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以自由软体文化酝酿资讯产业新出路
中央研究院资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何建明:

【作者: 巫姿惠】2004年04月25日 星期日

浏览人次:【4329】

本刊总编辑黄俊义(以下简称黄):就您的观点,软体发展是不是有些特定的模式?而自由软体具有哪些特色?


中央研究院资讯科学研究所何建明(以下简称何):从微软的例子可以看出,软体流通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越多人使用,就可以吸收更多的使用者,所以软体一定要维持其自由流通的特性,才能在后续赚取到应有的利润。


自由软体有个优点是,大家彼此踩着肩膀,因此智慧的累积相当快速,也因为open,所以让其他人愿意share,因为这样的机制,使得进步的速度可以快速累加。


这样的模式对台湾有什么好处呢?如果我们可以将自由软体引进来,用很便宜的价钱让它在市面上流通,每个人都很容易取得、容易安装,甚至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找到很好的因应办法,的确能让整个社会得到一些好处。


当然,自由软体也存在一些负面的评估,据估计,它真正的维护成本其实很高,因为必须聘请很强的System Manager,过去的大学生、研究生都必须使用Unix,很多人都可以在Unix的kernel里直接写程式或改程式,但现在的学生所受的Unix训练越来越少,人才少所以成本便提高,原因就在于Windows给了太多的方便。因此如何多训练一些对Linux desktop熟悉的人成为一项很重要的事情。


自由软体不只是资讯工具

此外,推动使用自由软体,让它成为智慧交换、共享的方式,这点也很重要,它所涉及范围已不局限于国外释放的自由软体,也包括我们自己所发展的软体。例如学校或政府机构内部的软体,到底有哪一些是可以被释放出来的。中央研究院资讯所的「Open Foundry 开放铸造场」计画即偏重在如何推动国人对自由软体使用的观念,协助包括程式与文件的开发者在心态上养成,将好的软体开发出来的同时,也能够跟朋友、社群,乃至于整个社会分享。


黄:「Open Foundry 开放铸造场」应该是一个和自由软体发展息息相关的团体,请您介绍目前这个计划的努力方向?


何:目前「Open Foundry开放铸造场」的首要工作之一,是帮政府做「解严」的工作,逐步地促进政府去做些改变。以经济部的科专来说,这些专案所产生的源码成果会受到行政命令的限制,使得成果不能被释放出来,所以我们试着与国科会、经济部协调,想办法让政府狭隘的国有财产用自由软体释放出来。


老实说这条路蛮长的,且民间的自觉也都还不够。当谈到自由软体的时候,许多人第一个联想到的都是Linux,可是我们更想问,Linux背后的精神是什么?为什么Linux愿意把这么珍贵的智慧财产释放出来共享,如果能促成这种共享的机制成为一种文化,对我们的文化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Open Foundry的团队中,不单只有资讯背景的成员,还有法律、社会背景的团队一同作思考,让自由软体不只作为资讯工具来使用,也能成为文化上的一部分。


推动学术界传承源源不断

黄:Open Foundry 开放铸造场应该能够吸引社群朋友的加入或合作,并与社群产生许多互动,是不是也能带动社群的发展呢?


何:社群目前由许多有心的朋友加入,素质相当高也很活跃,但问题是,社群中有很多人是在学生时代就投入,进入社会之后反而忽略手边的计画,所以要如何能让社群所从事的这些自由软体的计画能够永续经营,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另一方面,校园的香火一定要持续下去,让校园里面的自由软体能够扎根扎得更深,未来我们会跟社群朋友有越来越多的互动,并且交换讯息,使社群还在学校的时候就能保持接班的香火源源不断。


学术界是充满潜力的地方,因此该如何在学术界点一把火,驱动学术界投入自由软体的热情,也是Open Foundry 开放铸造场的目标。现在学校中真正愿意投入自由软体发展的人已经开始增加,因为自去年开始,国科会已拨出几千万的经费,专门用于发展自由软体,今年有十几个计画开始进行,由成大的郭耀煌教授主导。


国科会计画是很重要的诱因,学校教授要升等,唯一的办法就是发表论文,如果将「开发系统」或是「释放自由软体」也变为教授升等续聘的条件,使自由软体成为行政体系当中一项重要的考核条件,自由软体才有办法成长。被行政体系所接受算是一道相当重要的关卡,所以我们希望自由软体的文化能够结合到行政体系当中。


《图一 驱动学术界投入自由软件是Open Foundry 开放铸造场的目标之一。此外,让自由软件成为行政体系中的重要考核条件,自由软件才有办法成长。》
《图一 驱动学术界投入自由软件是Open Foundry 开放铸造场的目标之一。此外,让自由软件成为行政体系中的重要考核条件,自由软件才有办法成长。》

今年年底之前的第一个目标,是希望能够促成中央研究院资讯所在升等续聘制度加入自由软体的项目,要达到这样的改变不只是主管想法的改变,更需建立机制,比如:一个软体到底有多少人下载?下载之后的用途为何?这些都必须记录,甚至统计一个软体开放了以后,它吸引了多少学生、社会人士或专家一同参与这个软体。我们举个比喻,说它是一组杠杆,能够撑起多大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在Openfoundry中所谓的「责信度」,这些纪录可以作为升等考核的依据。


黄:从您的谈话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自由软体」并不会只局限在学术界或是校园内,它是否会对社会产生更多影响?请您分享一下您的看法。


何:自由软体对社会存在着几项重要意义,第一个最直接的影响是政府对其使用软体的经营,现阶段政府单位通常是委外给某家厂商,但是程式源码若能交给政府保管,对政府所有软体的永续经营是有好处的,前提是将授权条款写好,将来一旦提供软体的原公司无法继续维护时,可以很方便地改由其他公司进行维护或修改。


增进社会健康 降低数位落差

以最近被广泛讨论的计票问题为例,假设计票软体是自由软体,它所代表的意义就是政府的程序透明,也让社会走向更健康的体制。这是自由软体带给社会的第二个重要意义,若政府与社会之间存在互相猜测,伤害是很深的,如果能以更开放的方向去做,对社会的健康应该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将自由软体共享的理念逐渐建立起来,让它成为一项工具,除了影响政府的各个层面,更进而影响民众,会是自由软体第三个重要的意义。举例来说,弥补数位落差的做法应该由政府补助一群人去帮助别人,这群人如果以Open Source当工具,他们助人的方法与效果将散播得更快。


但我们也必须考量到,现阶段自由软体的观念尚未让所有人都接受,所以我们所讨论的,并不是以强制的方式规定政府采用的软体都必须是自由软体,而是强调其「自愿性」,例如学术界的机制建立起来之后,教授可能会很愿意采行自由软体的发展模式,让更多人来用这些软体。


黄:智慧财产的保护也是影响自由软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我相信许多人、包括资讯业者,都很难摆脱这一道保护与束缚,自由、保护与利益之间是不是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点?


何:在专利的时代,知识释放出来是一种共享,你可以让其他人了解你的知识内涵、最重要的基础为何,这背后存在着文化分享的重要理念。但是到了智慧财产权的时代,情况转变为你不需要释放任何知识跟大家分享,却可以要求要有无限的保护,这是对文化相当不利的一个思考方式。未来自由软体的观念渐渐茁壮了以后,我想作者们应该考虑,是否选择受到智慧财产权的保护。


智慧财产权的迷思

智慧财产权有两个很重要的根本,一个是文化与智慧的共享,另一个是合理使用,过去我买一卷录音带,想要copy成几份或是怎么复制,都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但是今天因为MP3的影响,智慧财产法会明定合理使用权的规范,例如只能拷贝五份,超过即属违法等等。有些人说:Copy是人权耶,于是智慧财产权的规范在今天可能已经一再地侵犯了原有的人权。一般民众应该很难想到,这些权力一点一滴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被剥夺,反过来造福了大企业,便利他们席卷全球。


今天有多少产业是有本事贩卖其智慧财产权的?而且可以往外国倾销的?在台湾有几家,比如友立、趋势等公司,因为台湾所贩卖的,大部分是制造业,那是有形的资产,可是无形的资产通常就得依靠法律来做买卖,当法律这个鹰架不存在时,可能一毛钱也收不到,因为任谁都可以去Copy。


可是我们也观察到,当法律的架构存在时,还必须找出最佳的行销方法,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若从微软的例子来看,说不定,它所谓好的竞争力是一群好的律师,如果台湾谁有本事,写出一个软体让全球的使用者都可以用到的时候,它的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收到钱。人的心理很有趣,如果你提出的是合理的价钱,那使用者可能就算了、不copy了,当价钱太高,使用者一样会盗拷。


《图二 对台湾的产业而言,如果他们愿意释放一部分的硬件规格,让大家可以用Open Source的方式做一些加值的话,会让台湾多走一条路出来。》
《图二 对台湾的产业而言,如果他们愿意释放一部分的硬件规格,让大家可以用Open Source的方式做一些加值的话,会让台湾多走一条路出来。》

授权游戏的第一个重点,是当自由软体释放出来以后,并非一定会伤害商业利益,但是该怎么样做、采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呢? Open Foundry今年会提出一项计画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二点,硬体卖出的时候皆包括了软体,而有许多软体都是以很便宜的价钱附加在硬体上卖出去的,这些软体是不是要进一步变成Open source?我想国内有部份厂商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比方说威盛,他们在Source Forge上有自己的计画,应该也有意要进入到Open Foundry里面。对他们来说,有更多社群愿意接触,也等于是产品销售的机会。所以对台湾的产业而言,如果他们愿意释放一部分的硬体规格,让大家可以用Open Source的方式做一些加值的话,会让台湾多走一条路出来。


回归学习根本 启动人才培训管道

黄:台湾软体人才发展有何隐忧?


何:观察现在的学生,不会使用Linux代表对微软的依赖提升,但不代表软体研发的退步,在软体人才的发展上,我们不只要鼓励Linux,更应该推动更多有趣的计画,让学生愿意靠拢、主动参与,不单要超越地方的限制,也可以直接在校园内启动。


当教授开始把「写有用的软体」这件事当成重要工作在做的时候,才是真正启动软体人才培育的机会。跟上一辈人才学习时所要写的程式相比,现在的学生轻松许多,老师如果能够带一些有趣的专案,让学生大幅投入练习与程式的写作,这种「玩」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这其中的关键是教授,所以让教授的升等结合自由软体的理念,便可以启动整个人才培训的管道,也因此,中央研究院资讯所会率先将自由软体的研究成果做为升等续聘的基本项目之一。 (整理╲巫姿惠;摄影╲欧敏铨)


何建明小档案


现任:中央研究院资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学历:美国西北大学电机与电脑科学系博士


研究领域:结合理论与系统应用研究,包括数位典藏技术、即时多媒体技术、智慧型运输系统与行动网路、网路知识整理搜寻与自动分类等。


重要经历:执行服务型计画,包括数位典藏国家计画技术发展组、教育部教育资源网、经济部自由软体铸造场等。


教育部九年一贯推动小组委员、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和开拓文教基金会董事、TWNIC董事及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软体自由协会常务理事、中华民国资讯


学会常务理事等


相关文章
科技变迁下低风险的机上盒设计
开放原始码与全球化趋势
自由企业中介软体资源与参考架构
从社群到商业化看台湾Linux市场的策略思维
2006年台湾大型企业自由软体应用现况与趋势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数智创新大赛助力产学接轨 鼎新培育未来AI智客
» VicOne深植车用资安DNA再报喜 获TISAX AL3最高等级认证
» 勤业众信献策5方针 解决GenAI创新3大常见风险
» Fortinet整合SASE突破组织分散管理困境 重塑云端安全的混合未来
» UD Trucks选用VicOne解决方案 利用情境化攻击情报洞察风险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19.231.197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