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奈米晶片可以吃下肚吗?
了解所有科学技术的正面与反面是一种基本权利。

【作者: 鄭妤君】2004年08月04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3026】

一颗只有0.4mm×0.4mm×0.06mm的体积、接近粉末状的IC可以吞进肚子里吗?照理说,要把那样一个微小的物体咽下喉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毫无困难的动作,甚至一点感觉也没有;但是这会不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呢?在日本半导体大厂日立制作所(Hitachi)与瑞萨科技(Renesas)合作研发的的RFID晶片“μ-chip”记者说明会上,日立事业部长井村亮尽管对自家产品的性能与轻薄体积十分自豪,却也表示因为没有进行过任何相关的实验或测试,他无法对于以上的这个问题提供明确的答案。


问这样的一个问题似乎很蠢──人怎可能莫名其妙去吞IC?在一般大众的印象里,IC仍是距离日常生活十分遥远的科技产物,不管半导体制程进展到深次微米还是奈米等级,都非切身相关。但是当科学技术不断进展并试图发挥其“改善人类生活”的原始立意,人们再也不能认为IC或是半导体制程属于另外一个世界,而必须去了解这些科技产物可能产生的一切影响,包括正面的与负面的。但或许是产业界为掌握商机总是「报喜不报忧」,很多便利科技的负面消息总是比正面消息来得多很多。


以目前最热门的奈米科技为例,虽然此类微小化技术将为人类生活创造许多福祉,可让电子产品的体积缩小、功能更高,或是在医疗领域可以达到摧毁癌细胞或是修复人体器官损伤的目的,但已有科学家提出警讯表示,奈米科技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污染与毒物,也有可能会对地球环境与所有生物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与生命威胁。然而,人们对于「奈米」的特性与优势其实了解得很少,有的也只是各相关技术或产品业者所声称的各种神奇效能或是庞大商机,遑论连目前的科学界都所知有限的任何负面影响。


国际性期刊《科学(Science)》近期针对奈米科技所进行的一篇专题报导即提出了这样的忧虑,并把进展迅速的奈米科技比喻为一列飞快的火车,而指出投入了大量资金的相关企业若希望能有所回收、避免这辆火车不“出轨”,更应该确定奈米科技的安全性,甚至进一步将相关讯息透明化,才能消除社会大众对此一新科技的各种疑惑;根据该报导,目前美国的官方、学界与产业界奈米研究单位,已经在积极着手进行对奈米材料的各种毒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估,以确保此一起飞中的技术不会在刚开始就“误入歧途”,在未来成为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一大威胁。


新科技就像是一柄有锋利两面刃的武器,使用者总是必须充分熟悉其使用方法与特性,才能发挥武器的最佳效能。对于武器,一般人若不会因为不了解所产生的恐惧而拒绝接近,就是往往会因为使用不当而伤害自己;前者绝对是业者为保有市场而不愿意见到的状况,避免后者则是所有地球公民的共同责任,而这也是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时不可忽视的关键重点之一。所以,关于RFID晶片能不能吞进肚子里的这个问题,绝对不是一个无厘头的玩笑话,业者甚至应该努力去找出解答;很难说人们有一天是不是得吞下IC,就算那不是必须,每一个人还是有知道其后果的权利。 (郑妤君)


相关文章
出囗管制风险下的石墨替代技术新视野
用Arduino 打造机器人:循迹、弹钢琴、下棋都行!
树莓派推出AI摄影机、新款显示器
智慧充电桩百花齐放
充电站布局多元商业模式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AMD蝉联高效能运算部署的最隹合作夥伴殊荣
» 意法半导体推出灵活同步整流控制器 提升矽基或氮化??功率转换器效能
» VESA更新DisplayHDR规范 提升PC与笔电HDR显示器效能
» 笙泉与呈功合作推出FOC智慧型调机系统 实现节能减碳
» IC Grand Challenge正式启动 以晶片创新应用向全球徵案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EBXO9DUSTACUK1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