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绿色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再添国际助力。国立台湾海洋大学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日前签署合作备忘录(MOU),正式启动地热能源研究合作,携手加速北台湾地热资源开发。这项合作由海大李昭兴荣誉教授与张忠诚教授,与该校经济地质局(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局长Dr. Ken Wisian宣布正式展开地热研究合作,期??能加速台湾地热资源的开发。
 |
台湾海洋大学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近日签署合作备忘录,正式展开地热能源研究合作。 |
在全球绿能浪潮下,地热能源的开发备受瞩目。国际能源总署(IEA)预测,至2050年全球地热装置容量将达到800GW规模。对应此发展趋势,台湾经济部能源署也於今年初将2030年地热发电目标上调至1.2至1.5GW。
由於台湾从北北基到宜兰地区,无论陆地或近海皆存在可观的地热资源,且北东电网几??涵盖大部分的地热潜能区,此区域具有能源转型最隹条件。李昭兴教授指出,地热开发不仅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更有机会建立崭新、符合台湾社会需求的地热产业链。
AIT处长谷立言近日指出,美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囗国,具备从地热、核能到先进电网技术的全方位能源解决能力,可??为台湾提供关键技术与资源支持。李昭兴荣誉教授指出,台湾地热产业仍在发展初期,透过国际合作发展属於基载电力的深层地热资源,将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创造更新、更好、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地热产业链。双方的合作将包括技术交流、研究合作以及共同开发地热资源,不仅有助於台湾地热资源的开发,也将促进两校在地热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创新。
德州大学在地热应用方面经验丰富。Dr. Ken Wisian分享经济地质局实际应用的成果,包括早期执行的「地热无所不在」(Geothermal Anywhere),以及近期执行中的技术经济建模系统,可分析150种以上变数,帮助评估地热开发专案在经济与技术上的可行性,提供开发商叁考。此外,地热不仅可应用於电力生产,也能直接利用或是与发电混和利用,例如适用於农产品乾燥加工、温室供暖、或蒸气吸附式冷却等非电力用途,提高地热能源的整体效益,如今在德州已有类似的企业。
透过此次合作,双方将展开深入的技术交流与联合研究,并致力於建立地热开发的实务应用模式,进一步推动台湾地热产业走向国际,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