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认识光纤通讯组件之原理与应用
 

【作者: 姜正廉】2002年06月05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33852】

前言

自从人类开始使用有线电话或无线电报作为讯息的传递工具以来,传输的媒介、方法及内容就不断地演进。传输的媒介可从有线的媒介,如铜制双绞电线、同轴缆线、塑料光纤演变到玻璃光纤,以及无线的媒介,如藉由空气密度之疏密变化的声音传播、广播电台使用的短波(106)、超短波(108)、微波(1010)、红外线传输(1012),演变到以光作为传输(1014)的媒介。传输的方法从点对点的通讯方式、分割时间、频率的通讯方式、不同编码的通讯方式演变到以不同时间、频率及编码混合区隔的多任务通讯方式。


环境(如雷击)、串音、电磁或无线电波的干扰,决定多任务通讯质量的成败,而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多任务通讯将不受这些干扰的影响。至于传输的内容,则由声音、数据、图片、影像、多媒体演变到互动语音视讯的传输。是以,无论从速度、质量或容量来看,以光纤作为传输的媒介将是未来的趋势。本文将就光纤通讯相关之原理、应用与组件作一介绍。
...
...

另一名雇主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ごとに 30 日間 0/ごとに 30 日間 付费下载
VIP会员 无限制 25/ごとに 30 日間 付费下载

相关文章
3D云端技术与AI深度融合 3D云平台方案分进合击
TIMTOS展工具机能量 协助终端产业创新
AIoT应用对电动车续航力的挑战与发展
智慧科技辅具趋向更有效、实用性和普及化
探讨碳化矽如何改变能源系统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Touch Taiwan 2025系列展 4月16日盛大登场 聚焦电子纸、PLP面板级封装两大专区
» 产发署打造智慧场域新体验 推进透明显示应用再进化
» 盛源Persona於ISE欧洲系统整合展亮相 提升品牌国际能见度
» SPIE棱镜奖颁奖光子工业创新产品
» 成大半导体学院团队研发新型光学仿生元件 为AI应用开创新视角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4O1UHOY4STACUKW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