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慧技术的演进,服务型机器人的发展开始加速,2014年6月软体银行与鸿海合作推出了Pepper,而在2016年年初出现了AlphaGO,这些迹象都显示出相关技术出现了一大突破,逐渐让服务型机器人开始崭露头角。
|
/news/2018/02/05/1824568420S.jpg |
工研院机械所智慧机器人技术组组长游鸿修指出,服务型机器人问世後,也因应应用场域的不同,逐渐走向了多元的发展。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服务型机器人,无论是Pepper或是华硕推出的Zenbo,皆有一大特色,即皆可开放使用者以开发他们想要做的应用模式,游鸿修认为,目前工业型机器人的产值与需求皆大於服务型机器人,但根据各项统计资料皆显示出,如此的情势於2021年时可能会有所不同,这都显示出服务型机器人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高。
近几年来,微软、Google等大厂纷纷表态投入服务型机器人的相关研发,显示出此类机器人的发展潜能,但游鸿修认为,服务型机器人目前尚未出现杀手级的应用,所以目前市场仍未出现热卖的情况。
由於人们一直对於「人型」的机器人存在着许多美好的想像,除了可以是生活琐事的帮忙者外,也可成为亲密的陪伴者。对此,游鸿修表示,在未来的五年内,服务型机器人将会朝向高阶帮忙者的角色发展,比如将可提供倒水,或是协助老人起身等服务。
对此,IDC企业应用研究部资深市场分析师蔡宜秀也认为,在许多科幻电影的渲染下,许多人对於机器人有诸多的想像;无论是装置能够流畅地与人类对话,或者是可以满足人们在生活上的需求。
蔡宜秀表示,服务型机器人仍处於发展中的阶段,所以目前尚不能达到人们对於机器人的美好想像,但随着装置的关键零组件发展将越来越精密,且加入更多元的软体服务功能,并导入类似Amazon Alexa的主导系统後,服务型机器人将可更加精致化,并走向认知分析、自主学习的应用模式。
蔡宜秀认为,往後的服务型机器人会开始结合自然语言辨识的能力,并且将搭载聊天机器人功能助理,有趣的是,大众都会被机器人这个「人」字所困囿,认为机器人就是要做成人的样貌,但其实人是一组复杂的机构,光是要让机器人使用双脚走路就得煞费苦心,所以若是仍将机器人定义为人型的话会产生相当多的局限性。
蔡宜秀表示,服务型机器人在设计上开始出现变化。对於此类机器人而言,软硬整合、搭载分析能力,并且加入应用产业相关知识已是基本功;服务型机器人能够依照不同的产业应用,适时适地的呈现其样貌,并且熟悉应用产业作业流程,才能进一步地做出服务优化,并解决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才是往後服务型机器人的设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