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解剖CMOS與CCD之發展趨勢
 

【作者: 高士】   2004年04月05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9960】

有關CCD與CMOS的應用爭論是80年代CMOS取像元件問世後正式展開,90年代CCD成為數位相機與數位攝影機的取像元件主流,尤其是在數位相機領域,CCD更具有壓倒性的占有率。CMOS取像元件為了避免與CCD正面對決,因此在行動電話等領域另闢戰場並獲得大勝,不過卻也招致CCD的覬覦,並且迅速與CMOS形成競爭局面,2003年開始取像元件的畫素數從30萬一口氣提高四倍,甚至超過130萬畫素以上,使得CCD取像元件更因它的影像品質優勢蠶食CMOS既有的生存空間,如(圖一)所示。


相關業者普遍認為內附取像鏡頭的行動電話(以下簡稱為相機手機)的畫素數量期內不易再向上攀升,假設畫素數不再增加,而且2004年~2005年CMOS取像元件也跨越100~130萬畫素技術門檻,如此一來CMOS就可充分發揮小型低耗電量等優勢,進而再度奪回在相機手機的占有率。



《圖一 各種取像元件的技術動向》
《圖一 各種取像元件的技術動向》

應用趨勢

最近幾年相關業者對CCD與CMOS取像元件的認知發生重大改變,具體內容分別如下:


  • (1)畫質;


  • (2)相機模組的耗電量;


  • (3)相機模組的製造成本;


  • (4)相機模組的小型化;


  • (5)高速被照物的影像歪斜。



如(圖二)所示,為以往與最近對CCD與CMOS兩取像元件的認知比較。


  • ● 有關畫質:以往認為CCD具備壓倒性的畫質優勢,相對的CMOS的影像品質較差,不過最近CMOS採用低噪訊製程,使得CMOS的影像品質獲得大幅提升,某些下游應用廠商甚至認為CMOS的影像品質比CCD更好。


  • ● 相機模組的耗電量,則涉及周邊的電源電路、驅動器、信號處理電路等綜合性比較,而不是單純的取像元件耗電量問題。以往CMOS取像元件的耗電量具有絕對性優勢,不過新型的CCD驅動電壓大幅下降,其中某些11萬畫素CMOS的低耗電量特性已經可以媲美CMOS。


  • ● 相機模組的製作成本:主要取決於半導體製程。CCD若與CMOS比較,由於CMOS比較容易與周邊電路整合成單晶片,因此以往普遍認為CMOS具備低成本化的優點,然而隨著CMOS取像元件高畫質化的發展,CMOS需使用與CCD相同的特殊製程,也因此使得pixel部位的畫質極易受到不純物與缺陷的影響,而且良品率仍有待克服。此外加大擴散層改變基本結構,更造成無法與周邊高性能化數位電路整合,達成所謂的兩全其美目標,事實上這意味CMOS已經喪失單晶片的優勢。


  • ● 相機模組的小型化,則涉及上述相機模組製造成本單晶片的可行性,因為隨著高畫質化的發展對CMOS未必有利,而且CCD也正朝向整合周邊電路,亦即所謂的單晶片化方向發展。由於CCD感測部的畫素尺寸微縮化技術相當成熟,因此今後包含鏡片在內的光學尺寸小型化,絕對是CCD比CMOS更容易達成,換句話說單純小型化而言,事實上CMOS與CCD兩者的差距正快速消失中。


  • ● 高速被照物的影像歪斜問題,不可否認一直是CMOS取像元件的致命性缺陷,不過隨著CMOS取像元件的感度提升,影像讀取速度高達15~30frame/ec,因此31萬畫素的CMOS已經沒有影像歪斜的困擾。




《圖二 對CCD與CMOS取像元件認知的比較》
《圖二 對CCD與CMOS取像元件認知的比較》
《表一 對CCD與CMOS取像元件認知上的改變》
     以往的認知:2001年以前 (壁壘分明)  最近的認知:2002年以前(競爭互補)
CCD CMOS CCD CMOS
畫質 ◎~○
模組耗電量 △~○
模組成本 ○~◎
模組小型化   △~○ ○~◎
影像歪斜(被照物高速移動時)          △~○  

由於CMOS與CCD兩者的優缺點隨著技術的進化,以往所謂的「要求高畫質的高階產品使用CCD,低耗電量低價為訴求時使用CMOS」壁壘分明的格局,正受到行動電話的發展快速瓦解,形成二分天下相互競爭的局面,該趨勢可由(圖三)的2002年內建取像鏡頭的行動電話已經成為市場主流的統計結果獲得證實,一般認為2005年全球相機手機的比率可達20%,屆時市場規模將超過1億台,如(圖四)所示。


《圖三 2002年內建取向鏡頭之手機統計結果》
《圖三 2002年內建取向鏡頭之手機統計結果》
《圖四 全球相機手機的市場規模》
《圖四 全球相機手機的市場規模》

早期的相機手機基於價格與耗電量優先等考量,因此取像鏡頭大多使用 CMOS感測器(sensor device),隨後市場才出現高畫質要求,三洋電機隨即在 2001年2月推出內建1/7英吋11萬畫素CCD取像模組的素描手機,2002年5月SHARP則推出內建1/5英吋31萬畫素CCD取像模組的相機手機,由於兩種截然不同的取像相繼被應用在相機手機,使得CMOS與CCD正式展開競爭局面,在此同時CMOS為了要與CCD一爭高低,試圖藉由高畫質化的改善阻擋CCD的攻勢,結果造成互不相讓的局面。


如(圖五)所示可知綜觀2000年~2003年相機手機的發展動向,由於取像模組由31萬畫素提高至百萬畫素已經成為業界普遍的共識,因此CMOS與CCD究竟何者會勝出,事實上取決於何者可達成100~130萬畫素的目標,而能否達成100~130萬畫素目標,則取決於何者可將畫素尺寸微縮成3微米大小,如(圖六)所示。尤其是素描手機用取像模組對取像元件的高度有嚴格限制,由於光學上的限制因此取像元件外形尺寸不可超過1/4英吋,依此換算100~130萬畫素取像元件的畫素尺寸大約是3微米大小,為達成上述目標並非單純採用更微細製程即可,因為畫素尺寸越小受光量相對減少,為了維持影像品質必需提高單位面積的感度,亦即畫素尺寸微細化技巧成為各廠商的技術指標,一般認為100~130萬畫素取像元件在 2003年仍然是CCD占優勢。


《圖五 素描手機的畫素變化趨勢》
《圖五 素描手機的畫素變化趨勢》
《圖六 畫素大小與光學尺寸的關係》
《圖六 畫素大小與光學尺寸的關係》

技術動向

為了要與CCD取像元件競爭,CMOS廠商正努力改善元件特性,具體內容大多與畫質有關分別是:


  • (1)固定pattern噪訊。


  • (2)random噪訊。


  • (3)暗電流。


  • (4)回路噪訊。



《表二 噪訊類型與對策》
噪訊類型 原因 對策
固定pattern噪   元件製作的特性分佈不均所造成(例如電晶體的峰值電壓不均等等) 使用可cancel雜訊的電  
random噪訊  電子通過電阻時產生的現象(例如熱噪訊、KTC噪訊等等) 改用可作完全轉送的結
暗電流  微小結晶缺陷所造成(例如漏電流等等) 埋設photo diode gatering
電路噪訊   畫素以外的電路所造成(例如讀取電路、增幅電路等等) 利用電路設計控制  

  • ● 固定pattern噪訊:是指各畫素具有固定的噪訊,該噪訊不會隨著時間改變,主要原因是製作電晶體等元件時的特性分佈不均所造成,因此只要採取可 cancel雜訊的電路等對策即可。


  • ● random噪訊:該噪訊會隨著時間改變,尤其是reset動作電子通過電阻


  • 時極易發生這種現象,解決對策是CCD採用接近完全轉送的結構。


  • ● 暗電流是指元件的漏電流:主要原因是微小結晶缺陷所造成,常用的對策是在元件內設置photo diode gatering藉此排除重金屬污染,其中以東芝的CMOS採用與CCD相同的photo diode gatering結構,進而獲得可與CCD取像元件媲美的畫質,如(圖七)最具代表性。主要原因是CMOS取像元件的讀取電壓非常低,所以完全內崁式photo diode gatering始終不易達成,有鑑於此該公司針對電晶體與CMOS的結構進行改善,因此CMOS讀取電壓即使只有2.8V亦可動作,而且暗電流降至對策前的1/10以下,見(圖八)。


  • ● 電路噪訊:是指讀取電路、增幅電路等產生的噪訊,基本上適當的電路設計可使噪訊控制在某種範圍內。




《圖七 CCD與CMOS取向元件的畫質比較》
《圖七 CCD與CMOS取向元件的畫質比較》
《圖八 利用暗電流對策降低雜訊的效果比較》
《圖八 利用暗電流對策降低雜訊的效果比較》

相較於CMOS的急起直追,CCD廠商也加快步伐進行新技術開發,其中又以三洋電機最積極。如(圖九)所示該公司自從2001年2月首度推出相機手機用 11萬畫素CCD取像元件之後,便不斷進行耗電量的改善,由圖可知2001年1/7英吋11萬畫素CCD取像元件的耗電量是90mW,2003年2月問世的1/9英吋11萬畫素CCD取像元件的耗電量只有35mW,單就耗電量而言,該CCD不比CMOS的40Mw~80mW遜色。有關低耗電量的改善,三洋電機堅持採取其它廠商非常忌諱的Frame Transfer方式(以下簡稱為FT),由於photo diode與電荷轉送部可作成一體化,因此FT可比其它方式更易獲得低電壓化效應,例如垂直CCD的動作電壓其它公司是12~15V,三洋電機的CCD則只有一半大約是7~8V左右,此外只需中耐壓製程即可,因此更容易與其它數位電路整合,以耗電量為35mW的CCD為例,該CCD就是將周邊的驅動電路、電源電路、類比前段處理電路與 DSP整合成單晶片。值得一提的是FT方式的縱向光紋,極易沿著轉送路徑滲入造成smear噪訊,三洋電機根據各line計算35mW的CCD的smear噪訊,藉由消除smear噪訊的影像演算處理進行補正。



《圖九 相機手機用CCD低耗電化的技術動向》
《圖九 相機手機用CCD低耗電化的技術動向》

(圖十)是利用CMOS製程製作與CCD畫素相同結構,試圖藉此獲得低噪訊化效果的VMIS(Threshold Voltage Modulation Image Sensor)新技術的概念圖,VMIS是擁有CMOS process line的LSI廠商ENO-TECH Co開發的技術,該公司除了授權給EPSON之外,今後會再提供相關技術給日本國內兩家公司。


《圖十 VMIS的斷面結構》
《圖十 VMIS的斷面結構》

(表三)與(表四)是日本各取像元件(photo sensor)廠商針對相機手機開發的產品發展動向統計表,由表可知三洋電機目前是以11萬畫素CCD取像元件為主要訴求。有關100~130萬畫素取像元件的規格與研發時程仍在研擬階段;同時擁有CCD與CMOS兩種技術的SHARP也是抱持與三洋電機相同的策略,亦即目前是以11萬畫素CMOS為主,未來100~130萬畫素取像元件則傾向採用CCD方式;2002年第三季加入相機手機用CMOS取像元件行列的SONY,則在2003年推出100~130萬畫素CMOS取像元件,該公司預測2004~2005年CMOS取像元件的畫質若能達到CCD的水準,具備小型低耗電優點的CMOS將成為市場主流;同樣擁有CCD與CMOS兩種技術的松下電器雖然尚未公佈量產時程,不過該公司已在2003年已建立1/4英吋100~130萬畫素取像元件的製作技術;三菱與松下電器一樣已建立百萬畫素取像元件的製作技術,不過量產時程則尚未確定。


/table>

 

《表三 CCD廠商今後發展計劃》
項目 三洋電機 SHARP 松下電器 SONY
素描手機用取像元件的規格與商品化時程 1/7英吋,11萬畫素,2001/2。 1/5英吋,31萬畫素,2002/5。 1/6英吋,31萬畫素。 1/7英吋,31萬畫素,2003年。
1/9英吋,11萬畫素, 2002/5。         
1/9英吋,11萬畫素, 2003/2。           
百萬畫 素取像元件的計劃 未定 1/4英吋,100萬畫素,2003年。 1/4英吋,130萬畫素,2003年。 1/3.6英吋, 130萬畫素, 2003年。
取像元件的今後發展方向 低耗電化 低耗電化   低耗電化
微積晶片小型化      
低噪訊化   低噪訊化  
多畫素化 多畫素化 高速化 多畫素化

《表四 CMOS廠商今後發展計劃》
項目 SHARP 東芝 SONY 松下電器
素描手機用取像元件的規格與商品化時程   1/7英吋,11萬畫素,2001/10。 1/4英吋,31萬畫素,2001/11。 1/5.5英吋,31萬畫素,2002年第三季。  
1/4英吋,31萬畫素, 2001/12。 1/7英吋,11萬畫素, 2002/8。    
1/7英吋,11萬畫素, 2002/5。 1/4英吋,31萬畫素,2003/5。    
百萬畫素取像元件的計劃 未定 1/3.3英吋,100~130萬畫素,2004年。 未定 1/4英吋,130萬畫素,2003年。
取像元件的今發展方向 降低暗電流 降低暗電流   降低噪訊
高畫質化 降低縱向條紋 媲美CCD畫質 微細化
      單晶片高畫質

結語

由於數位相機與高頻通信技術的進步,行動電話可輕易沿用數位相機的取像元件技術,建構具備攝影功能又可作即時影像傳輸的相機手機。在CMOS與CCD兩取像元件僵持不下的同時,夢幻般的可變倍焦(zoom lens)鏡頭即將登場,這意味著未來數位相機與相機手機,將出現嚴重的市場重疊現象,何者可勝出則取決於取像元件的性能。


相關文章
最新超導量子位元研究 成功導入CMOS製程
邏輯元件製程技術藍圖概覽(上)
晶片上拉曼光譜儀問世 開創多元的材料分析應用
Certus-NX 引領通用 FPGA 創新
確保加工精度 機器手臂預診維修的導入關鍵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艾邁斯歐司朗全新UV-C LED提升UV-C消毒效率
» ASM攜手清大設計半導體製程模擬實驗 亮相國科會「科普環島列車」
» TIE未來科技館閉幕 揭曉兩項競賽獎得主
»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登場量子論壇 揭幕TIE未來科技館匯聚國內外前瞻科技
» 國科會主辦量子科技國際研討會 鏈結國際產學研能量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249.10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