代技術所達到的境界,進步的幅度超過1000倍,去年二月用10 mm寬的電極就可以做懸空近接的感應,鉛筆輸入,做到現有觸控技術很難達到的地步,本以為在進步的空間上可能已經很有限了,電容式的觸控偵測技術到此可能已經達到極限,經過一年的時間改進,現在使用於 LCD面板 內部的單一條資料線(線寬小於 10 um) 作為偵測電極,也可以做到懸空近接的感應,鉛筆輸入,比對去年使用的 10 mm的電極,整整差了1000倍,進步幅度的巨大,讓人惶恐不已,看來這片觸控技術的藍海,漫無邊際,真的讓人心存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