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引爆企業入口網站的燃點
 

【作者: 黃寶心】   2001年02月01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11854】

前言

網路產物隨著技術的進展不斷地推陳出新,過去曾紅極一時、深受企業青睞的網頁,在技術的改進與突破後,於新經濟時代的今天再無立身之地,而集企業內外部資訊整合功能於一平台的企業入口網站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EIP),則成了廿一世紀炙手可熱之新寵。


根據Garner Group市調預測,60%的財星500大公司於2003年內,將會導入企業入口網站,此一市調正好與另一項來自MataGroup的調查結果相互呼應,MataGroup表示,54.3%的企業會在2年內建置企業入口網站,且65%的企業將於未來半年內立即建置,1年內會建置的企業更高達85%。而國內業者早已聞風而至,先後擊鼓嗚金對外宣佈推出企業入口網站服務,由此可見,國內勢必將掀起另一波狂潮。


企業入口網站的演進史

由於技術恆常在變,科技新產物均以疾風迅雷之速誕生,讓人應接不暇,大家對於才剛出爐熱得燙手的企業入口網站,並沒有深入的了解,或許就像觀眾眼前雷達螢幕上模糊的影像罷了。根據聚碩科技技術顧問陳韋成的說法,依照目前入口網站的屬性,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大眾化的網際網路入口網站,如擁有個人化的功能、只要加入會員,即可享有訂閱電子報、我的最愛等之My Yahoo!、My Kimo;第二類是企業應用網站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ortal),如 Oracle、Broadvision等...;而企業入口網站則屬於第三類。


另外,聚碩科技資深經理黃明明也補充道,就企業網站的演進史來看,目前已發展到第三代,第一代為公司內部的 Intranet,這類純網頁的資訊僅限於沒有經過分類的公司公告與公司簡介;第二代是 Corporate Portal,除了針對特定的人有不同的權限與群組功能外,一些資料也經過簡單的分類,不過仍舊停留於Document的階段。而目前持續加溫中的企業入口網站正是屬於第三代,其在企業的決策過程中扮演著吃重的角色,因此,對欲e化的企業而言,深具意義。未來第四代的e-Business網站除了集第三代入口網站的功能外,也應具備 Business Intelligent 的優點,提供e-Commerce、Data Mining、Data Warehousing的分析功能,不過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合乎如此標準的網站。


對內的溝通橋樑 對外的聯繫窗口

踏進廿一世紀的今天、新經濟時代的怦然來臨之際,企業創告財富不再單憑藉雄厚資本、物質或超時的勞動力,相反地,無形的「關係」與知識決定了企業優勝劣敗的關鍵點。


所謂的「關係」,包括了企業與員工的指令傳達、企業與企業的連繫、企業與客戶心聲的交流。如何將不同的身分與關係整合在一起,累積成即無形又恆久的財富,企業入口網站絕對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根據Merrill Lynch 的定義,企業入口網站即是強調在企業應用程式內,將結構性的客戶關係管理 (CRM)、人力資源、企業資源整合 (ERP) 與非結構性如Word、Power Point等文件檔有效地規劃並整合為一個企業入口網站。另外,也把企業內部員工、合作夥伴、供應商、客戶、以及一般網路使用者分門別類,再給予不同的登入權限以擷取不同的資料,同時維護企業秘密不外洩,以促使企業得以靈活運用企業內、外部所儲存的資訊,以進行更精確決策的一項企業應用,並且提供員工建置自己的網頁以置入個人化資訊,是增加企業競爭力的有力工具。換言之,企業入口網站即是企業用以提供使用者擷取企業整體資源與系統的一個單一的、奠基於網路架構下的入口點。


眾說紛紜 標準不一

目前企業入口網站市場可謂百花齊放、百鳥爭鳴,企業入口網站業者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信手拈來就有能得網路、賽貝斯、聚碩科技、叡楊資訊、甲骨文、惠普、IBM、微軟、龍捲風、網際優勢以及最近才宣佈加入戰局的國際知名入口網站 Yahoo! 等等,以求分得一杯羹。綜觀各家廠商,不難發現各個業者的背景以及本身的定位均迥然不同,是以,推出的企業入口網站也不盡相同。這難免引人生疑,在各路人馬紛紛搶進的情況下,到底企業入口網站有沒有一定的標準?何者為之標竿?


導入取決於組織文化與經濟模式

對此,能得網路公關經理胡珮高侃侃而道,目前市場上的EIP,有些著力於B2E (Business to Employee,或稱為Intranet)、有的走B2B (Business to Business)、B2C (Business to Customers)、或B2B2C (Business to Business to Customer),對於各家以不同的核心技術切入企業入口網站來看,自有其一定的特色與存在的必要,沒有一定的標準。不過,胡珮高進一步指出,在資訊風暴的情況下,若企業導入EIP的重點為知識管理,則以知識管理作為切入點的企業入口網站就是標竿。


胡珮高也不忘建議企業,如欲導入以知識管理為基礎的EIP,企業首先得考量公司的文化、組織、核心經營模式與現況,尤其在員工流動率頻繁的當前,許多經年累月的知識隨著員工的離去就消失無影蹤,所以,建置企業入口網站勢在必行。員工可以各司其職,隨時把工作流程與專業的知識與經驗,放在自己的部門或員工個人化網頁上,長此以往,終將成為公司的無形資產。


企業入口網站除了因廠商的核心技術而各有特色外,其呈現方式也不同,有的是專案,有者則為軟體;導入時間也因廠商而異,短則30分鐘,長則兩年;而在銷售的價格上也有天壤之別,有的只要數十萬元、有的售價則高達數千萬元不等(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 國內廠商企業入口網站比較表》
《表一 國內廠商企業入口網站比較表》

《表二 國外廠商企業入口網站比較表》
《表二 國外廠商企業入口網站比較表》

賽貝斯總經理特助林良賓表示,隨著技術的提升,企業入口網站的版本也需要不斷更新。在物有所值的前提下,從前台到後端的整合功能、綿密平順的銜接不同廠牌系統於一平台、與日後功能的彰顯都相當重要。每個企業均有不同的組織文化與經營模式,是以,不同的標準正好讓企業可依本身的需求選擇適合己用的企業入口網站。


綜合能得網路與賽貝斯的看法,企業在導入EIP時,不應以安裝時間的快慢決定本身的選擇,畢竟,光是前台的安裝相當容易,但若要前台與後端完全的整合卻需要一段時間,可供長久應用才是最實際的考量點。


精髓在於彰顯企業價值鏈

林良賓認為,一般的企業以為建置網頁,就表示已經搭上企業e化的列車,事實不然,網頁僅能建立企業的形象,其所能發揮的功能相當有限。相反地,在資訊與知識泛濫、加上無國界的新經濟時代,企業入口網站所能顯現的價值就太多了。對賽貝斯而言,企業入口網站的精神在於加強企業的價值鏈,如公司內部、客戶關係管理、交易等,針對供應鏈上中下游產生加值體系,則企業入口網站之功能必能彰顯。


所謂的e-Business,就是要產生電子商務的行為。所以,企業入口網站要從介紹公司開始,到吸引有需求及購買力的消費者,才會形成電子商務的環境,換言之,企業入口網站是促成電子商務在同一個平台上完成瀏覽、選擇付費交易手續、完成電子商務不可或缺的工具。所以,企業入口網站的建置基本上要兼具3C的功能,即 Community (社群)、Content (內容)、Commerce (電子商務),讓企業進一步在平台上拓展業務,拉近合作夥伴、供應商、經銷商與客戶的距離。


如此一來,不管是縱橫網路多年的沙場老將抑或對網路充滿憧憬的新兵,傳統企業或新進公司,若要踏入電子商務,則企業入口網站是必經之道。聚碩科技與能得網路也一致表示,不管企業之前是否有ERP、CRM或非結構性的系統,均可導入企業入口網站。企業可以先買房子,再置入家具,也可以因為家具太多太雜,而買房子。


天時地利人和 缺一不可

目前全球股市正處於低迷與陰霾中,台灣的經濟也進入最黑暗的寒冬,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國內的經濟在政治不穩的衝擊下,更是雪上加霜。對於新產物的出現,是否能及時在市場掀起熱潮,成為業界的當紅炸子雞,進而叱吒風雲,則天時地利人和的天衣無逢配合成了決定的因素。


萬事皆備 只欠東風

能得網路胡珮高表示,由於國內股市持續向下修正,經濟仍舊不景氣,照目前的情況預估的話,企業入口網站可能要等到明年以後才會形成氣候。另外,國內企業有90%為中小型企業,因此,若在目前的時間點上,省時省成本、價格大眾化又能為公司塑造形象、利用最少的人力達到最佳效果的軟體系統,較容易匯聚企業的目光。畢竟,現在要公司砸數千萬元建置企業入口網站似乎是不可任的任務。


因此,為了推動EIP,能得網路大方坦誠地表示,目前該公司採取的策略是鎖定外商,及竹科區,「只要獲得外商以及竹科廠商的肯定,則其分公司、子公司、甚至是上中下游的供應商及用戶也有機會成為導入EIP的客戶。這也是以滾雪球的方式來促銷EIP的最佳策略。」胡珮高表示。


賽貝斯林良賓也有雷同的看法,他認為,目前台灣的EIP市場陷入混沌不明的狀態,各家推出的企業入口網站價格懸殊甚大,適逢國內經濟一片看淡,儘管企業已經準備投入電子商務的行例,也會因為這波經濟風暴而放慢腳步。就他所觀察,企業要如何找到合適的對象及合適的計劃,以及何時投資與建置,仍是猶豫不決,因此,要吹起EIP旋風,仍需要一段時間的耕耘。


陽春方案徒增往後的負擔

企業入口網站的市場大約從兩年前開始急速發展,根據目前的統計指出,在美國已有超過80家業者提供企業入口網站的軟體解決方案或技術,其所提供的產品,從小如搜尋引擎,到大如整個入口架構都有。


就賽貝斯林良賓來看,國內企業入口網站市場的發展比美國慢半年,這是因為EIP屬於e-Business Model,進入門檻不高,加上國內業者的模仿力高,只要先有基本的方案,慢慢改進,落差就不大。林良賓建議國內大型企業導入EIP 前,先考量本身的經營模式及對EIP的需求,選擇完善周全的EIP方案,一次做到最好,「畢竟太陽春的EIP,很難排除日後若要增加功能或導入其他系統時,可能要額外付出更高的成本與時間。」


與此同時,GartnerGroup也預測不少公司會輕忽建置企業入口網站所需花費的成本及心力,這是因為這方面的軟體尚未完全成熟,大家對企業入口網站的了解還不夠徹底。此外,系統的穩定性、表現績效及安全性都是要詳加考慮的重點。因此,有心想要建置企業入口網站的企業應該要訂定一完整的策略,明確指出公司的需求,然後藉由入口的功能來增進企業的營運績效。


EIP未來趨勢剖析

企業入口網站既然能因為技術的改進應運而生,將來勢必也隨社會的需求而不斷演進。到底未來企業需要何種入口網站?而企業入口網站未來將走向何種型態?以下綜合業者的看法,剖析如下:


1.智慧型EIP是未來新寵

企業的未來將是十倍速的發展,企業入口網站的重點在於強化企業決策的效果,為了在龐大的資料庫中,以最有限的時間有效找到需要的資訊,具Data Mining、e-Business、支援無線裝置的EIP產品將是未來的新寵。


2.EIP等於e-Marketplace之說

電子市集需具備入口平台功能機制,不僅是B2B,也是B2C。無獨有偶,EIP扮演的角色正是企業內外部資源整合、服務企業顧客、供應商等合作夥伴,對下游經銷商提供商品資訊、對上游供應商採購商品、強化供應鏈、客戶關系管理以及對直接消費者進行線上銷售。因此,也有EIP等於e-Marketplace之說。


3.同行業的匯流 - 產業入口網站

目前B2C的慘澹經營突顯了B2B的價值所在,因此,產業入口網站也成了B2B交易的另一個呈現方式,讓同一產業的供應商與買方可以在平台上進行交易。產業入口網站的概念是基於規模較小、資金、人力與技術不足,卻對電子商務有所需要的公司而產生。去年3月,蕃薯藤、微軟與和信超媒體鎖定國內中小企業與傳統公司,聯手成立了台灣第一寬頻產業入口網站。


4.無線裝置 勢之所趨

就國外的學者分析來看,企業入口網站仍是一個相當新的市場,2003年才能達到真正成熟的階段。屆時,也是第三代行動電話技術成熟之時間點,是以,行動通訊將改變人類的生活,不管是動態抑或是靜態的資料庫,都得整合於手持裝置、有線或無線連接到後端系統,作同步動作是勢之所趨。因此,下一步要考慮無線與移動裝置的技援也要加入企業入口網站,如果程式都在伺服器端,要移植Portlet的HTML、XML可謂相當簡單。


5.個人化入口網站取代Windows桌面

新經濟時代也是資訊爆炸的時代,更是強調自我與個人空間的時代,許多人都會將自己喜歡的網站放到我的最愛,將需要用到的文件放到Windows桌面,此外,目前的企業入口網站除了有各部門的分類外,員工也可以享有自己的網頁。因此,從個人電腦發展到個人入口化網站不難預見。有些業者也提出了個人化入口網站的概念,為自己量身定做一個入口網站,節省搜尋網站與資料的時間。


行穩方能致遠

目前全球經濟正處於冬天,網路科技產業更是首當其衝,飽受風霜雨露之苦,許多網路公司在這波淘汰賽中出局,不過,換個角度思考,這也是業界汰弱留強、去蕪存菁的時刻。適逢此時的企業間購併風潮不斷,國內產業外移、不管是根留台灣,還是揮潚大陸市場、如何將各公司的資訊加以整合也變成一項相當重要的課題,因此管理者除了須體認到企業欲成功經營所必須因應的大環境課題之外,更必須善用各項應用工具以利策略的執行與落實。


依不同的需求者而有不同類型與標準,企業入口網站有其精髓特色所在,其優點自也是在摒除產品的同質化,並達到市場各取所需的基準,儘管群雄爭霸、業者齊頭並進,還是各自擁有一片天空,因此,市場不致於演變出花落誰家、鹿死誰手的惡性競爭。就現在的時間點看,可謂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由於EIP市場仍處於朝露期,來者猶可追,不管是傳統企業還是網路公司,要永續經營,一定要切入電子市場,從整頓內外部開始做起,只要準備周全的e計劃,則能在下一秒迎頭趕上,行穩致遠才能永久鞏固市場的領導地位。


相關文章
強化轉型核心動力 打造更強數位韌性
數位轉型下的工具機發展趨勢
您的開源軟體安全嗎?
OLED與Mini LED爭逐主流PC顯示技術
企業創新契機 永續經營與數位轉型並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微軟啟動「AI+ Taiwan」計畫 在台資料中心正式啟用
» 施耐德電機響應星展銀行ESG Ready Program 為台灣打造減碳行動包
» IBM提出「智慧金融藍圖」 籲善用生成式AI打造參與式銀行
» Ansys、台積電和微軟合作 提升矽光子元件模擬分析速度達10倍
» 微軟全新自主agents賦能團隊實現更多拓展性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29.211.11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