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基金會以數位共融計畫縮短數位落差 (2025.01.21) 意法半導體致力於以正向影響力促進專業技能的發展,並透過 ST 基金會在全球推行多元教育計畫。意法半導體的使命是發展、協調並贊助以現代科學與技術推動人類進步的計畫 |
|
CES 2025:展5大 AI新創應用 國科會TTA率團爭取國際商機與人才 (2025.01.08) 迎接2025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大展(CES)於1月7~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登場,國科會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今年第八度率團參加,共帶領72家由跨部會共同輔導的台灣科技新創赴美尋求出海口,爭取國際商機與人才 |
|
沙崙資安基地首創虛實整合資安競賽 CGGC「海狗再打十年」隊奪冠 (2024.12.09) 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攜手資安社群NDS次世代創新數位安全協會,共同舉辦「2024 CGGC網路守護者挑戰賽」(Cyber Guardian Grand Challenge),日前於台南沙崙資安基地舉行決賽 |
|
臺師大與麗臺攜手成立AI共同實驗室 推動教育及產業創新應用 (2024.11.29) 迎接國際人工智慧(AI)浪潮興起,台灣卻在應用服務及人才資源,相較於硬體顯得青黃不接。近日臺灣師範大學(NTNU)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便選擇與麗臺科技(LEADTEK Research Inc |
|
技專校院大秀跨域研發能量 促台灣百工百業蓬勃發展 (2024.11.27) 為了加速區域重點產業發展及引進科技人才,國科會匯聚台灣技專校院研發團隊展現AI等各項創新科技應用量能,於今(27)日展示其實務型研究專案計畫成果,促進產學交流攜手共研新解方、共育人才,引領百工百業創新轉型,擴散社會應用 |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登場量子論壇 揭幕TIE未來科技館匯聚國內外前瞻科技 (2024.10.18) 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偕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及衛生福利部攜手策劃為期3天的「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未來科技館」近日於世貿一館隆重揭幕,今年既有接連不斷的國際論壇、創新技術發表與商機媒合會 |
|
工研院8度榮獲全球百大創新獎 創下亞太紀錄之最 (2024.03.08) 科睿唯安(Clarivate)近日公布2024「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今年全球僅有3家研究機構入選,工研院更是以專利能量在技術獨特性、影響力、全球化、成功足跡與數量等5大指標上表現傑出 |
|
台達成大聯合研發中心揭牌 聚焦綠能和智動化應用 (2024.01.11) 延續台達與成功大學多年合作的淵源,今(11)日再宣布成立「台達成大聯合研發中心」,由台達執行長鄭平與成大校長沈孟儒共同主持揭牌儀式,開啟雙方合作的嶄新里程碑,期待經過結合學術研究與產業技術發展需求,培育兼具創新與務實的新世代技術人才 |
|
VicOne與VinCSS強強聯手增效 防堵聯網車用資安漏洞 (2023.10.04) VicOne今(4)日宣布和越南Vingroup JSC旗下子公司VinCSS,簽署智慧車輛網路安全服務的合作備忘錄(MOU)。未來VicOne將利用VicOne xZETA的漏洞掃描與軟體物料清單(SBOM)管理工具,來協助VinCSS提升車輛網路安全服務效率;特別是針對漏洞外的聯網車開放原始碼電子控制單元(ECU),為集團內的車輛製造商VinFast提供網路安全防護 |
|
SAP台灣三大戰略推動企業綠色轉型 全球ESG研創中心落腳高雄 (2023.05.18) 因應國際ESG 揭露與報告標準越趨嚴謹,企業紛紛加速永續轉型。台灣思愛普軟體系統公司(SAP)也在今(18)日宣布與高雄市政府合作,選擇將「SAP全球ESG研創中心」落腳高雄,賦能當地重工業者轉型邁向永續智慧企業,接軌國際綠色商機,加速高雄打造先進的智慧港都國際典範 |
|
經濟部號召5G智造大聯盟 助產業搶攻兆元商機 (2022.01.19) 為迎接5G通訊時代、開發5G工業應用情境,協助產業數位轉型,經濟部技術處今(19)日號召22個產官學研單位,共同籌組「5G智慧製造產業旗艦團隊與產業聚落聯盟」,整合各自研發能量,未來計劃開設示範產線,打造金屬加工高階智慧製造生態系,期盼協助企業掌握5G智慧製造核心技術,以降低生產成本、強化接單能力 |
|
人工智慧和物聯網 創造教育數位化轉型 (2020.11.06) 有兩個趨勢將對未來的e-Learning及其實施環境產生重大影響:IoT和AI。另外還有,EDTeCh和自我調整學習,也是值得關注的數位教育發展的技術趨勢。 |
|
產官學合推北市AI教育 首創「三師學堂」AI學程 (2020.05.11) 看好人工智慧(AI)即將成為下一世代產官學界關鍵競爭力,為培育AI專門領域人才,台北市中正高中於今(11)日與台北科技大學、台灣西門子公司簽立三方合作意向書,首創高中教師、大學講師及業師協同授課的AI教育「三師學堂」 |
|
國研院與科睿唯安合作研究神經科學領域現況及新興熱門趨向 (2020.04.17) 《神經科學領域之研究前沿分析》研究報告以神經科學為標的,藉由盤點國際主要研究計畫,分析該領域研究前沿,對國際和台灣相關研究領域發展趨勢進行全盤了解。
@內文:國研院科政中心與科睿唯安(Clarivate)今(4/17)日聯合發佈《神經科學領域之研究前沿分析》研究報告 |
|
IT+OT整合帶動需求 工研院產科所:正是發展安全物聯網契機 (2019.07.18) 受惠於物聯網(IoT)、工業4.0等一波波次世代潮流帶動IT+OT科技深度整合,根據今(18)日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研究所舉辦「5G+AIoT應用趨勢與資安研討會預估,2023年連網物聯網設備將超過454億台,2016~2023年CAGR達18.6%,因此促成IT+OT、物流+金流、實體+數位資料整合,帶動新興物聯網資安議題漸被重視 |
|
工研院IEK估2019年製造業成長0.02% 台灣應重構產業發展聚落 (2019.06.05) 受到近年來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弱、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等因素影響,台灣製造業今(2019)年產值與銷售表現受到明顯衝擊。依工研院IEK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於日前發布2019年台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產值為19 |
|
中經院觀察跨境數位貿易國際規範發展 示警東協五國存在限制 (2019.04.03) 若針對當今中美貿易戰的起因歸根究底,將會發現背後主因仍不外乎科技戰、專利戰,尤其在世界各國紛紛走向工業4.0、先進製造之際,未來競爭勢必越演越烈,甚至可能先波及台商移轉第二生產基地的東南亞各國 |
|
中央大學攜手麗臺科技 落實智慧教育 (2019.01.22) 中央大學響應教育部政策,攜手麗臺科技大數據團隊積極推動校務研究,成功垂直與橫向整合跨部門異質資料,打造校務研究最強資料倉儲,並以多種演算法進行交叉預測分析 |
|
工研院攜手默克開設人才培訓課程 (2019.01.11) 工研院為提升台廠生技製藥自主研發能力,去年與國際大廠默克啟動「台灣-默克生技製藥產程研發暨培訓合作計畫」,以先進前瞻製藥技術、開設五星級人才培訓課程「雙軌並進」 |
|
科技部「博士創新之星」計畫 力推海外新創科技培訓 (2018.12.11) 由科技部指導、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政中心)執行之「博士創新之星」計畫(LEAP),為選送優秀人才前往海外接受為期一年的創新科技培訓,利用連續兩個週末舉辦「躍升培訓營」,讓學員們透過為其量身訂作的培訓課程,迅速掌握海外研習要領,更能盡其全力發揮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