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光罩产业的现况与发展趋势
 

【作者: 王興毅】2000年01月01日 星期六

浏览人次:【18207】

在1997年(含)前,台湾的光罩产业一直是属于寡占的局面:专业光罩公司仅有台湾光罩与新台科技两家公司;台积电则基于本身代工业务上的需要,以及公司规模已到达一定程度,因此内部也设立有光罩部门以提供本身代工业务之所需。因此,过去几年在僧少粥多的情况下,多数的光罩公司均有相当不错的获利率。以台湾光罩公司为例,其净利率与专业IC代工业者是相差无几的,由此可见获利之丰。


供过于求的台湾市场

但是时序进入到1998年后,台湾的光罩产业寡占局面一举被打破。因为高获利的产业总是会吸引蜂拥而至的新加入者,这种情况尤以台湾最为明显。从台湾光罩在1997年缔造了近七亿元的获利,每股盈余高达3元的吸引下,也难怪近期会有许多新的光罩业者,在短短的一、二年内纷纷加入成立。也因为竞争者的加入,使得供需关系一夕反转,成为了严重的供过于求。


在杀价竞争下,台湾的光罩价格便在这两年内呈现了过去难得一见的巨幅下跌走势,以五吋及六吋光罩的价格来说,其价格跌落的幅度最大,与1998年比起来,五吋光罩的价格就差不多跌了三成,而六吋光罩的跌幅也在两、三成左右。每片光罩的平均毛利从以往的四成多,直线滑落到个位数,甚至是亏本求售。在竞争激烈下,台湾已成为全球光罩制作价格最低的地区。当然,有意再加入的公司(如大腾)也就打了退堂鼓了。


国际光罩业者境遇也不好

其实国内这种获利下跌的情况,严格来讲,也不唯台湾一地如此。以全球数一数二的杜邦光罩来说,其1999年的营运状况,虽然在营收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但获利率却也大幅下滑了,所以显然需求面的全球半导体产业不景气,也是导致光罩产业萧条的一大原因所在。


到了今年下半年,虽然半导体产业景气迅速扬升,光罩业在营业额的成长上也有明显的起色,但在获利方面,由于竞争者的杀价与昂贵新设备的必须持续投入,因此在获利率上还未有令人满意的成果展现。我们再举美国杜邦光罩为例,由于杜邦光罩在亚洲积极扩张高阶光罩产能,以至于延误了在北美大本营的投资,使得该公司无法满足一些客户对先进光罩的需求,因此在北美市场的营收就不如预期了。而在欧洲市场方面,则由于产能过剩与竞争激烈,也使得光罩价格呈现下滑走势,也波及了杜邦光罩的营业额。杜邦预计到了西元2000下半年,光罩产业才会有较强劲的成长。


国内业者加入者众

再回到台湾,现在国内的IC光罩产能已是十分充沛,除了专业的光罩厂如台湾光罩、新台科技、翔准先进、中华凸版与中华杜邦外,专业晶圆代工厂包括台积电及世大也有自己的光罩部门。在这些新公司中,中华凸版是由日本凸版与中华映管所合资设立,技术来自日本;翔准先进的技术则是以由美返国的经营团队为主;中华杜邦则是由联电与美商杜邦光罩合资成立,除了承接联电集团内,已算相当大量的光罩需求外,未来也规划要积极向外发展,承接其他公司的光罩业务;而世大光罩厂的技术则是源自于日本Toshiba,目前已有一条光罩生产线。


全球光罩市场规模仍持续成长

在全球市场规模方面,根据美国Dataquest的资料显示:1999年全球光罩市场约为16亿美元,较1998年成长10%,光罩出货量则约为70万片,大约成长6%左右。预计2000年的全球光罩市场规模将超过25亿美元,2003年则可持续成长到40亿美元左右,2004年全球光罩市场规模更将冲过50亿美元的金额。显示光罩产业在下游晶圆厂需求的带动下,仍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


预估1999年国内光罩产值成长两成

至于在国内的光罩产值方面,1999年约为54亿台币左右,相较于1998年,约成长23%(表一)。虽然在产值方面有所提升,但其效应多是由新加入的厂商所提供,旧厂的成长则是相当有限的;此外,虽然产值有成长,但是由于流血杀价竞争抢单,因此几乎所有的公司其获利率都是下降不少的,亏损者更是所在多多。



《表一 我国IC光罩产值》
《表一 我国IC光罩产值》

展望2000年,虽然下游需求的晶圆厂业者将有相当杰出的成长表现,但是就光罩业来说,由于供需状况恐怕仍不容易在短期间内取得平衡,因此想要在获利率方面有明显的改善,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由于一些日、欧的DRAM业者,有意将其在台湾授权生产的DRAM光罩,直接由国内业者来供应,因此国内的光罩业者若能争取到这部份的订单,相信对公司的营运状况与技术能力的提升,皆会有很大的帮助才是。


在海外业务的拓展上,一些国内的光罩公司由于国内IC光罩市场的严重供过于求,因此或转向LCD光罩的生产,或转而承接海外的IC光罩订单。以台湾光罩为例,除了购并韩国的光罩公司外,就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希望将海外订单的比重增加到三、四成以上​​。另一家公司翔准,也一样积极地从事国外订单的争取。


1999年光罩业购并结盟蔚为风尚

回顾1999年,全球光罩业的购并或结盟,算得上是当年光罩业的热门大事。主要原因在于客户(晶圆厂)制程不断进步,想要成为专业的光罩业者,就得配合不断地投资造价昂贵的新设备,否则就会走向技术无法与客户同步提升,而导致业务萧条之途。但是话又说回来,光是一台0.25微米以下的光罩读写机,价格就高达一千多万美元,折合台币三亿多,若再加上每台造价分别高达数百万美元的检验及修复设备,那么相关的投资费用就更吓人了,更何况一般光罩业者的资本额又不高,因此想要不断地持续投资,又谈何容易。在设备投资金额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为求经济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许多的光罩业者就必须纷纷被迫进行结盟、购并的动作了。


这种结盟、购并的动作,在美国是首先由Photronics与其竞争对手Align-Rite以股票交换的方式进行合并,总交易金额约达1.15亿美元,预计2000年第一季可完成此合并案,以迎击美国最大厂杜邦光罩,以及日本的大日本印刷、凸版印刷等大厂。美国的另一家光罩大厂杜邦,也在营运压力下,把专业光罩代工的Ultratech、Nanomask以及Tau Labs都给购并下来,并把包括HP、Motorola、NCR及联电等公司原来设在组织内部的光罩部门,全都给整合进来,以收规模经济之效果。


而在日本方面,由于各大晶圆厂业者多有自设光罩部门,因此比较不会像美国公司那般去购并其他光罩厂商。不过这两年来,由于晶圆厂业者在财务压力下,陆续将一些产品与事业部外包或结束掉,因此当地的专业光罩业者也就顺势将这些公司的光罩部门给吃下。例如DNP就整合了Fujitsu、Toshiba及Hitachi的光罩部门;而Toppan则与SONY合作开发并生产先进的光罩产品。


基本上来说,日本的专业光罩厂商系以其国内半导体厂商来展开合作关系,除了Toppan于1997年4月与台湾的中华映管成立合资公司,并于1998年4月开始运作外,比较少有拓展海外的行动。以DNP为例,听说他们目前对拓展海外商机的意愿就不高,主要是因为进军海外市场动辄就必须在财务已吃​​紧的情况下,还得耗费巨资投入,如此产生的财务压力当然会更显沉重。而偏偏像亚洲市场在内的一些地区,其未来的成长性又不明确,日本业者也不甚了解当地市场的动态,因此就会采取较为慎重的态度,这也是一般日本公司的作风。而另一家日本专业光罩公司HOYA,据悉也因为过去购买美国Micromask公司的不愉快经验,因此事后也改以企业联盟作为扩大海外市场的作法。


如前面所言,由于全球包括美、日等国的光罩产业,近来纷纷展开购并整合行动,而这些购并行动也着实让这些业者更具规模经济效果,当然资本额也因之增加、体质也比较健壮,因此连带的也促使台湾的光罩业者不得不正视此一全球趋势。况且国内光罩业者在这一、两年间,又流于杀价竞争,导致获利率大幅衰退,因此才有外传可能会有公司将跟进展开购并的消息传出。


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当半导体业者积极透过相位移(Phase Shift)或光学近距修正(Optical Proximity Correct)等先进光罩技术来提升晶片性能与缩小晶圆尺寸时,当然这些较高等级的光罩价格就会提升平均价格(ASP),而成为光罩营收成长的主因所在。


目前光罩业在0.35微米技术的发展上,各厂商应该不会相差太多,但是在0.25微米制程以下的部份,难度则提高许多,厂商的水准不一。而且由于0.25微米制程以下光罩的需求仍在起步中,曝光机的价格更是十分昂贵,因此光罩厂仍会视市场景气是否真正复苏才会开始考虑是否要加码投资。就目前来看,整个光罩产业在今年第三季已经出现明显的成长,一般而言约比上半年成长了近四成上下,市场上对于0.25微米的光罩需求也在增加中,国外的光罩厂也有传出满载的消息,所以情况应该会逐渐好转才是。


此外,随着系统单晶片(SOC)设计或系统整合IC的成长,也将使光罩业者面临一些挑战。虽然目前SOC仅占半导体销售额的极小一部份,但SOC设计将在未来几年快速增加。因此,若半导体设计、制造业者将重心转至系统单晶片后,所生产的晶片数恐怕将会减少,但每片晶圆也需要较多层的光罩,如此一来可能也会改变光罩的需求量,这点也是光罩业者必须要注意的。


  相关新闻
» 晶创台湾办公室揭牌 打造台湾次世代科技国力
» 工研院突破3D先进封装量测成果 获德律、研创资本、新纤注资共创欧美科技
» 工研院主办VLSI TSA研讨会登场 聚焦异质整合与小晶片、高速运算、AI算力
» 国科会扩大国际半导体人才交流 首座晶创海外基地拍板布拉格
» SEMI:202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况 出货微降至1,063亿美元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F053YNKSTACUK7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