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知识3.0:美好出路常在无法否证的地方
VR新科技开创台湾新经济(十四)

【作者: 高煥堂】2018年01月29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21435】

改变知识结构可带来不同的视野,透过知识3.0的视野,将能够更有效探索未被否证的路径。


新潮知识结构:知识3.0

面对AI(人工智慧),我们改变不了科技的进程,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以及下一代年轻人的知识结构。例如,原本是人类最自信不会被AI科技篡夺的艺术领域,也开始告急了。于是,透过各级的学校教育来改变我们下一代的「知识结构」是有必要的。改变知识结构可带来不同的视野,看到更美好的出路。


其实,人生最好的路径(最丰收之地)常在无法被否证(当然眼前也无法实证)的地方。而知识3.0能提供不一样的视野,更有效探索未被否证的路径,而我们将会发现早已长在身旁的幸运草,但是过去可能都未曾看它一眼。



图1 : 改变知识结构的效果
图1 : 改变知识结构的效果

在之前的文章,曾经说明了在知识1.0时期,人类知识的来源主要从事实的观察和归纳而来的。到了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科学背后的哲学大幅改变了,转变成为以演绎法为主的假设(assumption)、试验、实证的思考逻辑;我称之为:知识2.0。



图2 : 基於事实和假设的知识
图2 : 基於事实和假设的知识

到了爱因斯坦时代,又有了大改变,转变成为以想像、假定(hypothesis)、检验、反证的思考逻辑;我称之为:知识3.0。



图3 : 基於想像和假定的知识
图3 : 基於想像和假定的知识

由于AI机器人的来势汹汹,在知识1.0范畴内,机器已经远远超越人类了;在知识2.0范畴,机器也不断在增强中。这让人类一则以忧,一则以喜。忧心的是:只拥有传统知识结构(即知识1.0和2.0)的人群,其职场的竞争优势将日益式微了。欣喜的是:机器能迅速学习和领悟更多「结论」,即时补充或更新人类的知识1.0和2.0,可大力支持人类知识3.0的成长。知识3.0的成长过程非常仰赖知识1.0和2.0来检验和去芜存菁,所以在AI机器人的潮流下,人类的知识3.0将迅速成长。拥有新潮知识3.0结构的人群,其职场的竞争优势也将迅速提升了。


以『种牛痘的故事』为例

在二百多年前,全世界流行天花疾病,许多人死于天花疾病。有人基于事实而归纳出结论性知识:「天花疾病将导致人类灭亡」,这是知识 1.0。还有一些人基于事实和假设而推论出:「可增加医院设施,加快研究天花病因,可望开发新药物来治愈病患」。



图4 : 知识1.0和2.0:以天花(种牛痘)为例
图4 : 知识1.0和2.0:以天花(种牛痘)为例

1798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基于他的梦想:「我可以走出医院去观察一些没有生病的人,去探索没有生病的原因」。



图5 : 知识3.0:基于梦想
图5 : 知识3.0:基于梦想

于是,他观察到一个现象:在某个村庄里,挤牛奶的女工似乎没有得到天花的病例,而且发现这些牛身上的牛痘病毒都曾经感染给女工们,而这些女工们在痊愈之后便对牛痘免疫了。这种知识3.0的幕后是溯因推理,它的优点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创造性行为(梦想)。这通常无法直接加以验证,但可以拿知识1.0和2.0来加以检验。如果得到证实,常常只能得知该梦想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或然率)。如果被证成伪(否证),则梦想(假说)就完全被推翻了。


例如,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的这项梦想,一开始并无法得到实证,但也无法被否证,它就继续追求他的大胆梦想,继续深入探索各种可能不会生病的原因。终于突破了人类的困境:发明了「种牛痘」的天花预防疗法。



图6 : 突破困境之路,常在无法被否证的地方。
图6 : 突破困境之路,常在无法被否证的地方。

这种创意型的(溯因)思维习惯是人类的专长、机器还不具备这种智慧。在AI大数据潮流下、善于这种「溯因性」思维习惯的人群,其职场的竞争优势将日益上升。


知识3.0与教育新途径

人们总是渴望拥有简单与美,以便提升自己处理和掌控复杂的能力。人们从复杂到简单的主要途径有二: 1.从经验(观察)中归纳出来;2.从想像中设计出来。


在知识1.0里的主要途径是:从经验(观察)中归纳出来。其中,长辈们经历多,比较容易归纳而得到简单纲要。而年轻人因经验少,难以自己得到简单纲要,只能拿长辈们归纳出来的简单纲要去应用。因此,如何(how-to)做出有用的效果是教学的重头戏。于是,长辈(老师)面对复杂,从复杂归纳出简单纲要(包括原则和做法),然后老师把简单纲要教给学生,让学生拿简单纲要应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因而在教育上,学习「做」的技能是重头戏。老师阐述着结论的涵义和原有的背景(现象),学生则基于结论,进行实际应用,从应用中进一步领悟出结论的深层涵义。


由于,在知识1.0里欠缺了像知识2.0的演绎思维过程,导致知识1.0常常结论清晰,但缺乏说服力,学生也无从学习其幕后的思维过程的知识,例如孔子如何想出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结论呢? 在知识1.0里,并没有叙述孔子的创造性思维逻辑,并没有传授「想」的技能。


在知识3.0里,「想」的技能和「做」的技能一样重要。例如,在「想」的过程中,人类天生就善于变换视角(view),而且能兼具多重视角(multiple view)。由于许多客观的真理常常是人类在现阶段所无法得知的。所以,知识(knowledge)常常表达人们内心从特定视角所看到的现象,并非叙述着真理。于是,兼顾多重视角,非常有助于人们洞察复杂外貌背后的简单和美感。


「想」的技能就是思维技能,在知识3.0里,思维技能是教育的重头戏。学生和老师一起面对复杂,从想像中设计出简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老师学习到「想」的技能,学会了如何面对复杂、设计出简单,因而提升了学生处理、管理复杂的能力。其心中,这些复杂就不再复杂而不害怕、信心满满了。在学生未来4、50年岁月中,面对新世界的百花齐放、繁荣多变,就不会害怕、优雅地抓住幸福机运了。


简而言之,在知识1.0里,学生与老师是user的关系,老师把归纳出来的简单纲要,包括结论和做法(how-to)教给学生,而学生则「使用」(use)这些简单纲要去面对复杂的新环境。所以,学生是老师的用户,也就是学生与老师之间是user的关系。


到了知识2.0之后,学生与老师之间则转变为co-designer的关系。两者任务是:一起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然后一起得到简单纲要。所以知识2.0的文章里,更多叙述了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想」的技能。


一旦老师们走出知识1.0的古老雕堡,带领学生迈向广?无垠的原野,踏入无人走过、阴暗的森林,一起寻找出路径。可培养学生「与不确性共存」(living with uncertainty)的心境、勇气和能力。


『知行合一』的新解

由于知识1.0没有叙述思维过程和「想」的技能,老师阐述着结论的涵义和原有的背景(现象),学生则基于结论,进行实际应用,从实践(how to do)中领悟出结论的深层涵义。所以个人的知行合一,在知识1.0里是很重要的。然而,其领悟出来的「知」是偏于智慧(intelligence),而不是知识(knowledge)。


自从文艺复兴时代,英国牛津大学开始招收平民学生就学,而老师(教授)们则为终身职,专心在学校里研究知识,然后公开其知识,反而是实施个人的「知行分离」。因为知行分离,知(智慧)与行(实践)之间需要有一个可传播的符号形式,称为:「知识」。为了广为流传后代,大学教授要是公开其知识(publish),能够让更多贵族可教、更多平民可学,并流传给后代。反观东方,在宋明时代盛行个人的知行合一,导致社会上可分享、流传的知识匮乏。而西方因施行个人的知行分离,而让社会上知识大幅充实,反而促进了整体社会的知行合一。


「智慧/知识/笃行」是三个层级,强调个人知(智慧)行合一,很可能导致知识层的匮乏。也可能导致社会的整体知行分离。如果人人都各自知行合一;例如尼姑自己念经求智慧,又种菜修行,她们与农民之间交换的知识就更少了。西方人早已表示:Knowledge is power,而不是Intelligence is power。


AI机器欠缺的『假设性思维』

在「想」的技能方面,自从知识2.0时期以来,假设性思维就扮演重要角色,是一项基础的思考技能。科学也是筑于假设(assumption)之上。


前文提及知识常常叙述着人们从特定视角所看到的现象,而人们会采取哪种视角来看待新事物,常常受到内心假设所影响。例如VR(虚拟实境)是不是一项技术呢?其实,真理并不重要,因为真理可能是人类在现阶段无所得知的。重要的是,我们内心以什么视角来看待它呢? 所以反思内心假设是一项「想」的技能。


「假设」是人们思考的必要过程,在推理(reasoning)的过程中,被视以为当然、如同事实而未加以明述的信念。例如,知行合一、乱中有序、好心有好报等都是人们常见的假设。假设是人们思考的必要过程。做假设(making assumption)是人类的重要思考技能。假设既能协助人们思考(推理),也常局限人们的思考、导致影响其决策、行为和结果。


例如,企业经理们可以反思自己公司的商业模式背后的假设;并基于相同(反思)技能,去洞悉竞争对手商业模式背后的假设,便可预测双方未来行为;然后变换自己的假设,拟订自己的新商业模式。


人类擅长的:反思『不自觉的假设』

刚才说明了,人们会采取何种视角来看待新事物,常常受到内心假设所影响。所以,反思内心不自觉的假设(unconscious assumption)是一项「想」的技能。不自觉假设是人们思考的必要过程,虽然它并没有足够证据支持,但经常被自己视为理所当然而不自知。因此,假设既能协助人们思考(推理),也常会局限人们的思考,导致影响其决策、行为和结果。


例如,有一家百货公司贴出公告:「本周六中午将举行泳装选美大赛」。到了周六中午,许多男士出现了。比赛开始没多久,观众个个失望地离开了。为什么这些男士们会有这种行为呢? 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假设:「那是女生泳装选美大会」,却事与愿违,而且他们自己事先也没察觉这个假设的存在。


再如,我们也可以反思一下,我们内心是否有个假设: 限时间的笔试可测量出一个人的想像、思考能力。因而推导出一个结论:在台湾大学联考中,一些联考成绩不佳的学生,其想像力、思考力、创造力就不如考上知名大学学生。然后,依此项(似是而非的)结论而做了决策和行动:知名大学的学生宜多培养「想」的技能,而其他学校的学生则宜培养更多「做」的技能。其实,这只是一项心中的假设,并不是真理!


假设vs.假定(梦想)

假定(hypothesis)是一种特殊的假设(assumption)。在思考推理上,特殊的假设性事物等同于事实(fact),做为推理(产生结论)的基础。自从知识2.0,假设性思维是核心,是演绎逻辑的要素。例如,我计画在台北市建立「知识3.0教学」基地。假设这个基地今年会很成功的对所有中小学在职老师进行知识3.0师资养成培训。


以上的假设,视之如同事实,然后做个假定(hypothesis): 它会让工业4.0的普及率提升20%。假设可能与现实不相符(例如,台北市可能没有人提供经费),才称为「假设」。在人们的心中,假设则可等同于事实,做为推理(产生结论)的基础。这样可以让我们把焦点集中于检验假定:它真的能会让工业4.0的普及率提升20%吗?


假定常常是忆想(梦想)出来的、可质疑的,要拿事实(facts + assumptions)来仔细检验的。经过努力检验,如果检验成功,提报给市长,如果市长也支持,再返回到假设,开始思考如何把假设转化为事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当假设变成事实了,则假定也可望成为事实了。于是,梦想成真了。


结语

梦想(hypothesis)是空中楼阁,而假设(assumption)是空中楼阁的地基,事实(fact)则是现有的一片土地。如果一个学校只教导学生天天务「实」地当农人耕耘既有的土地,新生代就不懂得要去打造地基,导致空中楼阁还是空中楼阁。为什么不懂得要去建造地基,因为学校没有珍惜、呵护学生的想像力、梦想力,不用心培育学生勇敢去筑空中楼阁之美梦。这可能导致学生们只会一步一脚印(赤脚)耕田,做极低薪的工作!


例如,台湾的各级学校应该教育下一代新秀们去筑梦、造地基、然后根植于土地上。然而,别忘了顺序有先后:1.筑梦;2.造地基;3.根植于土地上。若顺序颠倒,就变成了世世代代当农夫,不知要造地基,人人空想。


其中,熟谙两种假设,属于「想」的技能。而把假设转变为facts则属于「做」的技能,两者都是创新的必要元素。知识3.0有助于强化思维(想)技能的培育,学生们就愈能抓住创新机会。在学生未来数十年的人生中,愈能抓到幸运、致富的机会。脱离现在老师们所教他的古老耕田「做」法,进而带动下下一代的不断创新。而知识3.0就是来自于大胆梦想,并擅用知识1.0和2.0来检验、去芜存菁。这种思维过程和结论的叙述,就称之为:知识3.0。



图7 :  基于大胆假想的思考过程和结论
图7 : 基于大胆假想的思考过程和结论

期待大家更珍惜年轻人的多元思维,并添加更多思维技能,唤起人皆有之的想像力、洞悉力,让他们在未来4、50年岁月中,能在千变万化的新环境中,抓住更多幸福、致富的机会。就如同英国的Edward Jenner医师突破困境的美好之路,常在无法被否证(当然眼前也无法实证)的梦想中。


**刊头图(source:Pi Security Solutions)


相关文章
MR整合现实与虚拟 创造元宇宙数位生态系
22FDX制程为AR技术带来重大变革
2021年手机游戏的七大趋势
预见AR技术里程碑 低功耗设计与演算法见真章
真实与虚拟结合互动 MR当仁不让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Ansys模拟分析解决方案 获现代汽车认证为首选供应商
» Pure Storage更新专为订阅经济打造的合作夥伴计画战略
» MIC:XR头戴装置以Apple与Google新品最受期待 Vision Pro购买观??者占四成
» SOLIDWORKS公开演示未来AI 率先导入工业设计软体应用
» BMW与达梭系统合作 打造3DEXPERIENCE未来工程平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3J8M6NUGSTACUKQ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