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有机电激发光二极体)是近年来相当受到瞩目的平面显示技术,相较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平面显示技术TFT-LCD与PDP等,具有多项技术优势,也吸引全球包括台湾在内的许多厂商投入发展,不过由于该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发展还属于萌芽阶段,未来是否能在平面显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往后的两年将是最重要的关键时刻。

OLED技术发明人Kodak资深研究员邓青云
OLED技术发明人Kodak资深研究员邓青云

OLED是由华人科学家邓青云所发明的,其研究领域原本是在太阳能电池的有机材料研究上,邓青云表示,OLED的技术灵感也是从有机太阳能电池而来,从1979年这个概念出现到1987年终于获得专利权,期间也经过很多技术的改进与调整,而OLED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其发光原理与LED(发光二极体)类似,只是透过有机薄膜,以低驱动电压使其产生电激发光。

OLED的技术特点包括,其为主动发光,所以不需要背光协助显像,产品体积不但轻、薄,甚至具备可挠性,广视角(接近180度的视角范围)、低制造成本与低耗电量等,邓青云强调,与TFT-LCD相比,OLED的反应时间是液晶的1/1000,以显像粒子为例,TFT-LCD大概是分子大小,不但画质较差,颜色转换率也较慢,因此反应时间高达数十毫秒(ms);而OLED显像单位为电子大小,除了画质较好,颜色转换率也快,反应时间在10微米(μm)以下。

所以OLED更适合作为动画显示产品,虽然目前OLED产品以小尺寸为主,但邓青云指出,尺寸大小并不是技术瓶颈所在,TFT-LED也是历经20年的发展,才成为现在这个模样,OLED面板要做到20吋大小并非难事,该技术不但起步较晚,迈入商业化应用也只是最近两年的事,未来两年是市场发展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如果相关问题可以获得解决,甚至有机会成为平面显示器产业的主流技术。

不过OLED在技术上也有其劣势,邓青云指出,该技术最大的问题在于寿命,目前全彩OLED面板使用时间约为3000~5000小时左右,相较于其他平面显示技术数万的使用时间,显然在市场的拓展上具有一定的不利因素,因此目前OLED技术研发的方向锁定在延长其使用时间上,目标是2~5万小时,透过新材料与多层架构的方式,以延长OLED面板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价格因为技术成熟度尚低,所以价位仍高,但在技术持续发展与厂商产能开出的溢注下,价格如能在两年滑落到合理范围,将使OLED成为最耀眼的平面显示技术。

(采访\廖专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