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徠通自主開發線切割技術
扮演全球產業轉型推手

【作者: 陳念舜】2016年05月03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14911】


當全球產業正面臨下一波升級轉型契機,由於工具機向來被視為工業之母,企業固定投資的領先指標,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放電加工、線切割機種,因為可配合開發零件及民生消費產品所需模具,甚至將帶動多軸加工應用逐漸普及,未來發展影響產業的層面既深且廣。


據悉,放電/線切割技術最早於1940~50年代由蘇俄、美國投入開發後,逐步推廣到日本、歐洲等世界各國,直到1954年瑞士Agie公司始推出首部高精度放電加工機,主要加工應用於五金、3C、汽機車等零件沖壓/塑膠射出/鋁擠型模具,以及零件、治具加工大量快速加工成型的產品。台灣工研院則在1991年率先投入研發PC-Based線切割機控制器及放電電源的關鍵技術後,1999年成功發表國產機種上市。


早期從成功大學機械系畢業後,旋即於1991年入伍接受軍官役訓練,進入工研院機械所服國防役,讓徠通科技(AccuteX)總經理梁瑞芳有機會從無到有,全程參與當時台灣仍無法自主開發的CNC控制器過程,讓他獲益良多。在12年帶領線切割機及CNC研究計畫期間,除了成功建立台灣線切割機控制器及放電電源等關鍵技術的商品化,將第一部線切割機銷售到南非,突破日本及瑞士大廠的壟斷局面外;也積極將技術移轉予台灣廠商,克服FANUC控制器取得成本過高問題,順利輔導多家企業投入生產線切割機。



圖1 : 徠通科技總經理梁瑞芳建議台灣廠商未來發展方向,須滿足無人化、低人力需求逐漸提升;因應無人化的加工需求,讓機台能自動完成工作內容。(攝影/陳念舜)
圖1 : 徠通科技總經理梁瑞芳建議台灣廠商未來發展方向,須滿足無人化、低人力需求逐漸提升;因應無人化的加工需求,讓機台能自動完成工作內容。(攝影/陳念舜)

也因為沿襲此一脈相承的深厚基礎技術背景,讓他在2003年離開工研院後,加入徠通團隊擔任總經理,從線切割機產業研究者,一躍成為企業經營者。利用掌握充沛的自主技術能量,上從IC、PCB、控制器等核心元件高階技術,下至控制器、機電整合、機構設計、軟體開發應用的基礎技術,都能一手掌握,打造絕佳的精度、效率、穩定度;進而迅速推出100%全自製的自有品牌,與日本、瑞士等國際大廠一較高下。



圖2 : 線切割機的4大技術要求指標,為精度、速度(加工效率)、面粗度及穩定度。(攝影/陳念舜)
圖2 : 線切割機的4大技術要求指標,為精度、速度(加工效率)、面粗度及穩定度。(攝影/陳念舜)

梁瑞芳進一步剖析線切割機的4大技術要求指標,約可分為:


精度

包括Pitch/轉角/工件上中下精度,是線切割機最重要、價值最高的指標,也是目前與雷射、水刀加工機的最大差異。


速度(加工效率)

係因應顧客加工效率越快,即代表可用較少需求的設備,獲利最多,目前線切割機的加工速度約雷射機的1/1000,還須考慮1~3刀的加工效率、轉角減速後效率、高厚度工件效率、非貼面加工效率。


面粗度

以線切割機做為最後加工手段時,表面應達到一定水準,才能減低沖壓模具之磨擦,延長使用壽命或提升塑膠模具的表面質量。


穩定度

不仅须减少机器故障率、提高自动化程度。还要求同/多机台加工一致性,前者尺寸重现性高;后者可让不同机台加工之工件能互换配合,将同副模具拆开在不同机器加工,而这也是台制机种向来最受垢病的地方。


次要指標還有機器外觀、行程大小,包括為了配合工件尺寸大小有別,現今大部份模具在標準尺寸外,可拆模就盡量拆模,到不同機器上加工,以壓縮交貨時間。


挑戰超日趕歐競爭對手 建議搭配智動化產線方案

梁瑞芳指出:「通常客戶對於第一刀的加工重點在加工速度、第二刀以上要求上中下及輪廓精度、第三刀開始要求面粗度。」現階段大多數客戶對台廠要求還不高,使用習慣是1~4刀用台灣機、4~7刀用日本機、7刀以上用瑞士機。但因為台灣線切割機能自主掌握放電電源、搭配控制器─電源之伺服進給等關鍵技術,得以更穩定進/退刀,使得精度差異不大、成本回收時間短,還能在對高(變)厚度工件之加工速度上領先歐日系大廠。


Quote:台灣線切割機能自主掌握放電電源、搭配控制器─電源之伺服進給等關鍵技術,得以更穩定進/退刀的品質。


然而,线切割机在精度上,除了要求环境温度必须控制在20±0.5℃,以维持Pitch精度;转角圆弧精度仍为影响冲压模具间隙控制的最大关键,尤其是在连续又小的转角最难控制加工精度,容易造成外角易崩、内角留料。 「当圆弧精度佳时,可均匀控制间隙;反之,恐将冲头推往另一边,导致间隙不均且配合间隙大。」梁瑞芳说,目前台湾与国外知名品牌的技术差距,使得误差可能高达30μm以上,造成与中走丝差异不大。


他强调:「台湾线切割机产业要能稳定成长,不仅机器本身要有良好的加工技术与环境,最重要的还是使用者要有信心。否则,像现在反而是南韩Samsung、LG大举采购徕通线机器与友达、群创竞争,也非业者乐见。」


建议台湾未来发展方向,在市场面要视加工精度而定,迎战中走丝、雷射加工机为潜在威胁对手,满足高精、航太零件等特殊加工需求;满足人力成本不断攀升,无人化、低人力需求逐渐提升。技术面上要提升Pitch精度与寿命水准,搭配IT技术连结单机、整线/厂,提升加工排程效率和机器稼动率;因应无人化的加工需求,让机台能自动完成工作内容。


相关文章
台制控制器深耕产业专用领域
建立混合动力车辆原型系统进行处理器??圈模拟
光学检测系统应用於精密模具加工
厚植台制CNC软硬实力
引进欧日系CNC数位分身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东元建构绿色移动事业版图 跨足快充电桩、改装车电气化市场
» 东元TMTS展出全系列IE5马达 助产业晋升绿色智慧工厂
» 台达机电事业群安规实验室取得美国UL Solutions授权 交流马达驱动器及伺服驱动器测试验证能力获高度认可
» Secutech 2024 台北国际安全科技应用博览会推动AI赋能.展现超越安防新动能
» Basler 与 Siemens 强强联手推动机器视觉和工厂自动化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K9VUVLISTACUKK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