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亞洲電子產業新戰局 作者\詹文男
最近幾則產業動態引起業界極大的關注與討論。首先是三星電子在鴻海與夏普協商合作進入最後關鍵時刻突然入股夏普,這一動作不僅打亂了鴻夏戀的進程,更為台日產業合作蒙上一層陰影;另一則是已躍居全球第四大液晶電視廠的大陸TCL公司董事長李東生在3月11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時表示,TCL將擴大對日本面板採購,並願與日本廠商在液晶面板領域合作,以攜手對抗南韓、台灣。他說,大陸、日本面板廠生產規模小於南韓台灣,如能攜手蓋廠,將可有效縮小與三星、群創之間的差距。
不管TCL李董事長的發言是否代表所有大陸廠商的思路,但聯日抗韓、台,在目前也成為大陸電視品牌廠的策略選項之一,這對於希冀拉中、攜日、聯美以抗韓的台灣電子產業而言,無疑是一項重大的警訊。 就商業邏輯觀之,三星投資夏普,不僅可以健全旗下產品線,採購佈局也可更為完整;而對於夏普來說,除了可以增加對三星電子的面板供應,且藉由面板技術與設備的投資,改善經營狀況,減輕財務壓力,更可以降低對單一股東的依賴與壓力,在此互利的背景下雙方一拍即合。而TCL在積極佈局國際廠的同時,亟需穩定且高質的面板供應,這也是其為何在中日因領土主權而陷入關係緊張之際,仍主張與日本廠商積極合作之因。 不過,這些屬於個別廠商的合縱連橫作為,卻也開始牽動著亞洲幾個主要國家電子產業版圖的重塑,值得關注。基本上,若三星電子與夏普的結盟行動有實質的進展與深化,亦即成功槓桿夏普在面板的技術及產能優勢,那麼不僅三星電子可擴大其在全球電子產品市場的影響力,更將帶動韓國電子產業供應鏈的發展。這不僅將排擠台灣面板業務機會,甚至影響台灣電子零組件以及系統組裝廠商的市場。 而對於日本電子企業而言,其企業運作向來以高度垂直整合為主,但在其終端產品品牌勢力逐漸式微之際,倚賴集團品牌業務存活的零組件部門不得不另謀出路,這也是夏普結盟三星電子之主因。以往僅自用或是以日系品牌作為主要面板銷售對象的夏普,在三星入股之後,雖獲得喘息的機會,但三星電子藉著提高對夏普面板採購比率、強化旗下產品競爭力,這對於其他日本系統品牌廠商未來的發展相當不利。 在中國大陸電子產業方面,現階段中國大陸電子業主要倚賴內需市場培養品牌與製造實力,然未來的成長動能仍得來自海外市場之佈局。基於成熟市場需求趨於飽和,各國皆以佈局新興市場為未來重點,三星電子也不例外。三星電子向來結合自家零組件資源佈局高階市場,而對外採購具有成本競爭力之零組件經營新興市場。三星電子若攜手夏普旗下具競爭力之產線,將有助其於新興市場的競爭,而對大陸彩電品牌競逐新興市場構成威脅。TCL是大陸國際佈局與發展最成功的企業,相信這也是其期望聯日抗韓的理由之一。 產業環境原本就瞬息萬變,但三星入股夏普的舉措讓整個市場競局變得更加詭譎。面對此一情勢,我們應有以下的體認與思考: 首先,在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唯有不斷提升自我的競爭力,建構不可或缺的能耐,才有機會與強者競爭或聯手;其次,相對於三星電子的決策彈性、身段與執行速度,台日產業交流的推動與策略,應有更宏觀的戰略高度,以尋求彼此的雙贏空間;同時也應思索如何具體深化兩岸電子產業的合作;最後,在下世代先進顯示技術方面,除佈局及掌握智慧財產權外,也需考量提升材料與設備的自主性,為下一波戰局做好必要的準備! (作者現任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 |
關鍵字: | 三星 ( Samsung ) 鴻海 ( 富士康 ) 夏普 TCL 群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