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2022智慧城市产业交流 公私协力共创智慧之都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2年09月08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3842】

2022智慧城市产业座谈会日前於台北城博会内举行,由台北智慧城市专案办公室分享智慧城市执行经验、剖析台北的公私协力要素、交换产学研对未来新趋势政策建言,以期让北市朝向宜居永续的智慧城市持续迈进。

2022智慧城市产业座谈会的与会贵宾们合影
2022智慧城市产业座谈会的与会贵宾们合影

「智慧城市产业座谈会」首先由台北市??市长彭振声致开幕词,表示智慧城市是世界各国重要经济战略及国家经济转型的升级蓝图,也是各国城市高度重视之发展议题。台北市政府推动智慧城市,以「宜居永续为愿景,生活实验室为概念」,透过开放场域促进公私协力合作「概念实证专案」的方式,将创新智慧科技落实为解决城市问题的行动方案,满足市民的需求,如此的创新机制,因有产业界的无偿投入,方能广纳民间创新能量,进一步构筑政府、市民、产业,三者共荣的生态体系。

资讯局局长吕新科表示,智慧城市的推动无法单靠公部门的力量,需要公私协力共同合作。此外,台北智慧城市推动策略,以生活实验室概念广纳创新能量带动公部门文化形成社会创新;而今年大数据中心的成立,则是强化数据整合为城市驱动治理的第一步,以科技创新推动市府数位转型为市民带来更便利的智慧台北。

远传电信总经理暨台湾智慧城市产业联盟会长井琪,谈及智慧城市产业未来趋势与应用,说明驱动科技创新的动能始终源於社会需求,未来将结合的云端运算、大数据、AI等技术,以更创新与智慧化的科技落实於民生相关应用,降低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趋势座谈会议中,由负责执行台北市场域实证计画的台北智慧城市专案办公室(TPMO) 主任李镇宇担任主持人,并与资讯局局长吕新科、台湾智慧城市产业联盟会长井琪及数位转型学院共同创办人暨院长詹文男博士进行精采对谈。针对全球碳排议题,吕新科表示数据的搜集与整合需要有客观的标准化定义,期待政府单位与产业与民间建立共同的观念与做法。井琪说明,藉由中央建立统一规范,过标准化让企业有所遵循,而建立共同平台则能促进数据共享。最後,詹文男则提到净零碳排需由上而下、以大带小;让政府制定相关机制与规范,让大公司辅导小企业,携手迈向净零碳排新社会。

今年台北市政府荣获「2022 IDC亚太智慧城市大奖」,包括获得公民叁与类(Civic Engage ment)的「i-Voting 网路投票实现梦想 直接民主向下扎根」专案及教育类(Education)「实现校园数位4.0的关键-亲师生平台」专案,由彭??市长代表市府获IDC台湾总经理江芳韵颁发奖项。此两项获奖专案於「台北城市博览会」现场展示,让民众与产业人士感受台北的成长与蜕变。

藉由政府与业界进行城市发展及产业脉动的双向交流,不仅让产业进一步了解对於台北市智慧城市未来推动发展方向,也展现市府开放、积极合作的态度。期待未来有更多业者投入叁与市府转型与创新,让更多的创新应用在台北市发生,朝向智慧城市加速发展!

展览讯息

展览名称:台北城市博览会 (TAIPEI EXPO)

展览时间:8/27(六)-9/11(日)

展览时间:周日至周四:10:00-18:00;周五至周六:10:00-20:00

展览地点:花博公园争艳馆(台北市中山区玉门街1号)

叁考网址:https://cityexpo.taipei/zh/about.html

關鍵字: 智能城市  城博会 
相关新闻
AMD助Sun Singapore为AI智慧停车解决方案??注效能
[COMPUTEX] NXP技术长Lars Reger:为世界打造能够预测且自动化的智能自主设备
三菱电机子公司加入柏林TXL智慧城市开发项目
MIC:智慧城市整合AI技术 带动软硬体与设备新商机
东元推出虚拟电厂 打造永续智慧城市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CAD/CAM软体无缝加值协作
» 云平台协助CAD/CAM设计制造整合
» 谁在守护机器安全?资安管理与存取控制必备指南
» 雷射干涉仪实现线型马达平台 位移即时补偿回授控制
» 使用MV Drive、同步传输控制降低能源成本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74FTKF2STACUKE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