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这些科技龙头大厂纷纷跨足硬件产业,推出自有品牌产品,消费者在价位、尺寸、软件、硬件规格商的选择越来越多。然而,对这些平板厂商来说,随着更多产品的发布,市场竞争势必将更加激烈。
为了追赶已跑在前面苹果和Google,微软在宣布将推出Windows 8后,甚至不惜冒着打破传统以来的商业模式风险,一脚跨入硬件产业中,推出自有品牌的硬设备 - Surface平板计算机,藉此拉抬Windows 8声势,但此举也形同和硬件厂商正面交战。
Surface定价左右为难
做为微软进军硬件市场的首项产品,Surface自从现身后就话题不断,其中最被关注的就是价格范围以及微软和原有合作伙伴间的关系。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门WitsView认为,Surface的推出搅乱平板计算机业界的一池春水,而尚未公布的售价更是牵动着后续市场版图消长的重要关键。
微软公布推出Surface后,其价格众说纷纭,其中以499美元及199美元最受到猜测。
499美元定价 微软杠上iPad
由于Surface在尺寸和硬件规格上,相较于主流的Android 10.1吋平板计算机都要来得高。根据消息指出,Surface在材料成本上至少250美元,甚至可能高达300美元。如果确实反应成本,Surface平板计算机的合理定价恐怕至少得从599美元起跳,这不仅让消费者却步,其价格且更直接与微软和英特尔所强打的Ultrabook重迭。
Surface强调搭载薄型键盘的便利性,产品功能早已烙上笔记本电脑的影子,一旦售价无法脱勾,势必对Ultrabook的销售产生磁吸效应。自家产品相互竞争的情况,恐怕不是微软所乐见的。
WitsView研究协理邱宇彬指出,微软本身雄厚的资金实力是无庸置疑的,过去发表Xbox360游戏机,微软也曾透过补贴政策将产品售价压低,顺利让Xbox360在陌生的家庭娱乐市场快速站稳脚步。类似手法若复制在Surface平板计算机上,其销售价格可能落在499美元,与现行iPad与Android等主流平板计算机相近。
如此一来,Surface出色的规格搭配平实的价格,势必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动,有利微软缩短Windows 8平板的普及速度,并透过母鸡带小鸡策略的实践,为其他品牌伙伴在接下来Windows 8平板计算机的推广与销售上加分。
199美元如同双刃剑
不过也有消息指出,微软在TechReady15会议中决定,Windows RT版的Surface将可能定价在199美元。若消息属实,那么将会对平板计算机市场带来比499美元更大的冲击,Surface将会快速地抢占市占率,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价格相同的亚马逊Kindle Fire。
微软以远低于成本的199美元当作定价,有人认为这样的模式和亚马逊类似,微软希望透过订阅(Subscription)的收费模式获利。此外,低价策略也有利于市场竞争,微软更可藉此提高Windows 8市占率,并让用户熟悉新的操作系统。
然而,如果以这样的价格,那么微软不但没有盈利,反而得花费大笔资金补贴。因此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价格不太真实。IDC指出,199美元定价策略成功机率很低。IDC 分析师 Bob O'Donnell表示,即使透过两年绑约的方式来促销,也很难成功。
原因在于透过微软的补贴或利润的牺牲,或许Surface能够以突出的性价比在市场中突围,但其他品牌不一定具备这样的实力与意愿。
微软目前仍然和PC厂商维持微妙的共生关系,过低的价格将引起这些厂商不满,从而影响Windows 8市场,甚至可能转向Android怀抱。对此,宏碁CEO王振堂曾说过,Surface如价格为199美元,将会为微软合作伙伴带来极大的冲击。一旦少了这些强力伙伴的支持,对微软而言,将PC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平板计算机市场的过程将变得更加困难。
Surfacevs. PC厂 微软双赢或双输?
除了售价外,微软另一个大问题就是该如何和硬件厂商们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首次宣布推出Surface之时,微软始终坚持尽管首次涉足硬件产业,但并不代表微软放弃过去授权Windows操作系统的商业模式,并且不会疏远其原有的合作伙伴。
Gartner半导体产业首席分析师邓雅君认为,虽然短期内会有反弹声浪,但是微软不会冒着失去重要合作伙伴的风险而涉足硬件事业,推出Surface只是希望能藉此展现Windows 8软件优势,未来是否继续生产平板计算机还有待观察。宏碁创办人施振荣也表示,过去Intel也曾推出自有品牌的主板,并在达到目标后就停止生产。
微软执行长Steve Ballmer也在日前的全球伙伴会议(Microsoft Worldwide Partner Conference)中表示,Surface只是一个参考设计,仅是广大的Windows生态系统中的一小部分,且对于众多的合作伙伴来说,重要性仍在,并不会因此降低。
联想平淡的态度验证了Steve Ballmer的说法。其执行长杨元庆在日前一场会议中表示,微软和联想仍然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且微软的专长在于软件而非硬件,而联想则擅长硬件方面,因此不担心Surface所带来的冲击。
然而,认同Steve Ballmer说法的人还是不多,包括微软自己。
微软自行生产硬设备或许是能够和苹果在价格上有所竞争的唯一方法,然而这样的做法却让微软失去其软件公司的定位。且微软也在最新的年度报告中坦承,Surface装置的确会和OEM合作伙伴的产品竞争,并削弱这些OEM厂对微软的支持。
除了宏碁率先发难之外,其他合作伙伴不满的情绪也早已溢于言表。国外媒体更指出,已有业内人士开始寻找能够同时对抗iPad与Surface的方法。
首重价值 台厂价格思维应转变
此外,微软对于操作系统较高的授权金额,让Windows 8与Android平板计算机间存在一定的成本差异。不过对此,邓雅君认为,台湾厂商思维应该转变,应以「价值」而非「价格」。
她认为,台湾厂商过去在Wintel阵营中习惯做一样的规格、一样的东西,因而常陷入价格之战。而在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推出后,Google的Android改变以往的商业模式,厂商能够发展自己的平台、决定自己的规格,过去价格之战已不再是绝对,台厂应从其中找到利基点,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