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Intel
科技
典故
Google的诞生与成功秘诀

Google 凭借的是效能而非花俏的服务,以高水平的搜寻质量,及在用户间获得的高可信赖度,成为网络业的模范。而搜寻方法就是Google成功的秘密所在。
Intel推出可以手机远程遥控唤醒计算机的技术 (2008.08.15)
根据国外媒体报导,Intel将发布一种可让手机用户藉由因特网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计算机。 Intel即将公布的新组件,可让计算机在电话打进时自动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计算机因此启动麦克风和扬声器以告知用户,然后接听电话
Intel个人计算机芯片将以Core架构为品牌名称 (2008.08.12)
英特尔宣布,以该公司即将推出之新微架构为基础的桌面计算机处理器(代号“Nehalem”) ,将正式采用「Intel Core processor」(Intel酷睿处理器)品牌名称。新系列处理器的首批产品–包括极致版(Extreme Edition)处理器–将使用“i7”做为其辨识名称(identifier),并将正式被命名为「Intel Core i7 processor」(Intel酷睿 i7处理器)
威盛将退出第三方芯片组供应市场 (2008.08.12)
外电消息报导,威盛电子(VIA)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威盛将退出主板芯片组的市场,不再为Intel和AMD生产主板芯片,并全心放在自有的x86处理器的设计上。 威盛副总裁Richard Brown表示,当年威盛选择进入x86处理器市场,最主要原因就是认为第三方芯片组市场将会消失
IBM投资4亿美元兴建云端运算数据中心 (2008.08.07)
外电消息报导,IBM日前宣布,将投资4亿美元在美国北卡罗讷州和日本东京两地,整建新的云端运算数据中心,以增加网络服务能力。而新的数据中心预计在2009年时投入服务
威盛Nano处理器效能较英特尔Atom优异 (2008.08.01)
外电消息报导,根据几家计算机硬件网站的测试结果显示,英特尔新推出的低功耗处理器Atom,其处理效能并不如威盛的Nano处理器。而威盛的Nano甚至高出了20%左右。 这些测试的网站,将威盛1.8GHz 的Nano L2100处理器与英特尔1.6GHz 的Atom 230处理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威盛的Nano处理器在许多方面都较Atom更为突出
Intel在计算机应用展设立「Intel科技时尚馆」 (2008.08.01)
在7月31日至8月4日台北计算机应用展期间,美商英特尔亚太科技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于会场A426设立「Intel科技时尚馆」,首度与GQ杂志合作设计时尚橱窗展示内含全新Intel Centrino (迅驰) 2处理器技术的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内含Intel Atom(凌动)处理器的随身型易网机(Netbook)和移动联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 MID)
英特尔预估全球PC市场没有减缓的迹象 (2008.07.31)
外电消息报导,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克Craig Barrett日前表示,根据英特尔的估计,虽受美国经济衰退,以及全球通膨的影响,但整体来看,目前全球的PC需求没有减缓的趋势。 Barrett表示,英特尔对PC市场的预测是相当乐观的,尽管美国的经济出现了问题,但英特尔是国际化的公司,而且也没有看到PC市场有任何衰退的迹象
2009年低价迷你笔电市场规模将呈倍数成长 (2008.07.25)
资策会MIC预估,2008年低价迷你笔记本电脑市场为宏碁(Acer)与华硕(Asus)两大品牌分庭抗礼,主流屏幕尺寸将由7吋逐渐扩大至8.9吋与10吋屏幕。预估2008年的低价迷你笔记本电脑规模约达到802万台,预期2009年规模将会达到1830万台,成长率为128%
台北计算机应用展:英特尔呈现科技生活新时尚 (2008.07.24)
美商英特尔亚太科技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将于7月31日至8月4日台北计算机应用展期间,于会场设立「Intel科技时尚馆」,首度与GQ杂志合作设计时尚橱窗展示内含全新Intel Centrino(迅驰)2处理器技术的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内含Intel Atom(凌动)处理器的随身型易网机(Netbook)和移动联网装置(MID)
英特尔欢庆持续创新的40周年 (2008.07.22)
英特尔公司于7月18日欢庆40周年里程碑,回顾过去40年并展望未来40年。为了庆祝达成这项里程碑,英特尔公司推出了「全球壁画活动」(World Mural Project)这项数字艺术活动,呈现年轻族群对于计算机将如何改变未来40年全球人们生活的观点
Impinj收购Intel RFID部门 (2008.07.11)
RFID射频识别解决方案供货商Impinj宣布收购Intel的RFID事业部,后者是Intel旗下New Business Initiatives所创建,其也是R1000 RFID读取器芯片的开发者。 收购Intel的RFID部门后,Impinj认为将可强化UHF Gen 2 RFID产品系列的功能与地位
iSuppli:2008年全球PC计算机出货量会成长达10.5% (2008.07.08)
根据外电报导, iSuppli表示Intel与AMD在2008年的全球微处理器市占率皆持续稳健成长。 在2008年第一季里,Intel在全球微处理器总营收里占了79.7%,比2007年第 4季的78.5%成长了 1.2%,但若与2007年的第一季相比,仍然下滑了0.7%
2008年AMD处理器市占率明显提升 (2008.07.07)
美国市调公司iSuppli近日公布了全球半导体市场的调查结果。据了解,2008年第一季AMD的占有率比去年同期成长2.2个百分点,为13%。而Intel的占有率占79.7%,比去年同期减少0.7个百分点
新一代Intel Centrino处理器技术上市发表会 (2008.07.07)
英特尔台湾分公司将发表新一代Intel Centrino处理器技术(代号为Montevina),展现新科技将如何为消费者及企业用户勾勒新的行动生活面貌。活动现场并将设置实机展示区,展示产业界共同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成果,并于产品发表会后开放现场来宾参观体验
低价计算机和MID酷炫登场 (2008.07.04)
此次Computex展会上各大厂相继接踵推出各类低价计算机、Mini-Note和MID样品,成为各方众所瞩目的焦点。3.5G联网功能将成为各类行动装置的基本要件,也让802.11n和固态硬盘SSD应用路途更加宽广
英特尔指称nVidia的CUDA技术毫无用处 (2008.07.03)
外电消息报导,英特尔资深副总裁Pat Gelsinger日前再度抨击nVidia,指称nVidia的CUDA绘图技术对市场毫无帮助。 nVidia的CUDA技术是目前唯一针对nVidia图形处理器所开发的C语言环境,该技术充分展现出nVidia的庞大运算能力
让联网车辆跟上消费者联网的脚步 (2008.07.02)
从停车场开出来的新车,十之八九的音响、联网装置及导航系统,落后现今个人行动消费性解决方案三到四年。因此下一代的车上资讯娱乐平台解决方案必须更为开放,以缩短上市时间并支援整合新推出的消费性应用内容
IBM、英特尔及微软等五公司成立网络安全联盟 (2008.07.01)
外电消息报导,IBM、英特尔、微软、Juniper和思科等五家公司,共同成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网络安全促进产业联盟(Industry Consortium for Advancement of Security on the Internet ;ICASI),ICASI将提供一个专有的平台和机制,让国际厂商和用户参与,以解决复杂且多元产品的网络安全威胁,提高企业、政府及用户的信息安全保护
WiMAX Forum认证首批2.5GHz行动WiMAX产品 (2008.06.20)
根据国外媒体报导,WiMAX Forum公布首批通过2.5GHz频段行动WiMAX认证的通讯产品。WiMAX Forum并表示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认证3.5GHz频段的产品。 WiMAX Forum表示,10款行动WiMAX产品已获得认证许可,其中包括Samsung Electronics、Motorola等公司的4款基地台产品,以及Intel、Samsung等公司制造的行动模块
英特尔将把太阳能电池业务部门独立为新公司 (2008.06.19)
英特尔(Intel)宣布,将成立太阳能电池新公司。据了解,Intel将把该公司原有的New Business Initiatives部门所发展的可再生能源相关新业务独立成新公司,新公司将名为SpectraWatt,整个独立作业预计将在2008年第二季完成

  十大热门新闻
1 友通新款嵌入式系统模组搭载Intel Atom处理器
2 英特尔发布下一代AI产品组合 加速实现AI无所不在愿景
3 Intel Core Ultra透过新vPro平台将AI PC延伸至企业应用
4 英特尔AI加速器为企业生成式AI市场提供新选择
5 英特尔实验室於NeurIPS 2023展示AI研究 聚焦多模态生成式AI
6 Intel成立独立FPGA公司Altera
7 英特尔携手合作夥伴 助力AI PC创作新世代
8 英特尔宣布英特尔晶圆代工谘询委员会成员
9 英特尔展示首款全面整合光学I/O小晶片
10 英特尔与迈?合作开发SuperFluid先进冷却技术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