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一种创伤(演化)的科技形式
 

【作者: 李士傑】2004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浏览人次:【2406】

出版品代号:::TM


期数:::000102


文章代码:::HM1


文章标题:::一种创伤(演化)的科技形式


文章副标:::


出版品单元:::TMHC


文章来源:::


作者:::李士杰


译者:::


引言:::


附图定义:::


附表定义:::


公式图档定义:::


文章后之资料:::


属性(人物):::


属性(产业类别):::RNV


属性(关键字):::


属性(组织):::


属性(产品类别):::NMM


属性(网站单元):::ZNIM


内文:::


吴乙峰导演与全景基金会以921震灾为主题的纪录片《生命》,引起了许多的回响。这些回响不仅仅是因为这是第一部以有限资源透过网路对话与动员形成舆论、然后在院线放映获得成功的纪录片,也是因为这部纪录片同样成功地让许多观影者反思到拍摄者、导演与被摄者的关系之多重意涵,众声喧哗地参与了阅读/观影之后的集体创作过程。经由网路资讯的自由流窜,一种在我们周遭消失许久的集体经验,如今被分散式的论述重新构筑出来,所有用心关注这个议题的朋友都应该可以感受到这种感觉。


我想从另外一个历史性观点来看这场集体的文化冲击:创伤。对于这块岛屿上的所有人来说,五年前的那场巨大的震撼,也许已经在时光流逝与灾难更替中被渐渐淡忘,但是对于一个选择驻足在灾难当中的创作者来说,他的艰难不仅仅是在纪录这些人们的故事,更是在与遗忘奋战。班雅明的《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历史哲学提要》里是这样地描述保罗克利(Paul Klee)的画作《Angelus Novus,新天使》:「...它描绘一个天使好似正要起身离开他凝神沉思者。他的双眼凝视,嘴开启,双翅张开。这就是我们所想像的历史天使。他的脸朝向过去。我们看到的是一连串事件,他看到的是一在他脚边的抛掷,残骸于残骸之上不断累积的灾难。天使希望能驻留,唤醒死者,让已毁碎的能够恢复完好。但是狂风自天堂而来;大风 以如此暴烈方式卷入其羽翼,他再也无法将其阖拢。此风暴推迫他向着他背对着的未来而去,当他面前的残骸推向天际时。风暴即是我们称之为,进步。 」


我们都在那一段时间里被卷进狂风当中。无止境的新闻媒体报导、员工的热心捐出一日所得与企业捐助、其他县市政府组织化的救援行动、捐输物资的救援与后勤支援管理、社区组织的重新建立、资源分配与竞逐,灾难并没有停止在某一个点上,而是不断地累积与滚动。选择继续凝视这场风暴的人们,就如同那带着希望的历史天使一样,走进了残骸当中。


无论是作者抑或是评论者,他们的羽翼都再也无法将其阖拢。在郭力昕的犀利批判「当纪录片成为新的教堂」之后,黄文雄先生的自由时报「不要错过《生命》」 中,里面有提到拍摄者与被拍摄者漫长信任关系的建立的问题;被blasts 的文章「对纪录片的刻板印象成了评论的魔障」引用其来说明纪录片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复杂共舞可能,不应该被用道德规则来批判。


但是我所好奇的却是,在已经走进九份二山幸存者生活中的全景朋友们,放下了摄影机之后,如何重新拿起摄影机,回到自己的拍摄者的角色?如何在这五年中面对成吨的DV母带,开始剪接,蒙太奇出生命的故事?如何回到导演与作者的角色?我同样好奇的是,评论者在面对《生命》的时候,是在面对一个客观的艺术创作、纪录片加 以审视批判,还是在面对凝视一个共同的创伤?


纪录片教堂的文化批判很刺耳,评论者期待用尖刺戮穿「感动论述」的表皮,触及921历史的瘀血。正如《生命》不是一部与我们生命无关的纪实电影,批判也不仅仅是一种刻板印象。正因为有网路,我们得以如此迅速地互相援引、相濡以沫,我们也因为这些批判而得以凝视我们自身,延伸在感动论述之外的行动。否则今日的纪录片热潮不就是重演昔日的救援灾难?善意与关注接续不绝、络绎于涂,堆积在 残骸之上宛如鲜美的绿草果酱,涂抹九份二山封存了内部真相的现身契机。


生命的难题

生命总是面临着生存的难题:如何「有效率地」延续生命。效率之所以被放在括弧之中,是因为效率是一种后设的观照;生命只是延续生命自身,而没有效率的延 续带来的是死亡与终结。正如卡尔维诺在《宇宙连环图》里所描写的,一个两栖动物在挣扎要放弃水中生命的可能性、往双腿直立行走的时代迈进时,主观的故事里面找不到效率这样的客观、后设词汇。科学家在发现双股螺旋 DNA 与基因时,才用这样的词汇来诠释生命演进的逻辑。


一部纪录片首先必须被注视,才能够被讨论。无论是否接受导演的叙事手法,我想所有的评论者都带着关切凝视着发生的情事。我想到在巴勒斯坦裔学者萨依德(Edward Said)生前的最后一本著作《佛洛伊德与非欧裔》中,他呼应流亡伦敦的佛洛伊德甘冒不韪挖掘摩西非犹太人心理族群史实的演讲中,犹太女性评论者贾柯思罗思所解说他的「阅读模式」:阅读一位故纸堆里的作者、不是要针对他们没有看到的,也不是为了在他们的书写中找到意识形态的盲点...而是为了找到一种历史,一种经由他们的见解及其限制所局部而试探性地预见,及激发、尚未经验而且正在成形的历史。这类阅读的任务在于「演活前人或先前形式中的那些,能够瞬间点亮现在的潜能。」这就是历史,借用班雅明的著名描述,「攫取在危险片刻闪现的记忆」。


在苦劳网的建档评论里面,在网路评论者的blog与回应中,这些对话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回到那集体的创伤体验之中,再一次的反思与面对自己。正如同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提到,应该要有一种让《生命》的影像 能够成为世界公民的公共财的授权形式,让集体的生命体验回到众人自身。档案共享不应该只是拿来传递消费取向的文化商品,也应该让对生命的凝视、深刻的批判有机会可以让更多人传递,就如同这篇文章所选择的(creative commons,创意共用公共财)授权模式一样:创伤作为一种文件,应该要能够被今日的技术环境与网路环境如实地保存下来,能够让人们以各种可能去寻找那点亮现在潜能的片刻。


在演讲稿译者易鹏先生的译后记中,他标示出萨依德所发现的认同文化政治问题核心之两种否定的差异:


「如何体认身分(认同)中否定与他者的层次,但能够不陷入为着要建立自身正当性而否定他人的诱惑?体认两种(也许是同一种之中的两股力量?)否定的差异,才是挑战所在。」


因为在这样的效率往返、科技技术所构筑的集体经验中,我们才有可能在众人接替对话、递嬗衍生的智慧中,拒绝陷入那「为着要建立自身正当性,而否定他人的诱惑」 。我思考郭力昕文章中所针砭纪录片教堂的「感动论述」,所诉诸的封闭认同与文化仪式,选择特定的型态来限制对话的可能性,是一种古典动员型的善意堆叠与认同型塑。而一种异声,甘冒在残骸中曝露自己无法收拢羽翼,是我们这个网路时代灾难堆积中所需要的创伤的文件。


一种拒绝封存认同、让创伤演化的科技形式,这就是网路社群的心理历史意义。我总在深夜里想起那一台又一台日夜挖掘现场的挖土机。如果《生命》是第一部重 新挖掘现场的挖土机,那么让更多的论述与影像带着我们面对自己,挖掘生命的意义吧。


<作者为网路文化观察家:ilya@iis.sinica.edu.tw>


相关文章
用Arduino 打造机器人:循迹、弹钢琴、下棋都行!
树莓派推出AI摄影机、新款显示器
智慧充电桩百花齐放
充电站布局多元商业模式
以爆管和接触器驱动器提高HEV/EV电池断开系统安全性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台达推出5G ORAN小型基地台 实现智慧工厂整合AI应用
» 欧洲航太技术展在德国盛大展开,全球吸睛 镭洋推出卫星通讯整合方案,目标抢占庞大的欧洲卫星商机
» 经济部促成3GPP大会来台争话语权 国内外大厂共商5G/6G新一代技术标准
» 经济部支持跨国研发有成 台欧双方分享B5G~6G规划
» 达梭系统收购IQMS扩展3DEXPERIENCE平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4C37IICSTACUKV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