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全新的可攜式TFT顯示器驅動技術
 

【作者: Markus Hintermann,Patrick Nolan】   2003年07月05日 星期六

瀏覽人次:【5853】

手機的快速革新顯現在技術的各個方面。手機除了向外型小巧化發展外,用戶介面的功能也顯著的改善。例如手機的鍵盤日益縮小,而螢幕的面積卻不斷加大。目前的手機嵌入了一個先進的“介面螢幕”,與幾年前流行的2×12行字元顯示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就技術面而言,畫素不僅數量增加,尺寸也變小,因此使高品質、高解析度的螢幕得以廣泛應用於手機上。而現在由單色螢幕轉向彩色螢幕的趨勢,又讓所有手機製造商面臨在技術開發上的挑戰。由於手機設備的小巧特性,手機電池的壽命是有限的,因此顯示模組所消耗的功率必須儘可能降低,尤其是有些機種的螢幕總是不斷地顯示資訊,對顯示器的功耗要求更須嚴格。歐洲GSM手機顯示的內容通常是網路供應商、電池電量及訊號強度。


顯示器的演變歷程

可攜式設備為何要發展出彩色顯示功能?也許因為大自然本身就是豐富多彩,而非黑白分明。但僅因為這樣就在研究與設計上投入額外的成本,還因為高功耗而縮短待機時間,似乎不太合理。


顏色可用來強調資訊,能使資訊在小型螢幕上有系統的呈現,因此顏色的數量不是一個關鍵因素。針對大眾消費市場所推出的數位相機,可提供2→3→5百萬個畫素,具有極高的色彩解析度(通常為3×8位元),這也確立了影像品質的事實標準。在不久的將來,相機模組將整合到手機中,使高影像品質顯示成為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


與黑白顯示相比,彩色顯示的畫素尺寸必須很小。若尺寸過大,肉眼會看到紅色、綠色和藍色的畫素,而非一個單色點畫素。目前常見的點畫素尺寸是0.20 ×0.20到0.25×0.25平方釐米。若相機模組能應用在手攜式設備上,消費者就可以互傳個人照片。人的眼睛對皮膚的色調非常敏感,因此彩色顯示將需使用到4k至64k種顏色,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視覺效果。為了增強顏色的張力,數學上的擴散技術,如細緻過網技術已是一種越來越常用來改善色彩質感的高效益方法。


目前通用的傳輸標準WCDMA、GSM、EDGE、HSCSD及GPRS,可用來傳輸靜態或半靜態的影像,而3G標準將實現更快速傳輸的協定和小視頻序列。3G 應用的普及使顯示器必須縮短回應的時間,而採用TFT(薄膜電晶體)技術的主動矩陣顯示器將成為最佳的選擇。


顏色的成本

驅動彩色顯示與驅動黑白顯示截然不同,比較如(表一)。其複雜度包括三個因素:每個點的3種畫素都要單獨控制,因此需要多3倍的列向量輸出接腳,例如對4k顏色而言,每個點需用到12位元的記憶體,而黑白顯示只需用到1位元的記憶體。縮短回應時間(視頻)需要採用不同物理性能的液晶。對於控制電子元件而言,這意味著更高的驅動電壓。另一方面,TFT顯示器上常用的非晶體薄膜電晶體具有高啟動電壓,要求訊號達到20V。由於電池無法直接提供如此高的電壓,因而採用晶片上的升壓級來增加電壓,通常電容器都直接整合在液晶顯示器(LCD)驅動晶片上,但晶片面積也因而變大。


表一 黑白與彩色顯示的參數比較
參數 黑白顯示 彩色顯示
顏色深度 1 位元 4k (64k)顏色:
12 (16) 位元
行輸出 128 128
列輸出 128 384
最大驅動電壓 12~16V 16~25V
電池電壓 (常見) 2.4V 2.4V
電壓倍增係數 16/2.4 = 7 25/2.4 = 11
增壓 (晶片) 電容器 6 10

為了在驅動晶片(組)上整合大容量記憶體,採用了深次微米製程技術,不過該技術的最大容許電壓只能達到3.3V左右。一種創新的混合技術可滿足上述各種需求,這部分內容將在驅動器章節中進行深入討論。


驅動技術

綜觀

當我們在顯示器上打開一個深紅色點畫素時,我們會看到:


  • ˙將紅色、綠色和藍色點畫素放置在一起而形成的光學加色混合現象;


  • ˙每個顏色畫素的強度變化由傳輸強度控制。利用光電場相關性所產生的電場決定液晶(LC)被扭曲的程度;


  • ˙對固有畫素電容,如(圖一)中CLC充電,以設定和儲存電場;


  • ˙以電晶體開關(顯示器基板上的TFT)來控制充電過程;


  • ˙然後在顯示器驅動器中產生電晶體控制訊號。



《圖一 TFT cell》
《圖一 TFT cell》

一些尺寸資料

液晶被嵌入到兩個相距6(m的玻璃片之間,畫素的尺寸一般為230×230(m,這就產生了畫素電容CLC。顯示器驅動器晶片與TFT的柵極及源極,以及公共電極(CE)電路相連。AMLCD-單元上的非晶體電晶體具有的電子移動率,與半導體晶片所採用的單晶質晶片相比,大約小1000倍,因而可獲得更高的電壓閾值,參考(圖二);所需的柵電壓在15.25V範圍內,充電CLC的源電壓低於6V。因此柵及源驅動器最好採用不同的晶片,使柵驅動器使用專用高壓技術。不過對大型邏輯及記憶體模組而言,這方法不夠經濟,通常會將這些模組整合在源驅動器電路中。那麼使用外部記憶體如何?不考慮採用外部記憶體通常有兩個原因:首先,為了存取外部RAM,需要採用大型輸入/輸出驅動器電路,以建立可接受的噪音範圍,這一過程要消耗相當大比例的功率;其次市面上已經不再供應小型靜態或動態 RAM。將這部分設計成獨立的晶片,既不經濟,也不節省空間。


展望未來,帶有高壓特性的深次微米製程技術目前仍處於開發階段,但該技術將成為小尺寸TFT顯示器(160×128×RGB)設計單晶片解決方案的理想技術。


《圖二 傳輸特性》
《圖二 傳輸特性》

液晶特性

為了防止液晶材料退化,運作過程中,跨LC-單元的平均電壓必須為零。有四種不同的設計方案可供選擇:場、行、列或點畫素轉換。轉換方式越一致,影像品質越好,如(圖三)。事實證明,行轉換還可減少光學副作用,如交叉干擾、大面積閃爍等,此外,行轉換亦可以非常節省的功率運作。


《圖三 轉換模式》
《圖三 轉換模式》

實施驅動器方案

按順序掃描每一行,畫素值同步加於列訊號中。


直接驅動

通常採用2級驅動方案,允許設計直接的驅動器電路,如(圖四)所示。由於所需的電壓很大,為了降低最大電壓偏差,如下選項可供考慮:公共電極調變(CE),如(圖五);或飛利浦的4級驅動方案(FLDS)。



《圖四 直接驅動,2級行波形》
《圖四 直接驅動,2級行波形》

CE 調變

行訊號直接與電晶體的柵極相連,它能開關電晶體為畫素電容器CLC充電,而充電電壓被加在列線路上。在(圖五)中,訊號被轉換過來,CE調變的過程與此相類似。不過公共電極的調變方式,使得加在行及列上的電壓不能直接累加,因此無須採用高擊穿電壓技術。



《圖五 CE調變,3級行波形》
《圖五 CE調變,3級行波形》

四級驅動方案

類似CE調變方案,四級驅動方案旨在降低源驅動器所需的電壓範圍。如(圖六),該方案通過儲存電容器CST,將一個降壓電壓電容耦合到已預先充電的液晶畫素CLC上。(圖七)即為一個典型的畫素。



《圖六 四級驅動方案,行波形》
《圖六 四級驅動方案,行波形》
《圖七 點圖元平面圖》
《圖七 點圖元平面圖》

在該設計方案中,儲存電容器必須與前一行(N-1)相連。在畫素充電過程中,N-1行設定在中間電壓並產生一個耦合脈衝,當TFT開啟後,N行的畫素被充電至該列的電壓。充電後,N行的TFT關閉,N-1行的電壓即恢復到以前水準。這樣通過儲存電容器電容耦合至畫素的充電過程,N行畫素的畫素電壓得以改變。


功率的考量

顯示器的功耗可分為兩個部分:驅動器積體電路所消耗的功率及顯示器本身所消耗的功率。這裏著重於討論後者,如(圖八)。


《圖八  TFT AMLCD模組中的功率路徑》
《圖八 TFT AMLCD模組中的功率路徑》

在AMLCD顯示器中,顯示器所消耗的功率都是由顯示器電極(行、列及公共電極)上的各種充電或放電電容所致。為了計算功耗,需要利用電壓計算與顯示器內每個電極相連的電容負載。圖七顯示了一個簡化的畫素。在實際應用中,還會有額外的寄生電容。為了計算每個電極的負載,必須考慮所有寄生電容。


從(表二)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最低的功率驅動器是FLDS驅動方案。該方案借助降低行電壓範圍來實現低功耗,特別適合行轉換補償應用。


表二 60Hz 行轉換功率(mW)
影像 FLDS CE 調變 2級
全白色 2.55 5.99 0.94
全黑色 2.55 6.43 6.98
POPO 1.17 4.40 3.15
中灰色 1.10 4.33 3.15
均色 1.84 5.29 3.55

功耗還是太高?

電位的轉換可由一或兩個步驟完成,利用一個電壓源可一步完成,兩個步驟:先轉換成接地電壓,再轉換成最終電壓,如(圖九)。轉換成接地電壓可以將電容放電,功耗為零,而且可望減少顯示器功耗。以電容C從 U=5V向U=-5V的轉換過程為例。若電容器不通過額外的轉換步驟放電到0V,電壓源的能量消耗為C×(-5) ×(-5 - 5)=50C。若轉換過程有兩個步驟,即先放電到0V,無須從電壓源獲得能量,那麼整個轉換過程的能量消耗為C×(-5)×(-5 - 0)= 25C,只有前者的一半;參考(表三)。由此可見,仔細選擇模組的接地電位,並在適當時候轉換,可減少顯示器的整體功耗。



《圖九  首先轉換為地面波形》
《圖九 首先轉換為地面波形》
表三 不同步驟功耗轉換比較表
 影像 FLDS CE 調變 2級
 均色
(常見)
1.84 5.29 3.55
 均色
(兩步)
1.38 5.12 1.88

結論

隨著這些全新驅動技術的出現,具有高性能的彩色模組將可一一實現,這些性能包括對螢幕高清晰度與真實顏色顯示需求、適合視頻的顯示器回應速度、低功耗以符合現有手攜式產品對尺寸及主要功率耗散的要求等等,創新的技術填補了彩色STN與TFT之間的性能成本差距,也為TFT 顯示器技術的應用開闢了嶄新的市場。


(作者任職於飛利浦半導體)


相關文章
以馬達控制器ROS1驅動程式實現機器人作業系統
推動未來車用技術發展
節流:電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從能源、電網到智慧電網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艾邁斯歐司朗全新UV-C LED提升UV-C消毒效率
» ASM攜手清大設計半導體製程模擬實驗 亮相國科會「科普環島列車」
» TIE未來科技館閉幕 揭曉兩項競賽獎得主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登場量子論壇 揭幕TIE未來科技館匯聚國內外前瞻科技
» 國科會主辦量子科技國際研討會 鏈結國際產學研能量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5.144.162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