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籃貫銘
科技
典故
独霸编码,笑傲江湖──ASCII与Unicode间的分分合合

为了整合电子位信息交换的共同标准,统一全球各国分歧殊异的文字符号,独霸全球字符编码标准,ASCII与Unicode的分分合合就此展开........
日本研发出生物与机电混合的机器手 肌肉组织驱动新突破 (2025.02.13)
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使用培养的人体肌肉组织的机器手。研究人员利用实验室培养的肌肉组织细条,卷成像寿司般的形状,赋予手指足够的收缩力量
钠离子电池崛起 挑战锂电池地位 (2025.02.13)
钠离子电池(SIBs)因其使用的钠原料丰富、廉价且安全,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替代品。德国弗劳恩霍夫制造技术与先进材料研究所(IFAM)表示,一个由业界和学术界组成的 SIB:DE 研究联盟,正研究钠离子技术能否以具成本效益且有效率的方式,改造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线
德铁签署63亿欧元合约 加速铁路数位化转型 (2025.02.12)
德国铁路公司 (Deutsche Bahn, DB) 近日与四家铁路产业公司签署了一项长期合约,总金额达63亿欧元,以实现德国铁路网路供应、数位控制和安全技术(DLST)。 这份合约是德国铁路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涵盖数位联锁技术 (DSTW),包括欧洲列车控制系统 (ETCS) 以及整合的控制和操作系统
欧洲太空总署启动光学导航技术开发 瞄准毫米级精度 (2025.02.12)
欧洲太空总署 (ESA) 近日与欧洲企业联盟签署合约,正式启动光学定位、导航和定时技术的研发计画,为未来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项计画的重点是开发和测试用於时间同步和测距的光学技术
阿布达比展示草莓采摘AI机器人 推进农业自动化应用 (2025.02.11)
阿布达比的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慧大学 (MBZUAI) ,开发出一种人工智慧机器人,可以进行草莓的采摘。这款机器人能够在各种环境下(从阳光充足的田地到受控温室)识别并采摘成熟的草莓,且不会造成任何损坏
欧盟发布首份GNSS与安全卫星通讯报告 聚焦产业转型 (2025.02.11)
欧盟太空总署发布首份GNSS与安全卫星通讯报告 聚焦产业转型 欧洲联盟太空总署 (EUSPA) ,近日发布了首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 与安全卫星通讯 (SATCOM) 用户技术报告,概述了 GNSS 和 SATCOM 的最新发展
电动车、5G、新能源:宽能隙元件大显身手 (2025.02.10)
随着运算需求不断地提高,新兴能源也同步崛起,传统矽基半导体材料逐渐逼近其物理极限,而宽能隙半导体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渐渐走入主流的电子系统设计之中。
SOT-MRAM记忆体技术重大突破 有??改写电脑快取架构 (2025.02.10)
德国约翰古腾堡大学(JGU)研究团队携手法国Antaios公司,在自旋轨道扭矩(SOT)磁性随机存取记忆体(MRAM)技术上取得关键性进展。这项创新技术展现了取代现有电脑快取记忆体的潜力,为高效能运算开辟新道路
太空科技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联合国吁加强合作 (2025.02.10)
许多目前在地球轨道上的新卫星,都配备了革命性的工具和数据,旨在改善全球粮食安全并加强农业粮食系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UNOOSA)的一份新报告,向各领域的专家和决策者介绍太空科技与农业、林业和土地利用管理,以及气候和环境趋势等多个交叉领域的应用
日立成立4 亿美元创投 聚焦量子、AI科技 (2025.02.07)
日立集团宣布成立一支新的4亿美元创投基金 (HV Fund IV),聚焦量子计算、核融合、人工智慧 (AI) 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新创企业。 日立社长兼执行长小岛?二表示,面对技术快速变革,除了内部研发,更需借助外部力量,透过创投投资发掘下一个科技趋势
Meta携手UNESCO扩展AI语言模型 支援弱势语言 (2025.02.07)
Meta宣布,旗下基础人工智慧研究(FAIR)团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合作,扩大对AI模型中弱势语言的支援,开发能够处理多语言问题和弱势语言的模型。 Meta指出,将寻找合作夥伴,共同推进和扩展其开源语言技术,包括 AI翻译技术,尤其侧重於弱势语言,以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土着语言十年中的工作
希腊研究团队开发新型人工智慧 更精简高效 (2025.02.06)
近期,一个希腊的研究团队透过将仿生学的特徵融入AI,创造更小、更智能的系统。它模仿我们的大脑处理资讯的方式,提高它们在识别模式和做出决策方面的效率。这将带来更有效率的AI应用
日本光磁技术重大突破 为光储存记忆体带来新视野 (2025.02.06)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光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观测到比传统磁铁高出五倍效率的光磁转矩,为开发基於光学的自旋记忆体和储存技术带来深远影响。 光磁转矩是一种可以对磁铁产生作用力的方法
2025永续新趋势:AI、卫星监测、云端降温 (2025.02.05)
CGI英国和澳洲首席永续发长Mattie Yeta,日前分享了她对2025年科技(如AI)如何重塑企业永续发展议程的四大预测。 她认为,虽然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会带来不确定性,但企业可以透过拥抱创新科技,在永续发展领域取得长足进展
2025年智慧眼镜将成主流?AI助攻成关键 (2025.02.05)
MIT Tech Review近期撰文指出,智慧眼镜正蓄势待发,准备迎接它的「酷」世代。包含Meta与Ray-Ban合作推出的智慧眼镜,而Snap则推出了第五代Spectacles,两者都走在潮流尖端。去年12月,Google展示了新款未命名的Android XR原型眼镜
智慧科技减轻失智症照顾者负担 穿戴装置与应用程式成关键 (2025.02.04)
研究显示,结合GPS定位和非侵入式感测器的穿戴装置,能有效减轻照顾失智症家人的情感压力。随着阿兹海默症等失智症病例的增加,这项科技的发展更显得重要。 一项由德州农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Texas A&M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团队进行的先导研究
Nikon日本增材制造技术中心2月开幕 加速金属积层制造发展 (2025.02.04)
尼康公司(Nikon)宣布,位於日本??玉县行田市的尼康增材制造技术中心(Nikon AM Technology Center Japan)将於2025年2月28日开幕。 尼康增材制造技术中心(日本)配备了超大尺寸NXG XII 600雷射粉末床融合(L-PBF1)系统,这也是该系统首次在日本亮相
人形机器人首登春晚 揭开中美科技竞赛新篇章 (2025.02.03)
在一年一度的中国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群机器人搭配真人舞者,粉墨全场,引发了人们对於人工智慧发展和中美科技竞争的热议。 这些机器人展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不仅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香港大学研发高速避障无人机 突破技术瓶颈 (2025.02.03)
香港大学工程师和机器人专家团队设计、制造并测试了一款新型无人机,它能在未知环境中高速安全飞行,同时有效避开障碍物。 长期以来,机器人专家一直致力於开发一种能够像鸟类一样飞行的机器人,在高速移动的同时,能够根据遇到的未知情况进行调整
创新科技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新希?? (2025.02.03)
美国一款新型肌电装置近期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重拾生活功能的希??。这款装置的问世,展现了科技在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为瘫痪患者的生活品质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

  十大热门新闻
1 元太联手奇景 推出新一代彩色电子纸时序控制晶片
2 调查:五大厂掌控车用半导体市场半壁江山
3 超高亮度Micro-LED突破绿光瓶颈 开启显示技术新纪元
4 资策会MIC:人形机器人2026年进入商业化 2028年普及
5 科学家成功开发晶圆级单晶二维半导体合成法
6 NVIDIA发表新AI工具 助力机器人学习和人形机器人开发
7 经济部发表MOSAIC 3D AI晶片 剑指HBM市场
8 实现无冷媒冰箱 三星与APL实验室携手发表新固态致冷技术
9 深海科技突破 重现百年沉舰风貌
10 专为腕戴装置设计的MEMS扬声器 重新定义音讯体验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