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科會新增10項核心關鍵技術 強化太空、量子、半導體領域保護 (2024.11.03) 為強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保護,避免國家安全、產業競爭力及經濟發展受損,國科會預告修正「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項目及其技術主管機關」草案,新增10項太空、量子科技、半導體及能源領域之關鍵技術,預告期至11月15日止 |
|
筑波攜手格斯與格棋化合物半導體 推進電池與SiC晶圓檢測技術 (2024.10.21) 筑波科技宣布與格斯科技及格棋化合物半導體簽訂合作備忘錄,三方將在電池品質測試及半導體晶圓檢測領域深度合作,在精密檢測與材料技術市場邁入新階段。
在此次合作中 |
|
格斯科技與東芝合作打造次世代鈮鈦氧化物鋰離子電池芯 (2024.10.10) 格斯科技與東芝簽署技術支持及授權合作協議,雙方正式宣告將共同戮力推動以鈮鈦氧化物(NTO)作為負極的次世代鋰離子電池芯在明年商業化後推向全球市場。此次合作結合格斯科技在軟包電池製程的專長與東芝的先進材料技術優勢 |
|
2024.6月(第103期)儲能系統 補強電網 (2024.06.06) 回顧今年0403發生花蓮地震當下,
因為適逢日間可有抽蓄水力、併網型儲能系統備援,
倖免重演過去921震後全台大規模停電歷史。
卻在短短不到兩週內的傍晚,
便發生北台灣限電事故,
甚至須向企業高價回購電力 |
|
2024.6月(第103期)儲能系統 補強電網 (2024.06.05) 回顧今年0403發生花蓮地震當下,
因為適逢日間可有抽蓄水力、併網型儲能系統備援,
倖免重演過去921震後全台大規模停電歷史。
卻在短短不到兩週內的傍晚,
便發生北台灣限電事故,
甚至須向企業高價回購電力 |
|
以AI彰顯儲能價值 提供台灣能源轉型穩定力量 (2024.05.29) 台灣儲能需求主要源於能源轉型趨勢,以及對於電力穩定的考量。
目前,電化學儲能系統,特別是鋰電池,是台灣最常見的儲能系統。
家用儲能也可提升用戶綠能比例,並且增進電力系統的穩定度和可靠度 |
|
博世在輕度混合動力系統中採用 DELO 黏合劑 (2024.04.19) 48 伏特電池可減少車輛碳排放高達 15%。博世(Bosch)透過其輕度混合動力電池為汽車製造商提供強大的解決方案,而DELO 的黏合劑在其整合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性能是良好的導熱系數達到1.0 W/(m·K) |
|
貿澤即日起供貨Nexperia NEX1000xUB電源IC (2024.03.13) 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即日起供貨Nexperia的NEX1000xUB電源IC。這些新型、省空間、可編程、高效率的雙輸出LCD偏壓電源是專為空間受限的應用所設計,可延長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虛擬實境(VR)頭戴式裝置和LCD模組的電池壽命與視訊顯示壽命 |
|
格斯科技參與BATTERY JAPAN 展現電池供應鏈硬實力 (2024.02.27) 在全球一致的淨零轉型目標下,鋰電池儲能已是當前各國主流綠能議題之一,台灣政府也陸續推出「用電大戶條款」、「2025年前再生能源占比20%」等政策,立法院也於2023年5月底三讀通過《再生能源條例》修正案 |
|
漢翔結盟台塑新智能 打開儲能市場在地化新局 (2024.01.16) 面對現今全球儲能戰開打,已遍及家庭、商業及工業領域應用,未來電池需求將逐年倍增,的市場潛能已成兵家必爭之地。包括漢翔公司與台塑新智能公司今(16)日也舉行「儲能技術合作暨全球市場開拓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
|
投資台灣方案即將屆期 掌握AI和電動車商機有成 (2024.01.02) 歷經3年疫情影響及全球淨零減碳等趨勢下,促使人工智慧(AI)和電動車成為下一波科技發展重點。而台灣則適於2019年起推出「投資台灣3大方案」,吸引台商回流打造韌性供應鏈,得以不畏美中貿易戰和疫情斷鏈的衝擊,掌握目前AI和電動車等主流產業商機 |
|
TI:BMS的未來願景是更安全、更平價的電動車 (2024.01.02) 電動車 (EV) 越來越普及,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 (BMS) 有助於克服阻礙廣泛採用的部分關鍵門檻:行駛距離、安全性、性能、可靠性,以及成本。而半導體則是這類系統的核心 |
|
高精張力控制技術提升 鋰電池電芯捲繞製程品質 (2023.12.27) 鋰電池性能的關鍵在電芯捲繞品質,經由優化張力控制架構,不僅能提升捲繞製程品質,更可以降低產線設備成本。本文將探討張力伺服技術在控制領域與鋰電池製造的創新應用 |
|
2024年電動車市場展望與供應鏈整備 (2023.12.21) 未來25年,汽車業轉型與電動車綠色革命勢必讓產業鏈重新洗牌,雖然得電動車者未必得天下,但是如果可以拿到全球電動車產業的話語權,對政府、車商、供應鏈甚至終端消費者都是一大利多 |
|
電動車製造紅海破浪 (2023.09.21) 因應國際淨零碳排潮流與疫後創新產業趨勢,全球汽車產業也為此加速電動化腳步,甚至逐漸漫延成了紅海。包括近年來由美商Tesla率先發動價格戰,以及到了今年中國大陸車廠在慕尼黑車展大出鋒頭可見一斑 |
|
格斯科技研發電動車負極材料新突破 接軌鋰電池國際供應鏈布局 (2023.08.15) 台灣電池芯自行研發能量又一大斬獲,格斯科技與中研院、台科大三方共同攜手研發出可有效提高能量密度的奈米級矽包碳負極材料,充分展現其技術多元開發的能力,矽包碳負極將是比傳統石墨負極更具備競爭優勢的下一代負極材料,為台灣廠商打進國際電池材料供應鏈邁出關鍵的一步 |
|
格斯啟用GWh鋰電池芯工廠 攜手夥伴共創鋰電池循環生態圈 (2023.04.26) 格斯科技於中壢工業區舉辦中壢廠區啟用典禮,包括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以及重要國內外貴賓皆親自出席共同見證台灣首座GWh規格電池芯超級工廠落成,也象徵格斯科技將台灣鋰電池產業帶向新的里程碑 |
|
格斯專注材料創新 站穩全球鋰電池產業關鍵地位 (2023.02.22) 格斯科技自2019年底跨入電動車與儲能用電池模組的設計、開發與製造,積極拓展儲能差異化應用,選擇製程難度與工藝技術最高的鈦酸鋰及高鎳三元材料系統,進行大尺寸軟包電池芯與電池模組的生產,面對全球動力電池產業將從GWh邁進TWh時代,整合台灣技術人才,提供電池材料製造能力,站穩全球儲能產業關鍵地位 |
|
雷射銲接溯源擴大應用 (2022.12.25) 造就其中核心的光纖/半導體雷射源及模組架構不斷推陳出新。但台廠技術能量與成本競爭力仍有落差,如今則可望迎接國際節能減碳的潮流而帶來轉機。 |
|
格斯科技與電動車電池研發公司InoBat Auto進行跨國策略合作 (2022.11.15) 格斯科技宣布與歐洲頂規電動車電池研發公司InoBat Auto進行跨國策略合作,格斯將透過最新產房之產能滿足InoBat相關訂單需求。
InoBat為歐洲電池設計研發之新創公司,擅長創新電池的創新研究、開發、製造、供給、回收以及廢棄電池妥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